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2016-07-04魏培梅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新郑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文/魏培梅(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河南·新郑)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文/魏培梅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新郑)

[提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为中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带来新的机遇。对外直接投资的对象主要是第三产业,尤其是建筑、批发和零售等行业。虽然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但当前还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同时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开始蓬勃发展。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另外,对外直接投资还主要集中于避税港。并购作为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发展很快。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投资行业;投资主体;投资方式

收录日期:2016年4月19日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经济建设应该打开国内外两个市场,从此拉开了我国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序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质的飞跃。2001年,我国正式把“走出去”列入“十五”年计划纲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中国加入WTO成为催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事业进入了第二个快速增长时期的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逐步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规模逐渐增长。(图1)

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878亿美元,同比增长17.6%,首次成为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借助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后欧美各国希望吸引外来投资等有利条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步伐不断加快。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8,826.4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3.4%,在全球各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较上年前进3位,位居第8位,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地区的6,53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7,350.8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价为1,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值得强调的是,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48亿美元,增长18.2%。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状况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主要是建筑、批发和零售等行业,都是一些能源类和一些竞争力不大的产业。如2003年,中国对外投资的行业只有8个,在矿产方面就占到了近半壁江山的48.4%,而在制造和批发零售方面分别只占到了两成和一成。(表1)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境外投资项目时认识到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只注重贸易加工制造业、小型加工业等加工零售的产业,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技术创新,境外投资的方向和重点与国内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近几年,除了传统行业之外,投资行业开始涉及到了科学研究、服务、房地产、餐饮、酒店、汽车等。尤其是我国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领先水平,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也成为我国相关企业投资的一个方向。

2015年,我国对三个产业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最大,高达82.5%。其中金融业占投资比例达到140.6亿美元,占比为25.3%,房地产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90.6亿美元,占比为7.67%。其次是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等行业都占据较大比例,如采矿业占比为9.19%,最少的是第一产业,投资金额仅为20.5亿美元,占比为1.74%。

图1 2002~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流量(单位:亿美元)

图2 2015年我国对各地区直接投资分布图

三、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状况

按照性质和所有制形式划分,可以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等组织形式。

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呈现的状态还是比较集中的,大体上是由国有企业所主导的。但是,近些年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国有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已经过去。相对应的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比重不断升高,说明其代表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

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占比为66.3%,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别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占比分别为23.5%、6.2%。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对外直接投资行列当中,但是受到自身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未形成较强的竞争实力。另外,我国直接对外投资主体一般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如广东、上海、浙江等。

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分布

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亚洲和拉丁美洲,而且我国也在稳步地提高对这两个地区的投资力度。如2015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投资比例高达65%和15%,而且往亚洲投资的趋势还呈现迅猛增长的状态。非洲、大洋洲是我国区位选择相对较少的地区,均占比为3%,尤其是非洲地区,我国主要采取资金、物品援助,直接投资相对较少,主要是该地区经济总量较小,缺少成熟投资市场,难以在短时间内挖掘出其中的潜力。(图2)

表1 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含银行、证券、保险)及其增长速度

表2 2010~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购情况

没有对欧美发达国家加大投资力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发达国家对投资的严格规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投资的难度。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主要为我国的香港地区、美国、新加坡、荷兰、澳大利亚、老挝和巴西等国家,其中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俄罗斯和泰国等国家。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亚洲投资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上对我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空间还有很大的上升潜力。

另外,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主要集中于避税港。根据商务部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54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有13个,分别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荷兰、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卢森堡、老挝、印度尼西亚、加拿大和巴西。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达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占总额的12.6%,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尼、俄罗斯和泰国等。

五、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有两种,即新建投资和并购。新建投资需要很大的资金,还需要企业拥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对东道国的环境随机应变。当前,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发展也很快。

有强大的资金保障和丰富的企业运营管理经验的公司可以将新建投资选择在发达国家,但是仍然有很大风险。投资发展中国家的优势:第一,东道国竞争对手相对较弱,我国企业在技术以及资金方面都会有一定的优势;第二,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场地,人力资本等资金投入都会少很多,减少了投资金额;第三,发展中国家对产品附加价值相对于发达国家消费者没有那么高,我国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份额。在发达国家投资则更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型转变,因为发达国家好的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技术都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学习,但是风险也很高。投资在发展中国家所需资金少,相应产出也不会很大,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选择。

对外直接投资中,除了新建投资这种方式外,我国企业采用并购方式发展迅猛。跨国并购收益从2005年到2013年增长了464亿美元,尤其在2005~2008年的发展最为迅速,这几年从65亿美元增长到300亿美元。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威胁下,我国跨国收购金额不减反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2015年,我国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吸引了对外投资总额为598亿美元,占全年的69.4%。近些年来,比较典型的案例是TCL斥资820万欧元并购了德国施耐德公司,这次收购不仅绕开了欧盟对我国彩电的贸易壁垒还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广大的销售渠道,这次收购时TCL进军欧洲市场非常重要的一次并购。2007年,河南商人庞玉良出资10亿美元买下德国帕西姆国际机场,有效地规避了贸易壁垒,是非常经典的一次物流行业的并购案例。(表2)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红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永钦,杜巨澜,王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制度、税负和资源禀赋[J].经济研究,2014.

[3]神克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渤海大学,2015.

基金项目: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教政法2014330)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N素的实证研究
OFDI对中国就业影响的产业异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