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山、拾得身世杂考

2016-07-04任崇岳

中州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寒山寺寒山

任崇岳

摘要:寒山、拾得曾居苏州寒山寺,唐代人。但二人系唐初贞观时人,抑或是唐朝中期人,争议颇多,根据其生活交游事迹判断,其实为中唐时人。两人虽被称为僧人,其实并未正式剃度出家,只是行者而已。寒山、拾得的真实姓名、籍贯虽无记载,但从寒山诗文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可知他是今陕西人。拾得则不知是何地人。从寒山、拾得的诗看,很多是他们隐居生活的写照,并非都是偈语。

关键词:寒山;拾得;寒山寺

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6-0118-05

江苏省苏州市西枫桥镇有一座寺庙,叫寒山寺。该寺始建于南朝梁时,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有寒山、拾得二僧人居此,故名寒山寺。寺内有寒山、拾得和丰干画像石刻。唐朝诗人张继写有《枫桥夜泊》诗,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寒山寺闻名于世。寒山寺因寒山而得名,但寒山、拾得身份中的一些问题尚未厘清,如两人是唐代初期人,还是中期人?是否剃度出家?两人诗文中有些诗是偈语还是他们隐居生活的写照?他们的籍贯是哪里?本文想就这些问题作点考证,以就教于方家。

一、寒山、拾得是唐代初期人,还是中期人

寒山、拾得生活的年代,史籍中记载多有牴悟,令人莫衷一是。第一种意见认为,寒山、拾得生活在唐初贞观年间。如纪晓岚认为《寒山子诗集》所写的《提要》云:“寒山子,贞观中天台广兴县僧,居于寒岩,时往还国清寺。”①《辞海》也持此说。《全唐诗》云:“拾得,贞观中与丰干、寒山相次垂迹于国清寺。”②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寒山拾得》:“寒山、拾得,唐贞观时二僧。”③《山堂肆考》:“天台县西北有寒石山、唐寒山子所居。贞观中封干禅师谓闾丘太守曰: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后身也。”④寒山子与封干禅师是同时代人,封干既活动于贞观时期,寒山子、拾得当也是贞观年间人。贞观为唐太守李世民年号,从627年至649年,共23年。寒山、拾得如果活动于贞观年间,当是唐初人无疑。第二种意见认为,寒山、拾得生活于唐代中叶。如《太平广记》云:“寒山子者,不知其姓氏,大历中隐居于台州(今浙江临海)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⑤《辞源》也持此说。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从766至778年,共13年。从贞观二十三年(649)至大历十三年(778),其间经历了129年。寒山、拾得若活动于贞观年间,即使弱冠(20岁)隐居寒岩,也当生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如此算来,他们得活150岁左右,这在人类生存史上是不可能的事。有些书记载彭祖活了800岁,但那只是传说,仅见于汉人刘向的《列仙传》、晋人葛洪的《神仙传》、晋人干宝的《搜神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人物。因此,寒山、拾得如生活于贞观年间,便不可能生活于大历年间,反之亦然。元朝人释念常撰写的《佛祖历代通载》说:“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大义禅师者,衢州(今属浙江)须江人也。”“于元和十三年正月七日归寂,寿七十四,敕谥惠觉禅师见性之塔。时寒山子者,不知其氏族、乡里,隐居于台州唐兴县(今浙江天台县)寒岩,故父老以寒山子称之。”⑥根据这一记载,大义禅师与寒山子是同时代人。他圆寂于元和十三年,即818年,卒年74岁,可知他生于唐玄宗天宝三载,即744年。一生中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五个朝代,大历年间,大义禅师是20—30岁,而前此《太平广记》一书,寒山子大历年间隐居于台州翠屏山,两人同为佛门弟子,又同在台州,相见相识是很自然的事。

