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生物学史组织探究性学习的案例及反思

2016-07-04王岚

中学生物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科学史探究性学习反思

王岚

摘 要 以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教学为例,介绍如何利用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组织探究性学习,并结合案例对科学史教学和探究性学习进行反思。

关键词 科学史 探究性学习 案例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06 - 0029 - 03

1 教学案例: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教学中组织探究活动

本案例的科学史背景:艾弗里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但由于该实验DNA提取不纯,无法将DNA和蛋白质完全区分开,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教师提出问题:为了判断蛋白质和DNA哪种是遗传物质,应如何进一步进行探究?

“想办法将蛋白质和DNA真正区分开,分别观察蛋白质和DNA的作用。”学生很快作出了回答。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要求学生以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实验。

教师提供背景知识:T2噬菌体的化学组分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将自身遗传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并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从而进行增殖;之后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每6名学生组成1个学习小组,各小组分组讨论实验方案。通过讨论,各组分别找到突破口,纷纷发表意见。

有一学习小组提出: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将自身遗传物质注入细菌体内,那我们关键要搞清楚注入细菌体内的是蛋白质还是DNA。

还有一个小组提出:生物课上,我们探讨过遗传物质的特征,其中有一条是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我们可以研究子代噬菌体“继承”了亲代噬菌体的什么物质。

教师表扬这两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并让他们各插上一面象征胜利的“探索旗”。

教师:这两种思路都非常好!那么,我们兵分两路,开始探究之旅。临行时,我给大家一个锦囊——里面有一些神奇的工具,例如能跟踪某种生物大分子的“跟踪小人”等。同学们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可以求助于它。好了,开始设计实验吧!

各学习小组继续设计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并挑选了方案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小组进行展示。小组展示后,各小组再继续进行讨论。全班学生集思广益,实验方案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两个小组以及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的小组都获得了探索旗)。

以下是学生设计出的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

拟解决的问题是:当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细菌体内的是蛋白质,还是DNA?

实验设计:利用锦囊里的“跟踪小人”,对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别进行跟踪。用噬菌体感染细菌,待遗传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后,把细菌(内含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和留在细菌外面的噬菌体颗粒分离开。从“跟踪小人”发出的信号,就可以知道DNA和蛋白质哪个在细菌体内哪个在细菌体外。

注入细菌体内的就是遗传物质;留在细菌外的则不是遗传物质。

[方案B]

拟解决的问题是:子代T2噬菌体“继承”了亲代噬菌体的什么物质?

实验设计:利用锦囊中的“跟踪小人”,对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别进行跟踪。待细菌裂解后,观察子代噬菌体是否含有亲代的蛋白质或DNA。

如果子代噬菌体含有亲代蛋白质,则说明蛋白质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那么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反之则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同理,通过辨别子代噬菌体是否含有亲代DNA,判断DNA是不是遗传物质。

教师对这两个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继续提出问题:同学们借用的“跟踪小人”,其神奇之处在于能把DNA和蛋白质区分开来,分别跟踪。我们怎样从现实中找到这样的工具呢?

教师提供继续探究的背景知识:对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的分析表明,硫元素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几乎所有的磷元素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各学习小组立刻展开了讨论。很快,有一个学习小组表示他们获得了重大发现:上学期学过的“同位素标记法”能实现“跟踪小人”的功能。分别用P和S的同位素作示踪元素,可以实现对DNA和蛋白质的分别标记,并可利用其放射性进行追踪。

学生大受启发,积极对上述两个方案进行调整,最先完成的两个小组获得了成果发布权。

以下是学生调整过的实验方案:

[方案A]

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进行侵染实验。待遗传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后,把细菌(内含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和留在细菌外面的噬菌体颗粒分离开来,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检测。

如果在被感染的细菌中检测到放射性,则说明DNA被注入细菌体内,DNA是遗传物质;如果在细菌外的噬菌体颗粒中检测到放射性,则说明DNA不是遗传物质。

同样,再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做同样的侵染实验,检测判断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

[方案B]

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进行侵染实验。待细菌裂解后,对子代噬菌体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检测。

如果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被32P标记的DNA,则说明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DNA是遗传物质。若检测不到,则说明DNA不是遗传物质。

同样,再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做同样的侵染实验,检测判断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

“非常好!”教师对学生能很好地整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感到很满意(这两个小组获得探究旗)。教师继续提问:“这两个方案都提到用磷的同位素和硫的同位素来分别标记噬菌体,如何实现这种标记呢?”

