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学互助导学法”构建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

2016-06-29韦晓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成果展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

韦晓桃

【摘 要】 “自学互助导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突破,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应精心编制、合理使用学案,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导学等环节,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自学互助导学法”是初中教学中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手段,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体现了“抓住了学生,也抓住了课堂”的新理念。

我常思考:为什么我们教得如此辛苦,而学生却学得如此狼狈?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那么,如何运用“自学互助导学法”来构建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呢?从2013年来,我校本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不断尝试课堂教学改革,对“自学互助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与实践,取得一些成效。

一、精心设计“学案”,主动求取新知

以往在上课之前教师也布置学生预习,但仅限于布置学生了解课文作者,时代背景,文章大意等基础知识层面,学生在预习时缺乏对文章的深层思考。所以老师必须精心设计“学案”,不仅指导学生预习方法,还要科学合理地设置适量的探究性问题,明确本课知识在书中的地位,一节课要完成什么内容,每个环节用多少时间要事先规划好,要有针对性,保证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减少随意性。老师想办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载体,提供材料,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是什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在上课之前就积极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例如:我在上《黄河,母亲河》这课综合性学习之前,我让学生查找一些有关“黄河”的古诗词、俗语、以及让学生写保护母亲河的公益广告词等,让学生写在学案上,了解古人对黄河的理解,然后要学生按学习小组展示所收集的成果,学生非常积极热情,说出很多诗句、俗语、故事等,例如: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俗语:“不到黄河心不死”、“跳进黄河洗不清”;公益广告词:“不让母亲河流泪。(拯救黄河,从我做起。)”等。这样做需要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独立地思考、加工、整理相关信息,而这些准备工作如果仅仅利用上课时间是远远达不到理想效果的。

课前精心准备“学案”是上好一节课的良好开端,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只作导引工作,决不可越俎代庖。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养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营造合作氛围,引导自主探究

为了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老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精心设计导案,课堂上需处理的重难点问题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自学互助导学法”要求学生合作探讨学习,老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学生却要敢讲、多讲。因为探究的过程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

例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问题:请同学用细腻的语言描绘春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但是讨论的气氛并不热烈。有的学生甚至茫然不知所措。我马上意识到自己对教材了如指掌,可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课文,不可能达到我预想的高度,必须将问题具体化。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问:“《春》一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每一种景物就是一幅画面,这一问题学生立刻就能领会,也许是思考和讨论有了明确的方向,讨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各组能紧扣课本进行讨论,很快得出答案,分别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学生展示的讨论结果质量非常高。见此情景,我又把刚才提出的问题拉回来,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景物描述细致些。现在再讨论就显得容易多了。这样尽管教学环节不够完美,但他们通过一步步探讨循序渐进,最终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这比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要好得多。

自主发展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探究的课堂,要点燃学生的智慧,作为驾驭课堂的教师就更应该有一个智慧的头脑,懂得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三、成果展示点评,分数激励上进

历年来,我校领导很重视课堂教学,经常深入班级听课,近几年来,带我们走出去听课,我们分别去了平塘二中,独山县城关镇中学、都匀大剧院等地方听课,三都县教育局还专门组织老师到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经验,还请来了江苏省的老师到三都县进行高效课堂培训,我们还借鉴了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江苏洋思中学先进的教学模式,并用这些经验来打造自己的课堂。在校内还开展公开课评比,对每一位上公开课的教师量化评分,每学期评出2-4名分别奖励。所以每位老师上公开课的激情比较高。在这样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下,自己也“逼上梁山”。开始觉得很累,后来习惯了,也就觉得轻松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也不难,我以杜郎口中学的合作探究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为蓝本,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改革。在班上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并命名为奇思妙想组、希望腾飞组、快乐无限组等,每组有八个人,各有一名小组长,采用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模式,出示课堂目标以及探究的问题,发放导学案,每人一张,这样既简单又方便。小组按导学案的问题提示,探究好以后,有时叫组长选派代表回答,有时任意抽组内号数,有时学生抢答,回答好的评“最佳创意奖”或“最佳表现奖”,加学习小组2—3分,期末按积分评出优秀学习小组进行奖励,第一名上交学校表彰。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较为高涨。有时课堂上突然抽学生的号数,让其回答问题,回答不上来的扣学习小组的分。有时候组与组之间互相提问题,有意叫另一组回答,回答好的加学习小组的分,不回答的扣掉相应的分数。采用分数激励的方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校语文统考成绩居全县乡镇中学前列。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出发,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探索一定会深化下去。而“自学互助导学法”要求老师做到引导学生但不牵着学生“鼻子”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启发诱导学生但不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教师从主角变配角,学生从被动听讲变成主动探究。师生从沉睡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带着渴望,带着激情,带着快乐去教学,实现了真实的自我,生命更加激扬。从而构建学生自主发展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成果展示学案导学合作探究
扎实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