如果说《太平广记》《佛祖历代通载》两书均记载寒山子与大义禅师有机会在大历年间相识于台州是偶合的话,要考证寒山、拾得是唐初人抑或是唐代中叶人,还须从和此二人有交往的人入手。查遍有关典籍,和二人有交游关系者是封干禅师、台州太守闾丘胤,还有一个释灵祐。如果能大致判定此3人的生活年代,则寒山、拾得到底是唐初人或唐朝中叶人,便会有答案。宋朝僧人赞宁撰写的《宋高僧传》。云:“释封干师者,本居天台山国清寺。”“于先天年中在京兆行化,非恒人之常调,士庶见之,无不倾礼。”⑦先天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只有两年,即712—713年。京兆即长安,他先天年间在长安化缘,尔后才在国清寺出家。假定他20岁时浪迹长安,70岁时病逝,他的卒年约在763年左右,已到了唐代宗李豫宝应年间,这距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即649年已114年,可知封禅师是唐代中叶人。《佛祖历代通载》则说:“丰干出云游。贞元末,闾丘胤出守台州,欲之官,俄病头风,名医莫差。丰干偶至其家,自谓善疗此疾,闾丘闻而见之,干命水噀濡之,须臾所苦顿除,因是大喜,甚加敬焉。”⑧德宗贞元共21年,即从785年至805年,贞元末年是指最后几年,即从801—805年。由是可知闾丘胤、丰干皆是唐代中叶人,离贞观年间悬远。如果闾丘胤是40岁时去台州当太守,宪宗元和年间,他还在台州居官,由此结识了寒山、拾得,证明寒山、拾得、丰干禅师均是唐代中叶人。这和前边提到的大义禅师生活在同一时期。

最为荒唐的是《辞源》中关于寒山、拾得的叙述。两人本是同时代人,但该书说寒山“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⑨,而在叙述拾得时说“唐贞观时诗僧”⑩,而即使从贞观最末一年的二十三年(649)到大历元年(766)也有116年,两人生活的时代相差了一个多世纪,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事,二者必有一错。《辞海》则说寒山是“唐诗僧,一称寒山子,贞观时人”。叙述拾得时说:“唐诗僧。贞观时人。”把寒山、拾得定为同一时代人是对的,但说同为贞观时人,则是因袭旧说,未加考订。除了丰干禅师、闾丘胤两人与寒山、拾得有过从外,还有一个和尚和寒山、拾得有交往,这个人就是释灵祐。《宋高僧传》载释灵祐事甚详,其中云:

释灵祐,俗姓赵,祖、父俱福州长溪人也……冠年剃发,三年具戒。时有钱塘上士义宾授其律科。及入天台,遇寒山子于途中,乃谓祐曰:“千山万水,遇潭即止。获无价宝,赈恤诸子。”祐顺途而念,危坐以思,旋造国清寺,遇异人拾得申系前意,信若合符。遂诣泐潭谒大智师,顿了祖意。元和末,随缘长沙,因过大沩山,遂欲栖止。山与郡郭十舍而遥,夐无人烟,比为兽窟。乃杂猿猱之间,橡栗充食。浹旬,有山民见之,群信共营梵宇。时襄阳连率李景让统摄湘潭,愿预良缘,乃奏请山门号同庆寺,后相国裴公相亲道合……以大中癸酉岁正月九日盥潄毕,敷座瞑目而归灭焉。享年八十三,僧腊五十九,迁葬于山之右栀子园,李商隐题额焉。

灵祐和尚出家的地方不是台州天台山的国清寺,而是湖南长沙附近的大沩山,但他和寒山、拾得都有一面之缘,可知是同时代人。如果能厘清灵祐的生平,便可大致推断出寒山、拾得是唐初中或是中唐时人。灵祐卒于大中癸酉岁,年83岁,僧龄(即僧腊)59年。大中癸酉年为853年,由此上溯83年,可知灵祐生于770年,即唐代宗大历五年。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9朝。他20岁(弱冠)剃发出家,受戒3年,有人给他传授佛学知识,后来入天台山,遇寒山子于途中,不久又到国清寺,遇见了拾得。假若他是35岁左右遇到寒山、拾得,当是在795年前后,也即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寒山子大历年间居住寒山寺,距贞元十一年不过20余年,年龄在50岁左右,两人在此时见面是可能的。若寒山子于贞观年间入居寒岩,相隔年代太久,就没见面的可能了。从这一条记载来看,又给寒山、拾得是大历年间人添了一条佐证。

通过以上分析,虽然我们不能判定寒山、拾得的确切生卒年,但两人是唐朝中叶人,不是唐初人,即活动于唐代宗大历年间,而不是贞观年间,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宋高僧传》的作者宋人赞宁在《唐天台山封干师传》后的系辞中说:“按封干先天中游遨京室,知闾丘、寒山、拾得俱睿宗朝人也。”“又大沩祐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指其泐潭,仍逢拾得于国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夫封干也,天台没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为年寿弥长耶,为隐显不恒耶?”按照赞宁的推断,寒山、拾得与闾丘胤俱是睿宗朝人,睿宗只当过3年天子,即从710—712年,这距唐朝建国已近百年,该是唐朝中叶了。又根据释灵祐于宪宗朝邂逅寒山子,在国清寺遇见拾得,说“三人是唐季业时犹存。”所谓“季业”是指末世。赞宁推测:灵祐和尚在宪宗朝见过寒山子,寒山子唐末时应还在人世。这里赞宁的推测不够严谨,宪宗只有元和一个年号,从806至820年,共15年。如果灵祐在元和元年遇到寒山时,寒山为30岁,至唐末已是百岁老人,他不可能活这么久。寒山只能是唐朝中叶时人。

