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S”听评课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2016-07-06徐艳伟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教师专业发展

● 徐艳伟



“U-S”听评课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徐艳伟

摘要:听评课教研活动是中小学校不可或缺的常规工作,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鉴于此,本文以XX大学《教学技能训练与高效课堂构建》项目组与XX中学教师组成听评课共同体为依托,通过两年的行动研究实践,逐步形成以共同规划、共构组织、共同成长为理念,构建“共同规划、共构组织、课后研讨、专题反馈”循环工作路径的“U-S”听评课共同体。旨意在于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U-S”听评课共同体;课堂观察;教师专业发展

徐艳伟/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听评课已纳入到中小学校常规工作,对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综观现有的听评课研究,不少专家认为“听评课活动不仅是草根式的教研活动,更应该在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专业引领之下进一步走向专业化。”[1]这意味着中小学教师要成为听评课的研究主体,意味着听评课的研究开始走向深入。2014年9月,XX高校《教学技能训练与高效课堂构建》项目组与XX中学教师组成“U-S”听评课共同体教研团队,深入课堂,以教师的教学设计为出发点通过行动研究方法开展为期两年的课堂教学研究,力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U-S”听评课共同体的内涵

关于听评课的内涵,不同的学者理解不同。本研究之意是把听评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崔永漷认为“听评课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它为教师的专业合作提供了有效的机会和平台,教师借助于听评课共同体,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探究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2]邵光华、董涛认为“听评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研究活动,即不含有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也不含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指导成分,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观课后观课双方在某些事先预设的都关心的课题方面的研讨、分析和相互切磋,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3]

听评课共同体是由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有共同研究兴趣的教师自愿结合组成,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方向,以常规课堂教学为载体,共同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的实践共同体。而“U-S”听评课共同体则指大学(University)与中小学(School)在课堂教学研究方面各有优势,通过听评课常规化、教学反思常态化、研讨活动系列化、专业引领全程化、展示平台多样化的“五化”教研模式,建构“U-S”听评课共同体,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改和教师专业发展。

二、“U-S”听评课共同体的构建原则

(一)自愿结合与互助共赢原则

“U-S”听评课共同体由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有共同研究兴趣的大学、中小学教师自愿结合而成,可以跨不同年级、不同备课组、不同学科和研究方向。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参与教师在一起制定计划、方案,相互听课、评课,共同探索、研究,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发现并解决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享研究成果。

(二)课型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原则

“U-S”听评课共同体既提倡以问题为核心的小专题研究,又提倡探索不同授课方式的课型研究,倡导在课型研究的过程中进行某些细节与环节的专题研究,把课型研究与课题研究有机融合。

(三)常态研究与特色研究相结合原则

“U-S”听评课共同体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以教学中的常态问题为重点,同时结合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以及不同课型进行特色研究,力求在常态研究中突出特色。

(四)自主研究与共同推进相结合原则

“U-S”听评课共同体坚持以共同体为主体开展各种研究活动,同时共同体研究活动的内容和主题应当与学校课堂教学研究的总体规划相一致。

三、“U-S”听评课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大学与中学紧密合作,通过共同规划、共构组织、教师研讨,以共同成长为理念,经过双方为期两年开展“U-S”听评课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切实提高了“U-S”听评课共同体成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教研水平,切实解决了大学教师“实践乏力”和中学教师“理论乏力”的问题。

(一)共同规划

“U-S”听评课共同体在专家教授的带领下,由理论研究团队和中学学科教师组成,以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和高效课堂教学构建为目标,经过双方交流和研讨,形成若干如“教学目标设定技能、教学情境营造技能、师生互动中情感目标的达成技能、讲评课中的情感目标达成技能、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同课异构’对比分析、小组合作技能、教学重、难点处理、一节‘好’课的标准与实现等”[4]课堂研究主题。每一主题都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课后案例诊断(借助教学录像)的形式开展系列的相关研究活动。

共同体运用微格课堂研究的理念和方法,通过课前准备,课中观课、评课,课后借助课堂录像①,围绕预设课堂研究主题从以下三个维度对教学技能训练视频进行分析和研课:以某一节课为单位线索进行典型教学技能分析;对某一教师或某一学科的某一项教学技能进行纵向分析(多节课堂的比较);以某一教学技能(不局限于特定学科)为单位线索进行分析。[5]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技能的提升。经过探索实践,实现专家理念引领、同事互助研究,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提高了“U-S”听评课共同体的教师专业成长。

(二)共构组织

1.形成了核心组和项目学校组两个子共同体

为了使“U-S”听评课共同体有效稳步地开展工作,不同的子共同体有不同分工和任务。核心组成员作为该“U-S”听评课共同体研究的主体,以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为主,做好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负责“US”听评课共同体的服务工作,形成理论研究成果。项目学校组作为“U-S”听评课共同体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承担者,精选骨干教师组成子共同体,子共同体教师要有自己的课堂教学展示计划和发展规划,全程参与理论培训和微格训练,形成系列成果。

