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性教学的策略:知识结构的解构
——以《分数的意义》单元复习课的教学为例

2016-06-30许保明

名师在线 2016年3期
关键词:分数的意义公因数知识结构

许保明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烈军属子弟小学,安徽亳州 236800)

“教师所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设置的一切教学环节,实施的一切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1]基于教学中教师对知识之间联系的忽视,以及对学生能力发展的综合性的肢解现状,专家、学者们提出了整体性教学的教学方法。

采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利于教师组织实施整体性教学,能够帮助教师“从知识体系的整体出发,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将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形成‘块’”。[2]同时,采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学习素养,提高其学习能力。

在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化、条理化地掌握数学知识方面,整体性教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怎样的策略顺利实施整体性教学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知识结构的解构。

所谓知识结构的解构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整体性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为纽带,通过知识系统化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整体化”、“系统化”,从而形成知识网络,进而以知识结构的角度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进行整体性教学。下面以北师大第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分数的意义》单元复习课的教学为例加以探讨。

一、应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组织实施整体性教学的步骤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采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进行整体性教学呢?它的实施步骤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一节单元复习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

出示复习题:

4÷5填小数

习题要求:

1.填一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说一说。交流思考、计算过程。

师:括号里可以分别填上哪些数?请同学们写出来。

生:

师: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交流、探讨。

生1:4÷5=0.8,所以最后一个括号里填“0.8”;由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我们可以知道再根据分数的基

生2:我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把题目里的三个分数全都改写成除法算式,也就是把复习题改写成4÷5=8÷( )=( )÷40=20÷( ),再用商不变的规律求出括号里的数的。

师:很好。同学们运用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求出这道题目的答案。通过寻找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常用的策略(方法)之一。本单元中,还有哪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本单元新学习的约分和通分都要用到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对。我们来看看这些知识的联系。

出示课件:

图1 分数的基本性质(1)

师: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作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分成几句话?

生: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分成两句话,分别是“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和“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约分和通分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着怎样的联系?

生:约分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的“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句话进行的,而通分则是应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哦,我明白了。约分是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中“除法”的这句话,而通分要用到“乘法”这句话。

出示课件:

图2 分数的基本性质(2)

师:约分和通分还与本单元的哪些知识有联系?

生:约分要用到本单元的“找最大公因数”这节课的知识,通分与“找最小公倍数”这节课的内容有联系。

出示课件:

图3 约分

图4 通分

师:我们还学习了本单元的哪些知识?你能画出本单元的“知识树”吗?请你画一画。

生: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分数的含义、分数单位、分数的分类、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等知识。

出示课件:

图5 课件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单元复习课教学中,笔者并未让学生按部就班地从前往后复习,即由本单元第一节课开始一节一节地复习,而是采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实施整体性教学,突出本单元的重点,着重解决难点,寻找相关联的知识,沟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各章节的知识环环相扣,帮助学生将分散在各章节的知识点整理成知识体系。

在整体性教学的背景下,笔者从知识结构解构的角度组织学生复习本单元的知识,首先通过复习题引导学生找出解题依据,寻找到解决某一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中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相关联的知识,这样层层推进,引出约分、通分、找最大公因数、找最小公倍数等各章节的知识,沟通了本单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促使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采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于实施整体性教学的意义

课堂教学中,运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实施整体性教学具有如下两方面的意义。

1.知识结构解构对教师进行整体性教学的意义

(1)知识结构解构有利于教师在整体性教学的背景下解读教材、分析学情

①知识结构解构有利于教师解读教材

首先,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有利于教师了解单元知识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分数的意义》的单元分析中,教师有意识地从知识结构解构的角度梳理教材对本单元各章节知识内容的编排,由部分到整体地把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并透彻地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进而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单元知识编排的地位和作用。