二、寒山、拾得是僧人或是皈依佛门的俗家弟子

寒山、拾得是僧人抑或是皈依佛门的俗家弟子?说法不一。《辞源》《辞海》都说是“僧人”或“诗僧”;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辞典·寒山》称:“寒山,一称‘寒山子或‘贫子,唐代僧人。”丁福保的《佛学大辞典·寒山拾得》称:“寒山、拾得,唐贞观时二僧。”清人纪晓岚为《寒山子诗集》写的提要中说:“寒山子,贞观中天台广兴县僧,居于寒岩,时往还国清寺。丰干、拾得则皆国清寺僧。”这些史籍之所以把寒山、拾得定为僧人,是基于两点:一是两人都和国清寺结下了不解之缘,既来往于寺庙,必是僧人无疑;二是寒山、拾得的诗中“全作禅门偈语”,偈语是佛经中的唱词,两人的诗都是偈语,非僧人而何?但这个判断并不准确。

佛教弟子分两大类:一类是在家弟子,身在红尘中,弘扬佛法,也即平常说的“俗家弟子”;还有一类是出家人,也即放弃红尘和一切俗事的僧人。人们平常所说的皈依佛门,并不等于出家,所谓皈依,也即心有所依,给心找个归宿而已。真正的出家人,要经受住烦琐的戒律考验,据说男性有250条,女性有380条之多。而俗家弟子只有5条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更为重要的是,佛教信徒出家为僧尼,叫受戒。没有受戒就算不上真正的僧人。《宋高僧传》中所载僧人均有受戒的记载,如“释义净字文明,姓张氏,范阳人也。髫齓之时,辞亲落发”;“释跋日罗菩提,华言金钢智,南印度度摩赖耶国人也”,“年十六,开悟佛理,乃削染出家”;“释一行,俗姓张,钜鹿人也”,“因遇普寂禅师大行禅要,归心者众,乃悟世幻,礼寂为师,出家剃染”;“释恒超,姓姓氏,范阳人也”,“梁乾化三年(913年)往五台山受木叉戒”;“释僧照,姓张氏,范阳人也。年十四出家,投悯忠寺。”这里的落发、削染、剃染、受戒、出家,均表明他们经过了受戒仪式,才成为僧人的。

那么,寒山、拾得受过戒吗?他们遵守戒律了吗?请看以下记载:《太平广记》云:“寒山子者,不知其姓氏。大历中,隐居于台州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闾丘胤《寒山诗原序》云:“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为贫人,风狂之士,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闾丘胤莅任台州后,勘查唐兴县(今浙江天台县)有无寒山、拾得其人,“时县申称,当县界西七十里内有一岩,岩中古老见有贫士频往国清寺止宿,库中有一行者,名曰拾得,胤乃特往礼拜”。及至见到二人后,二人离寺归寒岩。“胤乃重问僧曰:此二人宜止此寺否?乃令觅访唤归寺安置。胤乃归郡,遂制净衣二对、香药等特送供养。”《三隐集》云:“有寒山子、拾得者,亦不知其氏族,时谓风狂子,独与师相亲。寒居止唐兴县西七十里寒岩,以是得名。”《全唐诗》云:“寒山子,不知何许人,居天台唐兴县寒岩,时往还国清寺。以桦皮为冠,布裘敝履。或长廊唱咏,或村墅歌啸,人莫识之。”《宋高僧传》云:“先是国清寺僧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曰拾得,多于僧厨执爨,爨讫,二人晤语,潜听者多不体解。”“寒山子者,世谓为贫子疯狂之士,弗可恒度推之。隐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号为寒、暗二岩,每于寒岩幽窟中居之,以为定止。”《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云:“寒山拾得:初,丰干经行山中,道侧见一儿,可数岁,丰干携至国清寺,付与典座曰:或人来认,可还之,名曰拾得。后沙门灵熠令去内厨涤器,常日斋毕,澄溢食滓,寒山即来付之而去。寒山者,始丰县西有寒、暗二谷,以其居寒岩中,遂名寒山子。以桦皮为冠,时来国清寺从拾得取僧残食菜滓食之。闾丘既入礼拜,二人自此相携出松门,入寒岩,闾丘又随之。二士入岩,其石忽然缝合。”《佛祖历代通载》除了说寒山居寒岩,冠桦皮冠,著木屐外,又说:“寺僧丰干者,亦非常人也,每自薪水,力于杵臼,以给众用,与寒山子为方外友。”

