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016-07-04吕偲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和谐社会培养

摘 要:大学生责任感是指大学生主体对自己所处的国家、社会现状进行的客观的认知与判断,做出利于社会总体利益的价值选择的情感态度。通过对和谐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取向,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和师范类大学生对利他的社会责任感等现状所进行的客观全面的阐述,发现当代大学生在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存在的问题有:个人自我意识增强,忽视社会责任的承担;公民政治責任感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责任行为践行;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倾向。而学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重视不够,社会负面环境的影响,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存在偏差是其产生的原因有。因此,我们应完善责任教育模式,加大隐性教育力度;营造理性的家庭熏陶氛围;塑造正能量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责任感体系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培养

培育和健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既是大学生个体作为社会人的社会价值使然,也是民族、国家责任担当的历史使然。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整体上是向好的,对国家政治、民族事业、利他责任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但由于高效隐形教育的缺失、家庭理性氛围不浓、社会负面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当下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着重己利轻他利、重权利轻义务、重思想轻行动的社会责任感的践行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概述

“社会责任感作为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义务及使命的态度。”大学生责任感是指大学生主体对自己所处的国家、社会现状进行的客观的认知与判断,做出利于社会总体利益的价值选择的情感态度。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1.个人自我意识增强,忽视社会责任的承担。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由于我们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经济机制和市场准入经济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个体在进行利益追求的过程中,个体利益追求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会被无限放大,造成大学生群体过于功利化,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追求自我价值。过度功利的社会环境必然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会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大多数大学生虽然都已经为成年人了,但大学的校园环境相对单纯简单,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价值观仍还处于构建阶段,功利社会的环境难免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因此,部分大学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面前通常表现为首先满足个人的私利,缺乏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公民政治责任感淡薄。和谐背景下当代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自觉的遵守传统的道德伦理规则,譬如大部分大学生能自觉维护公共财产,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举止相对规范,能主动遵守公共秩序等。相比于良好的社会公德心,很多的大学生对自己另一个身份的认知并不深刻,在国家和民族政治的参与度上忽视了自己作为公民身份的政治权利义务。没有充分享有投票选举权,政治知情权等现象屡见不鲜。说明当代大学生受长期集权政治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公民的民主意识还很淡薄。

3.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责任行为践行。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意识,他们在理论上对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大学校园生活的局限性,他们缺乏与社会的沟通,缺乏表达个体意志的机会,致使他们的社会责任大多停留在思想层面,没有真正将社会责任意识付诸实践。真正的社会责任感是思想意识与实际行动的有机结合,但当代大学生在这个层面的理解显然是有所欠缺的。譬如很多大学生能够意识到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伦理准则,但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面临利益抉择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往往首先考虑私利而不是公利。

4.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倾向。市场经济环境给国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机会和竞争欲望,它在激励人们从事创新、创造活动的同时,也在驱使着人们巨大的利益追逐,加之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期和改革期,市场经济所呈现出的功利化特征,让入世未深的大学生们表现出了令人担忧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很多大学生奉行投机主义,将入党等活动看作是获得政治前途的跳板,严重背离了入党的正确含义。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重视不够。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技能学习和思维境界养成的基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大学对他们的培育是分不开的。但纵观中国大学的现状,无论是从课程的设置,还是从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来看,都存在着过度专业化、过度追求技能培育的问题。

2.社会负面环境的影响。在我国经济体制尚未健全的市场体制下,市场的竞争机制与准入机制是极度缺乏约束性和规范性,因此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缺陷表现得更加明显。加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人认为只要有钱就是成功,与社会奉献等社会价值没有什么关系,导致了很多产生大学生的信念理想不坚定、政治追求迷茫以及奋斗意志薄弱的悲观情绪。

3.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存在偏差。大学生读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偏差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受到了大学校园生活自身的客观局限性的影响。 我国具有开放办学理念的大学还很少,学校过分强调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真正与社会接触和沟通的机会非常少;其次是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健全,他们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缺乏理性客观的判断分析,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热点事件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知;最后是,当代的大学生对责任与担当的认知存在偏差,尚未真正理解国家发展、民族繁荣与个体发展存在的必然联系,从而导致了社会责任感更加薄弱。

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对策

1.完善责任教育模式,加大隐性教育力度。所谓的隐形教育,它是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教育方式来说的,灵活的课程设置,灵活的授课方式,灵活的教育内容,丰富的生活内容是大学隐形教育的基本特征,生活教育和道德思想教育是隐形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教育理念。大学的隐形教育应当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大学生更多的体验承担社会责任感的情感体验和经历体验。

2.营造理性的家庭熏陶氛围。家庭是每个人学习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努力营造理性的家庭教育氛围,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作为每个大学生成长的起点,他们的智力发育、人格建立都与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分不开。但当下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为90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来自父母亲人的万般疼爱,他们在走入社会中时,生活自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等弱点逐渐显露,他们难免会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另一方面,当代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还在延续,他们过分专注于孩子的应试能力培养,而忽视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3.塑造正能量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与个人责任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推崇公平、彰显正义的社会提升人们的社会认同度,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会相应的提升;而一个追逐名利、金钱至上、缺乏诚信的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消极的负面效应。从社会正能量氛围的营造这个维度来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他需要全社会每个人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做一个有社会温度的人,多去关心别人,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那样我们的社会就是充满正能量,那么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的社会环境也将是充满正能量的。

参考文献:

[1]李小林.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策探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23-25.

[2]马新民.当前我国公民社会责任现状及其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3,17: [306].

[3]谭成才. 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6).

作者简介:吕偲(1963—),女,汉族,云南会泽人,曲靖师范学院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和谐社会培养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