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格局影响家庭关系?

2016-07-09三宫千贺子刘欣

海外文摘 2016年7期
关键词:分房格局卧室

三宫千贺子++刘欣

转个身就看到那家伙

烤秋刀鱼的味道第二天还飘荡在客厅里,餐桌后面巨大的装饰镜油腻腻的。这位在出版社工作的女性与丈夫所住的公寓是开放式格局,厨房与客厅之间没有墙壁。当时她对前房主的装修一见钟情,当即决定入住。然而随着厨房使用时间的增加,家中其他空间免不了受到影响。她说:“之前没想到这房子的实用性这么差……”由于置物架和地板容易沾油,灰尘积攒在上面,打扫起来非常困难。不过与此相比,丈夫的态度更让她烦躁。

“不打扫的话可就太脏了。”丈夫嘴上说着,却没有打扫房间的意思,他所做的只是绝对不把自己的书放在脏兮兮的客厅而已。

她现在的爱好是在客厅拍照片并上传至Instagram,只有肉眼才能看出房间里的油污,她拍了自己做的料理,充当背景的客厅常常受到网友夸赞。她笑着说:“我拍猫的时候会拍到厨房最里面的绿色植物,看上去就像杂志里的房子。其实植物的叶子上满是油和灰尘。”

营造充分的开放感是现代房屋的设计潮流,这样的设计本应为房屋增加奢华的视觉效果,提高家族成员的一体感,可是事情未必如此。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容易感到没有隐私,因而产生更大的精神压力。

一位IT行业的女职员感叹:“开放式格局导致我和丈夫总在一处,我转身就能看到那个家伙。”他们夫妇二人住在一套有开放式厨房的房屋里,他们选择这里的原因是房间很宽敞。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女儿正在读小学一年级,儿子刚刚四岁。丈夫和妻子是同事,工作时他们也在一起。他们都属于公司管理层,不过他们的部下当中女性占大多数,受这种职场氛围的影响,尽管两人同样外出工作,女方还是在家务和育儿方面承担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男方的重任。

妻子说:“早晨只有我一个人在厨房拼命忙活,仅仅是听见丈夫翻开报纸的声音,就让我忍无可忍地想要诅咒他‘你去死吧。”虽然内部空间充满开放感,可是当她目睹丈夫的行为时,烦躁也随之加重。

开放式厨房客厅占据了这套房子的大半面积,卧室只有两间,一间是孩子和妻子的,另一间则属于丈夫。几年前夫妻二人便开始分房睡了。妻子布置的儿童房摆不开书桌,客厅里的桌子肩负了这项功能。虽然看过“让孩子在客厅学习”的育儿书籍,她家客厅的实际情况却常常惨不忍睹,餐桌上总是乱七八糟堆放着书包和本子。当她忙碌一天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一眼看到这样的场景时,便有眼前一黑之感。

新年前夜待在各自的卧室

个人房间的减少本应促进家人的交流,没想到却使得愤怒与烦躁在家中弥漫,导致了家庭矛盾的产生。那么保留个人房间就是好事吗?

笔者采访到一位咨询师。上周出差前的那天晚上他喝了两瓶啤酒,现在空啤酒瓶依然并排摆在卧室里。

“我妻子半年都不会进我的房间一次。”他常去海外出差,加班到深夜时则会在东京市中心酒店留宿。他的家位于神奈川县郊区,是一栋独门独户四室一厅的房屋。夫妻关系虽已趋于淡漠,但为了孩子他们仍然维系着婚姻。

“我接送上中学的女儿时会在车里同她谈天,与妻子却没什么交流。在家时我也不清楚她是否也在。如果我下了班直接回房,就完全不会和她打照面。”

他依稀记得3年前的一日,一家三口难得聚在了一楼的客厅,他们各自的房间都配有电脑和电视。据说今年的跨年夜他们打算按老规矩,妻子观看红白歌会(日本广播协会于每年最后一天举办的日本最高水准歌唱晚会),女儿看滑稽节目,丈夫看电影,3人看着不同的电视节目迎接新年。

即便厌烦也要碰面

下面这对夫妻为实现家庭和睦,定下了特殊的规定。

一位从事个体经营的女性后悔给两个孩子安排了豪华的房间,因为她听别人说如果孩子们的房间过于舒适,他们很可能整天窝在房里不出来。她的丈夫为此立下规矩:“我们家四口人要在一个房间里睡觉,不可以在自己的卧室睡。”

