APP下载

拉米夫定对预防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药对肝损伤的影响

2016-07-11陈雪霞文昌市人民医院海南文昌5713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拉米夫定肺结核

陈雪霞(文昌市人民医院,海南 文昌 571300)



拉米夫定对预防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药对肝损伤的影响

陈雪霞
(文昌市人民医院,海南 文昌 571300)

【摘要】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对预防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患者抗结核药对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治合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肺结核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拉米夫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方案(乙胺丁醇0.75 g qd+吡嗪酰胺1.5 g qd +利福平0.45 g qd +异烟肼0.3 g qd);拉米夫定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100 mg qd。比较2组患者肝损伤发生例数、严重程度及HBV-DNA下降病例数。结果 拉米夫定组肝损伤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肝损发生率50.00%(P<0.05);拉米夫定组出现肝损伤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4周之内,拉米夫定组只出现1例肝损,低于对照组9例;拉米夫定组有2例患者因中重度肝损伤停止抗结核治疗显著低于对照组10例患者因中重度肝损伤停止抗结核治疗(P<0.05);治疗2个月后,拉米夫定组有17例患者出现乙型肝炎DNA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2例(P<0.05)。结论 拉米夫定能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辅助,降低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肝损伤发生率并减轻肝损严重程度,减少治疗中断患者,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肺结核;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拉米夫定;HBV-DNA

结核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我国也是结核病22个高发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结核病患者仅次于印度,年发病率患者高达130万人次,死亡人数占发病率的10%左右,超过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之和。因此结核病是我国防治的重点[1]。同时,乙型肝炎也是我国高发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为8%左右,30%左右的携带患者出现反复肝损伤症状,以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多见。肺结核患者通常需要联合用药治疗,且治疗时间较长,导致肝功能受损,如果患者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则此时肝细胞受损严重,乙型肝炎病毒会大量释放进入血液,激活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加重患者肝脏损害,且抗结核治疗也要中断,使治疗失败[2]。因此,本研究着中研究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时,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对预防抗结核治疗时肝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感染科住院的首治肺结核患者60例,且合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治疗前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均正常。纳入标准: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涂片检查阳性;HBV-DNA阳性(≥103拷贝/mL)。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肝病患者,如长期酗酒患者。所有结核患者在抗结核的同时辅助保肝治疗。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采用双盲对照法分为拉米夫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拉米夫定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56岁,平均年龄(34.5±12.5)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35.6±13.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治疗初期肝功能指标及HBV-DNA拷贝数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实验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同种抗结核治疗方案(乙胺丁醇0.75 g qd+吡嗪酰胺1.5 g qd +利福平0.45 g qd +异烟肼0.3 g qd),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7个月,共9个疗程。拉米夫定组在抗结核药物服用2周之前开始服用,每天100 mg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81)口服,持续到停用抗结核药物6个月以上。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伦理委员会同意。

1.3 检测指标:治疗前评估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肝肾功能状态及其他生理功能等。开始治疗后,分别在第2周、第4周及2个月后肝功能变化,各组患者肝损发生例数、发生时间及炎症程度等,并检测HBVDNA下降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肝损发生率比较:拉米夫定组肝损伤发生率为20%(6/3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50.00%(15/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8.54,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肝损发生率比较(n,%)

2.2 2组患者肝损伤发生时间比较:结果表明,拉米夫定组出现肝损伤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4周之内,拉米夫定组只出现1例肝损,低于对照组9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0.74,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肝损发生时间比较(n)

2.3 2组患者肝损伤严重程度比较:拉米夫定组有2例患者因中重度肝损伤停止抗结核治疗,对照组有10例患者因中重度肝损伤停止抗结核治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1.56,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肝损严重程度比较

2.4 2组患者HBV-DNA下降病例数比较:治疗2个月后,拉米夫定组有17例患者出现乙型肝炎DNA下降,而对照组仅有2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3.58,P<0.05)。

3 讨 论

我国结核病患者超过450万。常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均会不同程度的对肝脏造成损害,而无症状的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结核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更易出现肝脏受损的发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虽然无症状,但肝脏也存在一定的病理损害,使肝血流量不足,导致药物清除率下降,肝药酶活性下降,血浆蛋白水平下降,药物结合率下降,药物半衰期延长,游离药物增加,增加药物肝损伤[4]。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抗结核治疗时,HBV-DNA阳性患者的治疗及抗结核药物的肝损伤情况。已有研究表明,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患者在单纯抗结核治疗后,大多患者均有肝损[5]。本研究在抗结核的同时,应用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结果显示拉米夫定组肝损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肝损发生率50.00%;拉米夫定组在4周之内只出现1例肝损,而对照组9例;拉米夫定组有2例,而对照组10例患者因中重度肝损伤停止抗结核治疗(P<0.05);治疗2个月后,拉米夫定组有17例患者出现乙型肝炎DNA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2例。说明在抗结核治疗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与药物的肝损伤减轻有一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拉米夫定能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降低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肝损发生率并减轻肝损伤严重程度,减少治疗中断患者,提高肺结核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孙丽梅,苏海涛,王海荣,等.不同治疗方案对合并乙型肝炎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17(5): 330-333.

[2]蔡智群,简奕娈,吴碧彤,等.拉米夫定预防乙肝合并肺结核病人肝损的研究[J].广州医药,2015,46(2):70-71.

[3]李多云,刘黎,周健,等.拉米夫定对乙肝合并肺结核病患者抗结核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4):555-556.

[4]杨志勇,宋海林.抗病毒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5,15(3):362-364.

[5]余丰,梁飞立.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临床心得[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164.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099-02

猜你喜欢

拉米夫定肺结核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恩替卡韦单药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不同剂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