各小组又开始了热烈讨论。不久,有小组找到了合理可行的方法——先制备含有32P的培养基,在其中培养细菌。用普通噬菌体侵染此细菌,获得的子代噬菌体即实现了被磷的同位素标记。同理可获得被硫的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教师赞赏地示意该组插探究旗,并适时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技术与科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教师继续组织讨论,要求学生对两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这个任务比较简单,各小组都踊跃回答。经过前面的几轮发言,小组间已拉开差距。此时教师特地请了一个在此次探究过程中表现相对较弱的组来回答。虽然该小组的答案不够完整,但仍然得到了探究旗。

经过其他小组的补充,学生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观点:两个实验方案的基本思路相同,都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来观察;实验技术、方法也一脉相承。不同点在于探究的切入点不同,方案A在细菌裂解前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检测,分辨被作为遗传物质注入细菌体内的是蛋白质还是DNA;而方案B则抓住了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在细菌裂解后对子代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检测。

教师十分满意学生能够进行细致准确的分析比较,并且告诉学生,他们的设计与科学家不谋而合。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非常想了解科学家的经典实验。他们兴致勃勃地听教师介绍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

“太好了!”学生为自己能与科学家想到一起感到非常自豪。“实验结果呢?”学生急切地想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师介绍了实验结果:

(1) 用32P标记的一组侵染实验主要在被感染的细菌中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用35S标记的实验,则主要是留在细菌外的噬菌体颗粒中能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

(2) 细菌裂解后,在释放出的大量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而不能检出35S标记的蛋白质。

学生若有所思,仔细地思考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

稍后,教师提出问题: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DNA是遗传物质!”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和结论,完成表1。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个经典实验能够成功的原因进行小结。

学生由衷赞叹科学家选取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高明之处,实验设计严谨巧妙,离心分离和同位素标记等技术为实验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并且认识到科学家必然经历了艰辛漫长的探索过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探究实际上是简化了的模拟活动,可以说,学生的探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

最后,各组汇报战果——探索旗的数目。在学生们的掌声和欢笑声中,本次探究之旅圆满结束。

2 反思

2.1 充分运用科学史组织探究性学习

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探究史,正如美国科学史家萨顿所说:“一部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工具史,这些工具,无论有形或无形,都是由一系列人物创造出来,以解决他们遇到的某些问题,每种工具和方法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家的探究活动与方法,是理解科学探究、掌握科学方法的良好范例。教师利用生物学史组织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亲历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科学史组织探究性学习。

2.2 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有生命力的课堂是生成性的课堂。在生成性的课堂上,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倾听真实的声音,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是把学生直接引向“标准答案”。在本案例中,学生设计的方案多种多样,各有特点。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对各种方案进行单独点评,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方案交给全体学生共同研讨改进。

2.3 合理调控探究的难度

探究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应通过认真分析、精心设计,使这些要求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应控制好问题的难度和梯度,适时启发引导学生,确保探究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否则,探究容易沦为漫无目的的讨论和盲目的摸索。例如,本案例中教师先提供“锦囊”,再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实验技术,意在把实验设计与寻找技术支撑两个任务分开,逐一解决,从而降低探究难度。“锦囊”的设计是为特定的教学对象量身定做的,如果换成思维能力更强的学生,则可略去此环节,增大思维跨度,以适应学生的内在需求。

2.4 重视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的评价──不仅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要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本案例中,学生郑重其事地画下的“探索旗”是脑力劳动的见证、良好表现的奖励和竞争优胜的标志,是教师的肯定,更是自我的肯定。在“探索旗”的激励下,学生兴趣更浓、热情更高、信心更强,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探究活动的参与度,提升了教学效果。另外,“探索旗”传递给学生“努力就有奖励,奖励来自努力”的感受,促使学生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归因倾向。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品质,对他们的长远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

[3] 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科学史探究性学习反思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