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2016-07-01黄洪广

求知导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圆锥圆柱体积

黄洪广

摘 要:随着新课标实施后教改步伐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其中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课堂” 和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使我们深受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目前,大部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依旧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被动听课,接受“满堂灌”。课外,老师辛苦地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订正错题,学生仍然错误百出。于是就形成了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尴尬局面。怎样才能做到“提效”与“减负”的有机统一,这是小学一线数学教师在教学教研中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1.转变教学观念,创建好学课堂

其实传统课堂的低效责任不全在教师,而是课堂观念陈旧。因为教师的“课堂观念”决定着教育形式和方向,有什么样的观念便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便有什么样的教育。目前仍有许多老师无法摆脱课堂教学的桎梏,无法做到将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学生依旧处于从属地位。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应从转变传统课堂观念入手,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从而创建一个开放性和动态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学得愉快。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激励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健全,想象力能自由自在地放飞。

2.设计大问题,促进自主探究

一节课中,设计好提问方式是课堂的灵魂。可是平时的课堂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的提问如连珠炮似的射向学生,问题的量多而散,导致教师完全掌控着课堂,学生不能主动静下心来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效果当然不佳。而要把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抓住数学知识的关键,尽可能设计容量大、定位准的两三个“大问题”,以达到以“导问”促“疑问”的目的,实现以“师本”到“生本”的转变。

3.物化数学课,变讲述为操作

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我们数学教师的活动应减少到最低限度,要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要物化数学课,把教师讲述变为学生操作。课堂中鼓励人人动手,人人操作,自己通过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的活动去发现规律。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但能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同时也是教师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的最好途径。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有这样一个案例:执教者打破了以前只由老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得出结论的做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第一次,要求小组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后,又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去,让学生初步了解“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真实体验;第二次,让学生小心翼翼地用圆锥装好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之中,直至三次倒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的真实体验;第三次,要求学生自由选择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结果,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变形为长方体后进行比较计算,获得验证;有的学生则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可以说,在这几番“物化”的操作活动中,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数学内容也不再那么空洞。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课堂中生命力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感到新的成长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其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生本教育”和“大问题课堂”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正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课堂,处理好以上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黄爱华与智慧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周继东.生本教育理论基本观点的探索和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6).

猜你喜欢

圆锥圆柱体积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学包圆锥粽
谈拟柱体的体积
谁的体积大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