综合以上诸家记载可知:第一,寒山没有居住在国清寺,而是居住在天台唐兴县的寒岩中,他之经常出入国清寺,是为了去那里取回拾得给他搜集的僧人吃剩的残羮剩饭。若是僧人,他应住在寺院中,不应住在寒岩;第二,寒山若是僧人,应穿戴僧衣僧帽,以别于世俗之人。但寒山戴的是桦皮冠,穿的是布裘,脚上穿的是木屐,明显不是僧人装束;第三,凡是僧人,都有法号,但寒山不是法号,只是因住在寒岩,人称寒山子。既无法号,可知不曾受戒。《宋高僧传》中僧人皆有法号,如“释一行,俗姓张,钜鹿人也,本名遂”。“释灵默,俗姓宣,毗陵人也。”“释道宣姓钱氏,丹徒人也。”寒山、拾得无法号,也未受过戒,不可能是真正的僧人。第四,闾丘胤与寒山、拾得过从甚密,他说寒山是“贫人,风狂之士”,既是士,便不是僧人。他莅任天台后,勘查该县有无寒山、拾得其人,县里申报说,“见有贫士频住国清寺止宿,库中有一行者,名曰拾得。”贫士指寒山,这里只说他是贫寒的读书人,没有称他为僧人。说拾得是行者,所谓行者,是指佛寺中服杂役而未剃发出家者的通称,由此可知拾得也未受戒,不是真正的僧人。闾丘胤又派人“觅访唤归寺安置”,可见他不住在寺庙中。当然,寒山、拾得也可能是游方僧人,即云游四方、化缘为生,但寒山只住寒岩,未见有云游的记载。他有诗云:“一自遁寒山,养命餐山果。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任你天地移,我畅岩中坐。”又云:“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秋易。寄语钟鼎家,虚名定何益。”可知寒山只是偶尔至国清寺,其他时间均居寒岩,未到他处云游。《宋高僧传》说:“国清寺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曰拾得。”何谓苦行?《辞海》云:“寺中专事劳作的净人(未出家)也叫苦行。《传灯录·封干章》:本寺厨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二人既是苦行,可见未出家。《佛祖历代通载》说,丰干与寒山子是“方外友”,方外是说超然于世俗礼教之外,后指僧道为“方外”,既然是方外友,可知寒山未受过戒,是僧人的朋友而非僧徒。

种种资料表明,寒山、拾得只是皈依佛门的俗家弟子,不是真正的僧人。

三、从寒山、拾得诗看二人的身世

寒山、拾得的真实姓名是什么?迄今未见记载。寒山“以其本无氏族,越民唯呼为寒山子”。拾得则是丰干偶然山行,在路上捡到的孤儿,因而取名拾得。拾得缘何被弃成了孤儿?家乡何处?年龄几何?有何亲眷,均是未知数。他有诗云:“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两人心相似,谁能徇俗情。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诗中明确说,他从来都叫拾得,没有其他名字,也没有其他亲属,只把寒山当作兄长。至于说到年龄,他卖了一个关子,说黄河清过几回,他就有多少岁。谁能记得黄河清过几回?因而他的年龄仍是个谜,只知道他比寒山年纪轻,故称寒山为兄。拾得在国清寺居住,至少有二三十年光景,他有诗云:“自从到此天台寺,经今早已几冬春。山水不移人自老,见却多少后生人。”江山依旧,人已变老,见了许多后生的人,此时的拾得至少已到了花甲之年吧。

