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临床研究

2016-07-06高晓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微创治疗临床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

高晓明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临床研究

高晓明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9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47例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和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手术组比传统手术组患者的VAS评分下降,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良率为76.4%,而微创手术法优良率为93.5%,两种方法临床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几乎无并发症,对于患者身体损伤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临床研究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中医院疼痛科,山东 荣成 2643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表现为腰背钝痛、腰部痉挛[1],患者身体承受着痛苦,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传统手术主要是摘除患者的椎间盘髓核,这种方法会损害患者脊柱结构,术后创伤也较大。而微创治疗法效果良好,术后损伤少。为了对比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相关资料和术后效果随访情况,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手术组59例,女性23例,男性36例,病程(15.8±3.4)个月,年龄(40.8±4.5)岁;传统手术组47例,女性18例,男性29例,病程(14.8±3.4)个月,年龄(41.1±4.2)岁[2]。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等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传统手术 对传统手术组患者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对正中腰背部切口,显露出神经根和硬膜囊,清理干净黄韧带,切除患者腰椎间盘病变组织和突出髓核,缝合伤口[3]。

1.2.2 微创手术 对微创手术组患者通过显微内窥镜切除椎间盘,借助于脊椎弓形架使患者保持俯卧姿势,进行硬脊膜外麻醉,通过C型臂X线机进行引导定位,标记椎间隙病变组织,在棘突周围1.5cm位置作切口,使椎板下缘和导针严格对准,沿着导针对套管逐级更换,摄像系统和内窥镜镜头进行连接,便于调整焦距和视野[4]。清除患者的部分黄韧带、椎板以及残余软组织,显露出突出髓核、神经根和硬膜囊,将椎间隙病变组织和突出髓核进行摘除,缝合伤口。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静脉滴注,4~7天[5]。

1.3 评估标准

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根据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具体标准如下:差: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可:症状有所减轻,但是效果不明显,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影响;良:有轻微症状,治疗效果一般,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优:治疗效果明显,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生活和工作完全不受影响[6-7]。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的VAS评分,两组患者术前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前和术后的VAS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AS评分

2.2 疗效评定

两组疗效对比,P=0.028 6,Z=2.187 7,疗效优良率分别93.5%、7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 3, χ2=5.345 2。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评定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过度劳累或者外伤,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发生髓核突出、破裂、裂隙等,椎间盘内部到破裂口之间产生炎症,引起患者下肢剧烈疼痛或者腰痛[8],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微创手术组较传统手术组VAS评分下降,临床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良好,几乎无并发症,对患者身体损伤小。

参考文献

[1] 黄接云.DSA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 (31):137-139.

[2] 徐霞,曹景雷.射频靶点热凝术配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 (28):243-244.

[3] 刘德敏,侯伟光.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4):241-243.

[4] 李加立. 单侧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回顾报道[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0):89-91.

[5] 吴焘,杨杰山.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外科治疗进展[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3):238-240.

[6] 张惠成.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79-80.

[7] 王佳,黄菊英,甄亚平.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现状[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0):88-91.

[8] 王树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邻近间隙髓核突出的临床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9):61-62.

Clinical Research of Minimally Invasive i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GAO Xiaoming Department of Pain, Rongcheng City of TMC Hospital,Rongcheng Shandong 264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urgery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eatment. Methods Selected 10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rom December 2014 to June 2015 in our hospital, including 5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eatment, 47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raditional surgery treatment,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group VAS score lower than patients with traditional surgery group, the tradi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as 76.4%, and method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as 93.5%,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statistical signif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s very obvious, and almost no complications, for small body injur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in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Key words]Lumbar disc herni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urative effect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10-005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0.039

猜你喜欢

微创治疗临床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
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单纯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注射用胶原酶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胶原酶溶盘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