他们的儿子今年读初二,女儿上小学五年级。最近这段时间,孩子们都在各自的房间学习,一家人因为吃饭时间错开、上补习班和工作等原因难以聚在一起,为了保持沟通,他们不愿舍弃属于全家人的卧室。妻子笑着说:“我们在日式房间铺3床被子,所有人并排睡在一起,希望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不过这种生活也快到头了,儿子似乎对此相当厌烦。”

究竟应该注重家庭关系还是个人隐私?围绕房屋格局的烦恼可真不少。

日本一级建筑师、房屋格局博士佐川旭认为:“全家人总是共处一室,感到憋屈也是自然的事情。”在考虑到这一点的基础上,保留交流空间对家人之间的关系有着正面影响。即便夫妻互相感到不满,如果保持闷在房中不理对方的状态,感情不可能得到修复。如果家里有一个再烦也不得不见到对方的空间,夫妻一定很难走到决裂的那步。

“理想的客厅设计具有‘向心力,丈夫从阳台收获自己种植的蔬菜,穿过客厅递给厨房里的妻子,这一系列动作往往伴随着语言发生。多语言交流的客厅会产生‘团圆的氛围,将一家人连结起来。不过话说回来,保留私人的‘避难空间也是必要的。”

对于因距离感而感到疲惫的夫妻,佐川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客厅打造私密角落,例如用隔墙或板材做出简易书房,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此外将客厅中的椅子按各自的喜好进行更换、固定位置,营造个人空间,获得平静的心情。这些方法实施起来相当便捷。

空调开关战

个人卧室很容易反映出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关系,有的妻子跑去孩子的房间睡觉,有的丈夫直接在客厅的沙发上入睡……这都是没有多余的房间,却希望拥有独立卧室的无奈之举。在本次受访的夫妻当中,分房睡的也不在少数。

一位护士向笔者抱怨:“我老公打呼噜的声音太吵了,对于是否开冷风睡觉我俩意见也不一致。”

有位主妇带着怒气说:“我讨厌被老公晚回家或者起夜的声音吵醒。”旁边的丈夫说:“我们是按她的意愿分房睡的……”

另一位从事商务工作的男性则哀怨地说:“上幼儿园的儿子能不能把我老婆还给我啊……”

针对夫妻分房的现象,佐川说:“有些日本夫妻即便不完全分房,也会采取一些简单的方式保持适当的距离感,也有夫妻关系融洽却为了睡眠质量而采用必要手段的例子。不过在其他国家,夫妻分房可是相当惊人的举动,韩国电视台还曾采访日本民众,求证是否确有此事。”

自由改变房屋格局

生活中不仅夫妻感情会发生变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家庭成员的成长,最适当的房间格局也在变动。孩子长大后需要自己的房间;如果常常加班到深夜,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就要睡在其他房间。除了重建房屋或搬家,有一种住宅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无印良品(MUJI)推出的“木之家”荣获2015年度日本优良设计大奖和永续设计大奖。MUJI HOUSE的董事会专业委员田锁郁男对这项设计进行了说明:“我们采用了特殊工艺,建造出的房屋具备耐震性,没有墙壁或柱子的遮挡,通透又能感受家人存在。‘木之家的特征是能够迎合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添加隔断,自由简单地改变房屋格局。”

“木之家”的设计理念是“可永续使用并改变”,能够对应家庭构成的所有变化,在二手市场依旧抢手,具有一定的资产价值。

不论采取何种房屋格局,贸然行事都是大忌。一位受访者就有这样的经历。建造住宅时,他考虑到应让家务劳动变得轻松,注重房屋动线(指人在室内外移动的点,连接起来就成为动线)的设计,家务负担的确因此减轻了,可结果是只有妻子一人孤独地忙家务,他没察觉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的妻子渴望的是两人一起劳动。不论是房屋格局还是家庭感情,都应定期进行维护。

[译自日本《AERA》周刊]

猜你喜欢

分房格局卧室
卧室奇案
查理的卧室
性教育,从与孩子分房睡开始
格局与结局
以天地为格局
你家宝宝分房睡了吗
夫妻该不该分房睡?
温馨家园之我的小卧室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