关于寒山的身世,从他的诗中可以找到一些端倪,至少有蛛丝马迹可寻。寒山有诗300余首,《四库全书》《全唐诗》都有收录。清人纪晓岚引王士祯的话说,寒山的诗“皆信手拈弄,全作禅门偈语,不可复以诗格绳之而机趣横溢,多足以资劝戒”。说他的诗是“信手拈弄”“机趣横溢”则有之,说他的诗“全作禅门偈语”则未也。比如“我居山,勿人识,白云中,常寂寂”,就不是偈语;又比如“洛阳多女儿,春日逞华丽。共折路边花,各持插高髻。髻高花匼匝,人见皆睥睨。别求骖骖怜,将归见夫婿”。也不是偈语。此类诗甚多。寒山诗中有些是他隐居生活的写照,比如:“茅栋野人居,门前车马疏。林幽偏聚鸟,溪阔本藏鱼。”又如“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长伴白云间”。有的则是他身世的写照。比如:“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国使职非愿,神仙未足称。联翩骑白马,喝兔放苍鹰。不觉大流落,皤皤谁见矜。”这首诗写他少年时曾去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狩猎,既不愿出仕,也不愿当神仙,和别人一起骑白马奔驰,放鹰捉兔,何等潇洒!如今流落天涯,头上白发皤皤,有谁可怜?这可以看做是寒山自己的经历。又如:“去年春鸟鸣,此时思弟兄。今年秋菊烂,此时思发生。绿山千肠咽,黄云四面平。哀哉百年内,肠断忆咸京。”这首诗是思念弟兄之作。值得注意的是,上首诗中的平陵与下首诗中的咸京——也即陕西咸阳是同一地方,咸阳曾是秦朝都城,因称咸京。寒山诗中涉及地名者不多,除去寒山、天台不计外,包括前引诗中的洛阳,一共3处。说洛阳是泛指,说平陵、咸阳则是专指。狩猎诗中说到平陵,忆弟兄诗中提到咸京,这不是偶合,而是他真情的不自觉流露。咸阳不是著名的地方,不能和西安、洛阳、开封、南京相比,寒山写得如此具体,又两次提及同一地名,诗中内容无论是回忆少年时事或是思念亲人都和寒山的境遇相仿,可知寒山是陕西咸阳一带人,出身于富有之家,后来家道中落,流落江南,隐身寒岩,成了著名诗人。因诗中有不少宣扬禅理的诗,后世人便把他当作诗僧了。其实他不曾出家,只是皈依佛门的俗家弟子而已。虽然这也是蠡测,相信离事实真相不会太远。

注释

①《寒山子诗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9、29、32、35、29、35、56页。②《全唐诗》卷八〇七《拾得》,中华书局,1960年,第9104—9105页。③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064页。④彭大翼:《山堂肆考》卷十八《寒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7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83页。⑤《太平广记》卷五十五《寒山子》,中华书局,1961年,第338页。⑥⑧释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五,《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13、514、513页。⑦释赞宁:《宋高僧传》卷十九《唐天台山封干师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483、486页。⑨《辞源·寒山》,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50页。⑩《辞源·拾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56页。《辞海·寒山》,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2352页。《辞海·拾得》,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1585页。《宋高僧传》卷十一《唐大沩山灵祐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264页。任继愈:《宗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1041页。《宋高僧传》卷一,中华书局,1987年,第1、4页。《宋高僧传》卷五,中华书局,1987年,第91页。《宋高僧传》卷七,中华书局,1987年,第152页。《宋高僧传》卷七,中华书局,1987年,第153页。闾丘胤:《寒山诗原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1页。《全唐诗》卷八〇六《寒山》,中华书局,1960年,第9063、9084、9101、9070、9074、9086页。《宋高僧传》卷十九《唐天台山丰干师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483、484页。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四九《释教门·僧》引《传灯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3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84页。《宋高僧传》卷五《唐中岳嵩阳寺一行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91页。《宋高僧传》卷十《唐婺州五洩山灵默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230页。《宋高僧传》卷十四《唐京兆西明寺道宣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327页。《辞海·苦行》,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1297页。《宋高僧传》卷十九,中华书局,1987年,第485页。

责任编辑:王轲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Stories of Hanshan and Shide

Ren Chongyue

Abstract:Hanshan and Shide lived in Tang Dynasty and they once stayed in Hanshan Temple in Suzhou. There are a lot of controversies about their living in the beginning or the middle period of Tang Dynasty. They actually lived in the middle period of Ta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ir needs and life. Although both of them were called monks, as a matter of fact, they had not been formally ordained. They were only Buddhism followers.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real names and places of their born haven′t been found. But we know Hanshan born in Shaanxi province by the inference of his poetry and as for Shide we don′t know where he came from.From poems of Hanshan and Shide, we can find many portraitures of their seclusion life,and all of them are not Buddhist′s chant or hymn.

Key words:Hanshan; Shide; Hanshan Temple

猜你喜欢

寒山寺寒山
寒山寺:一个诗里的地方
寒山化育一身诗
Poet’s Peak
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寒山与寒山诗
书法作品欣赏
过寒山寺
丁酉春日重过寒山寺三首
鹦鹉宅西国
游苏州寒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