2.专题报告与听评课交替进行

“有了上课能力或研究能力,不等于就有了听评课的能力。”[6]因此,为了提高成员参与听评课活动质量的“含金量”,“U-S”听评课共同体事先要求核心组成员做2-3次不同主题的专题报告,逐步引导项目学校组参与教师掌握教学设计的分析方法,掌握微格课堂研究与训练方法。然后,走进项目学校组参与教师常规课堂进行听评课,并要求每位成员务必做到:(1)展示课教师提前1-2天把上课教案和教学设计简表(表1)共享到QQ群,以供其它教师做听评课准备。(2)“U-S”听评课共同体每位成员围绕预设课堂研究主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3)听评课时,依据表2“教学设计课堂观测与评价表”,成员简要分析展示课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重点要讲清楚评价的理由。随后,专家和核心组成员根据需要,围绕预设课堂研究主题,借助录像片段,对每次展示课教师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具体分析,并从不同维度做专题报告,如目标引领下课堂教学片断诊断分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与优化等。同时要求项目学校组教师模仿核心组成员听评课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课堂。

表1 展示课教师需要填写的教学设计简表

表2 听评课教师课堂观测与评价表

(三)课后研讨

“课后研讨是分析问题、说明原因、交换意见、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是共同体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的重要时刻。”[7]因此,每次活动之后,“U-S”听评课共同体成员约定时间,通过教学合作研究QQ讨论群根据自己观测点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小组合作等研讨展示课优点和缺点,或者根据实际教师需要专门召集在一起进行专题研讨。课后研讨目的是每一位成员要努力把握、透析展示教师授课的优缺点,分析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问题等,促使每位成员对教育教学的进一步理解。正如美国学者布鲁克菲德(Brookfield,S.D)所言:“如果不进行批判和反思,我们生活在当今也无异于生活在过去的牢笼里。如果不进行批判和反思,就会总认为事情的对与错、对与错、是与非应当按专家说的算。于是,我们就永远只能从别人那里明白做任何事的意义,任何时候的教学都是在现别人的思想。”[8]这种听评课的课后评议不在纠缠于展示教师的外在优缺点,或者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语,而成为了基于课堂教学问题解决的研讨,真正实现听评课的教育价值。

(四)专题反馈

这一环节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展示课教师自我反思,一个是核心组成员中专人对课后研讨集中问题进行专门讲解和分析——专题讲座。首先展示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视频切片”自我剖析及反思,随后“U-S”听评课共同体其它成员进行汇报,紧接着共同体对某一个“视频切片”进行共同研讨,形成具有切实可行、可操作的结论与修改建议,最终核心组成员专人做专题研究讲座,以供后续研讨和交流之用。在这种平等、和谐的专题交流过程中,展示课教师切切实实地听到共同体其它成员的真实感受,得到更加直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对其它成员来说,“这既是一次自身理论与实践的提升,又是一次专业学习的良机”。[9]“这种听评课人合作进步的局面,才是进行听评课的真正目的”[10],这样的听评课活动也才会真正受到参与教师们的欢迎和肯定。正如一位老师所说“这个听评课共同体的活动不仅给参与老师指明了方向(目标:发展目标是什么),走哪条路最快达到目标,并且还告诉我们从哪上高速(即方法与策略:如何达到高效课堂)。”

四、“U-S”听评课共同体的实施成效与思考

经过两年的不断探索与实施,“U-S”听评课共同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构建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推行活动顺利开展,有效地组织起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构建一个“U-S”听评课共同体。从个体层面,参与建设有意蕴的、充满理解的师生对话课堂,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思路,实现基于平等、对话的师生合作课堂教学;从学科教研组层面,以常规课堂为载体,以“视频切片”为方法进行专题研讨,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从学校层面,以问题为驱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构建基于协作的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合作共同体,构建一个研究型“U-S”听评课共同体。二是研究了依据课堂教学的听评课规律,构建了基于研讨的、协作的、联动的听评课共同体的循环工作路径。三是初步形成了学院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提高了项目学校中共同体成员的专业教学质量以及研究水平,促进了“U-S”听评课共同体建设和发展。

注释:

①活动过程中对每节课和专题报告均进了全程跟踪录像。

参考文献:

[1]方洁.我国听评课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反思[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2]崔允漷.听评课的现存问题和范式转型——崔允漷教授答记者问[J].基础教育课程,2011,(9).

[3]邵光华,董涛.教师教育校本培训与同事互助观课浅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4,(1).

[4][5]魏宏聚,杨润勇.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研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46,127.

[6]崔允漷.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7,(9).

[7]付黎黎.听评课:指向合作的课堂观察[J].教育科学研究,2010,(2).

[8]布鲁克菲德.批判性反思性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7.

[9][10]周文叶,崔允漷.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观察?[J].中小学管理,2008,(4).

(责任编辑:刘君玲)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共同体框架下的立体化校本教研模式实践研究”(编号[2015]-JKGHYB-0660)和2014年周口师范学院第四批校级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项目(编号04010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