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影响

2016-06-28乔宋璇卓道勤张丹阳李雅彬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湖北襄阳441000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1期
关键词:感染性清除率乳酸

乔宋璇 卓道勤 张丹阳 李雅彬(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湖北 襄阳 441000)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影响

乔宋璇卓道勤张丹阳李雅彬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湖北襄阳441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机体的组织灌注、全身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照《2008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6 h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方案加24 h集束化治疗方案。参附组在EGDT方案开始时同时给予参附注射液50 mL在10 min内静推完毕,然后给予参附注射液以4 mL/h速度持续泵入24 h。比较两组用药前、用药后3 h、6 h、12 h、24 h各个时间点的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混合静脉氧饱和度(SvO2)、乳酸清除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用药3 h后两组ScvO2、SvO2、Lac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6 h、12 h时间点参附组ScvO2、SvO2升高更明显,Lac清除率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后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能更早、更显著地改善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的氧代谢,增加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早期微循环氧代谢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亦称脓毒性休克,是严重感染的并发症。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机体出现应激反应,特征是心排量(CO)明显增高,外周循环阻力(SVR)下降,末梢动静脉血氧差降低,血清乳酸(Lac)浓度升高且与预后相关。参附注射液中医用于治疗阳气暴脱之厥脱证。其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参皂苷和乌头碱类生物碱。本研究通过肺动脉漂浮导管置入测定不同时间点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混合静脉氧饱和度(SvO2)和测定乳酸计算乳酸清除率,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微循环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取处于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诊断标准按照《2008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执行,所选病例需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排除标准:用药期间对药物过敏者;Swan-Ganz导管置入失败者;有手术指征者;有免疫系统疾病或近期内服用免疫调节剂者;合并有其他慢性脏器功能不全者;年龄<18岁或>85岁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受试者在研究期间发生其他疾病或休克加重进展至中晚期,不能按照本方案继续治疗者。

1.2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3月至2014年5 月ICU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1.24±6.71)岁。对照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0.94±7.1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按照《2008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6 h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方案加24 h集束化治疗方案,包括吸氧、早期液体复苏、抗感染、保护胃黏膜、维持内环境平衡治疗。参附注射液组按照上述指南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一开始即给予参附注射液50 mL在10 min内静推完毕,然后给予参附注射液以4 mL/h速度持续泵入24 h。所有病例均征得家属同意后在治疗前即成功置入肺动脉漂浮导管,在入组时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乳酸、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混合静脉氧饱和度(SvO2);两组病例均查治疗后3 h、6 h、12 h、24 h的ScvO2、SvO2和乳酸并计算乳酸清除率。肺动脉漂浮导管为爱德华公司提供,监护仪为通用公司。治疗中共有5例患者因病情加重出现血压下降,休克进展终止研究。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各时间点ScvO2、SvO2值的比较见表1。治疗3 h后两组ScvO2、SvO2值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 h参附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24 h后两组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ScvO2、SvO2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ScvO2、SvO2比较

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下同。

组别 时间 ScvO2 SvO2参附组 3 h 63.24±20.25 67.89±21.13 (n=28) 6 h 73.99±19.32△ 76.32±23.29△12 h 75.28±19.63△ 77.32±20.22△24 h 76.01±21.36 77.45±23.14对照组 3 h 61.43±17.23 62.39±18.55 (n=27) 6 h 67.82±18.36 64.94±19.34 12 h 68.32±17.68 65.74±19.74 24 h 70.35±20.39 67.82±19.62

2.2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乳酸清除率的比较见表2。治疗前该值均升高,治疗3 h后两组乳酸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12 h两组乳酸值均下降,计算乳酸清除率,参附组较对照组乳酸清除率更高(P<0.05);24 h后两组该值均正常,两组差异无统计学(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血乳酸清除率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血乳酸清除率比较

组别 12 h 24 h参附组 36.41±12.03△36.88±14.56对照组 28.36±16.28 32.23±13.86 n 28 27 3 h 6 h 33.53±14.37 34.23±10.24△25.34±14.29 26.23±15.32

2.3安全性观察治疗前后全部病例均检查血、尿、粪便常规和心、肝、肾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期间,全部病例未见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症状,用药前后心、肝、肾功能及血、尿、粪便常规无明显变化,表明本药无明显毒副作用。

3 讨论

感染性休克发病率、死亡率高,且住院费用昂贵。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年感染性休克的发病率仍有升高趋势,ICU病房约60%的死亡由感染性休克所致[1]。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微循环障碍学说为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传统认为感染性休克是继发于严重感染后的低血压,目前的观念正在迅速改变。实际上在细胞水平上的变化,要比临床发生低血压早得多[2]。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患者血压还没有明显下降,但此时血流动力学已呈高排低阻型改变,患者外周循环阻力显著升高,微循环收缩,组织灌注不足,呈缺血缺氧表现导致乳酸升高,此时若尽早干预对疾病的发展及转归有着积极作用。

传统的中医学并没有提出“感染性休克”这一概念。因其临床表现的特点,大多数学者将其归为“厥脱”的范畴。中医针对及病机及转归治宜“回阳救逆、益气养阴扶正”,若病情加重,则注意开闭与固脱并重[3]。参附注射液源于《校注妇人良方》卷九的参附汤,为红参、黑附片提取物的制剂,有效活性物为人参总皂苷和乌头类生物碱,二者有类似β受体激动剂样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其有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氧供应的作用[4]。本研究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在休克早期及时联用参附注射液,通过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观察发现,虽然对照组和参附组经24 h治疗后感染性休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西医联用参附注射液6 h以后患者的ScvO2、SvO2值有明显的升高,乳酸清除率更高更及时,比单纯西医治疗更显著,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可能机制是参附注射液提高了细胞的携氧能力,同时对组织微循环血管的舒张作用,提高了组织微循环的氧供,同时增加了微循环的血液流速,能更快更有效地清除乳酸,从而更快地纠正休克,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感染性休克早期,西医集束化治疗联用参附注射液,可以更及时更有效地改善微循环障碍,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何征宇,皋源,王祥瑞,等.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在感染性休克中应用的临床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 (1):14-16.

[2]Break D,Karyampudi S,Jacques TS,et al.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a long-term rodent model of sepsis and organ failure[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04,286 (3):491-497.

[3]金妙文,周仲瑛,张世玮,等.理气活血开闭固脱法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0):589.

[4]徐军,楼洪刚,楼宜嘉,等.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10):87.

中图分类号:R6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45X(2016)01-0135-02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6.01.045

收稿日期(2015-06-14)

猜你喜欢

感染性清除率乳酸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77》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