《分数的意义》这一单元知识在知识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的重要地位。《分数的意义》的知识前承北师大第四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下起五年级下册的分数四则运算,这一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以及第三单元《分数乘法》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在知识的衔接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是学生运用分数四则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不可或缺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分数的意义》这一单元中的《约分》和《通分》这两节知识是学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过程必须应用通分的知识,而最后又需要运用约分的知识使计算结果简约化、合理化——即有些计算结果可以约分成最简分数。分数的乘除法同样需要运用约分的知识对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化简。

其次,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有利于教师从部分到整体地掌握《分数的意义》这一单元的知识脉络,并有利于教师把握某一知识在本单元内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能够使教师清晰地掌握各章节知识编排的先后顺序、联系和意义。

在《分数的意义》这一单元中,《约分》被编排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找最大公因数》两章节教学内容之后,《通分》则紧挨着《找最小公倍数》这节知识内容之后。教材这样编排《分数的基本性质》《找最大公因数》《约分》《找最小公倍数》《通分》等章节教学内容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运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可以深刻领悟教材如此编排的意图。

②知识结构解构有利于教师分析学情

从知识结构解构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具体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通过对《约分》的知识结构的解构,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公因数是学习约分的两种知识基础,寻找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则是进行约分的技能基础,而利用2、3、5的倍数的特征快速找到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就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技巧。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复习和应用《约分》的知识。

总之,恰当运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教师有意识地关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和教材结构,从而较为深入地解读教材。同时,更为教师做出合适的单元教学计划、更合理与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以及编写整体性教学方案夯实了基础。

(2)知识结构解构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合适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俗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主意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中,运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教师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关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其以点带面地将所学知识整理、归类,进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分数的意义》的复习课上,笔者运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具体指导学生复习这一单元的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把相关联的知识整理出来。复习过程中,学生们知道了要解决约分的问题就必须用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公因数的知识,于是,他们将这三种有密切关系的知识归为一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2.知识结构解构对学生整体性教学情景中学习的意义

(1)知识结构解构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运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从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的角度出发,学生通过寻找相关联的知识,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整理归类,把分散在各章节的零散知识点内化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更好地融会贯通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数的意义》的复习课上,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的引导下,学生们的头脑中很自然地会形成解决约分问题的知识体系。当教师出示表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约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图课件时,学生很容易理解,也便于其记忆。教师帮助学生沟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们较为完整地回忆、整理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最后以“知识树”的思维导图形式掌握了本单元整体的知识。

(2)知识结构解构有利于学生形成复习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知识结构解构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其形成自己的复习策略。以某一知识点为基础,学生们有意识地利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复习,将在日常课堂中分散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以使自己从知识的整体性角度掌握所学知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夯实技能基础。

《分数的意义》的复习课上,通过整个复习过程,学生们顺着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脉络找出了相关联的知识,形成了关于约分、通分以及分数的意义等知识的知识串。他们能够亲身体会到利用这种复习策略来整理、复习所学知识是一种效率较高而且很实用的策略。同时,学生们也了解了运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寻找相关联的知识进行复习的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耐心指导,使学生逐渐熟练地掌握这种复习策略,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运用这种策略复习所学知识。

结 语

运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实施整体性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一线教师避免因为对“课程体系结构缺乏认识”而产生的“孤立化、分割式的教学行为与方式”、“未能顾及知识的前后联系”而将“课程内容以一个个‘点状’知识的形式传递给学生”[3]。

运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实施整体性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他们的数学品质和素养,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基础。

综上所述,恰当运用知识结构解构的策略,合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对于整体性教学的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刘利民.统筹兼顾才能“真进步”——浅析整体性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小学数学课外作业设计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3(26):81-81.

[2] 潘淑芬,王卫东.有效教学设计需整体性教学主线[J].小学教学研究,2013(10):49-51.

[3] 饶佩.整体性教学:从“碎片化”到“整体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应然取向[J].福建教育,2015(5):10-13.

猜你喜欢

分数的意义公因数知识结构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最大公因数》教案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约分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
关于最大公因数的一个性质及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