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2016-06-23姜翠玲朱立琴程嫣嫣

水资源保护 2016年2期
关键词:水文化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

姜翠玲,严 伟,朱立琴,徐 慧,程嫣嫣

(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2.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3.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1100)

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姜翠玲1,严伟1,朱立琴2,3,徐慧1,程嫣嫣1

(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 南京210098;2.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211100;3.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211100)

摘要:在阐述水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将水文化表现形态划分为物质形态、制度形态以及精神形态,简要分析其特征与内涵,着重探讨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嵌入方式。以芦江河文化建设为例,从挖掘、继承和弘扬传统水文化,提炼传统治水、用水理念,加强水生态文化建设,建设水文化示范点4个方面入手,探讨芦江河流域水文化嵌入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实践。

关键词:水文化;生态文明;水资源规划;水资源管理;芦江河

1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到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党和国家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这些政策方针深刻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在生态系统中,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脉、生产之要、生态之基[1-2]。面对复杂多样的水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不仅需要发挥经济、行政、法制和科技的手段,更需要发挥水文化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导向、规范、调控、凝聚和驱动作用,因此将水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嵌合、深度融合,不断普及和形成科学的生态文化理念和生态文明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水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从学术研究的系统性、深入性和现实需要的迫切性、针对性来看。从现有研究成果看,水文化的研究大多还是围绕水文化的基本理论、发展规律、建设路径等一般意义上的研究甚多,缺少深度和新意,缺乏直面社会问题和人文关怀,而且水文化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已有研究成果显示,水文化研究与水生态环境修复有较好的结合。但从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角度来看,水文化研究才刚刚起步。如何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水安全、水危机、节水等角度将水文化有机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纳入生态治理体系,更好发挥水文化研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生态文明建设为水文化研究提供了新契机,开辟了新视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理念要先行。水文化建设着眼于提升人水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自觉力,使科学用水、爱水、节水、保护生态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引导、约束和激励等作用。正如众多学者所言,“建设好了水文化,就拥有了与水之间的良性关系,就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推动”,“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构建水文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为拓展水文化研究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为水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笔者以水文化建设的主体结构分析为起点,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突出精神、物质、制度3种类型水文化的特点和作用,以芦江河为例,着重探讨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揭示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途径,为水文化与生态文明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促进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和保障。

2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人类的无序发展给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而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是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水文化作为人与水之间的文化,本身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水文化的良性发展亦建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之上[3-4]。把握文化、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加深理解社会与生态系统、提高创造力和适应能力的抓手。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以及与此相关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应建立在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关系上。水文化按照其表现形态大致可分为3类:物质形态的水文化、制度形态的水文化以及精神形态的水文化。各个形态的水文化各有其独有的特征和作用,如何将这些形态各异的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是有待研究的课题。物质形态的水文化是水文化的表层,是承载精神文化的基础,是展示精神文化、提升水利形象的物质条件和有效载体。保护水文化遗产、学习水历史,弘扬和继承传统水文化,是推动水文化发展,使得水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的有效途径。精神形态的水文化是水文化的核心,是人们在长期的水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积淀,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研究传统水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总结现有水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水价值观,指导和影响人们涉水的行为,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自觉力,进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软实力。任何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是文化的内在反映,只有建立了一整套完善规范的制度,才能提高组织的协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制度形态的水文化强调水文化对水利行业制度的建设、执行和监督考核等方面的影响,是水文化建设的制度要求与规范,也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重要内容[5-6]。

笔者认为,把握好物质形态的水文化、制度形态的水文化以及精神形态的水文化这三者的特征与内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实践探讨

3.1研究区概况

图1 研究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芦江河流域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部柴桥街道境内,东面临海,南靠群山,河流众多,丘陵与小山平原相间,总面积65.2 km2,地理位置见图1。芦江河是柴桥街道的“母亲河”,流域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沛,环境良好,资源丰富,景观优势突出,尤其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水文化源远流长。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流域逐渐出现了水系不畅、水质变差、水生态退化、水文化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发展芦江河流域的水文化,挖掘传统水文化,弘扬现代水文化,将其建设成为宁波北仑区生态文明的典范和水生态文化展示带。

3.2芦江河流域的实践

将水文化有机嵌入芦江河的生态文明建设,无疑为芦江河的生态文明建设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同时,水文化的发展也因此受益颇多。水文化嵌入芦江河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结合当地人文历史积淀形成的水文化与现代审美情趣,尽可能保护与恢复流域原生态风貌,保持与完善“乡居野趣”特色,发扬与挖掘水乡文化、农耕文化、水利文化,恢复和彰显柴桥古镇“小宁波”的雅号,重现柴桥古镇历史繁华景象。同时,充分利用柴桥悠久的治水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古迹,赋予水景观以水文化内涵,发挥柴桥古镇历史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文化创新,打造特色文化,展现“一江秀水,两脉文化,八座桥魂,芦江十景”的独特风貌,做好“二十里芦江,千百年古镇”的文章,尽显“二十里芦江秀景,千百年古镇风韵”。

3.2.1挖掘、继承和弘扬传统水文化

3.2.1.1保护水文化物质遗产

我国水文化物质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水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7]。

芦江河流域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吸引着先民们在此安家落户,造就了诸多的古镇、古街道、古村落、古民居。芦江河流域上游四合村清代民居群历史悠久,百年古民居底蕴深厚,生动展现了柴桥江南水乡生活和水岸生活。但是古宅保护及开发力度不够,限制了柴桥当地文化的弘扬。为此,要深入挖掘柴桥丰富的文化资源,彰显历史之韵,加快文化建设,传承文化之魂。柴桥水文化底蕴深厚,以柴桥古镇和古村落的历史积淀与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其特有的农耕文化、水乡(村落/古镇)文化为文脉,以“八座桥魂”为基础,注重对传统元素的合理运用,突出柴桥历史文化底蕴,通过临水古村落、古宅民居的修复,争取体现和延续当地的生活习俗风貌。一方面,为适应新时期居住生活要求,在保留街道内具有传统特色并保存较完好的建筑物的前提下,对柴桥河两岸的居民建筑进行统一改建,展现晚清居民古色古香的居住空间;另一方面,在良好的商业现状基础之上,引入茶楼、画廊、客栈、会所等优质文化,不仅给柴桥古镇增添了诱人的人文内涵,亦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芦江河水系穿山入海口有穿山碶,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系王安石在知鄞县建鄞东海塘(后称王公塘或荆堤)时凿通山岩修建的,故又名“通山碶”。碶是浙东地区的特色水利工程,与海塘相配套以分割海河水系,具有御咸、蓄淡、排涝等功用,又能通舟行车,便利水陆交通,分布广泛,为穿山半岛向海域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流域内古镇桥梁众多,大多始建于宋朝和明清时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柴桥街道也是因历史古桥“柴桥”而得名。因此,保护古桥“柴桥”与古代水利工程穿山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旅游与经济建设,恢复当初商贸繁荣的盛况,切实可行。

3.2.1.2恢复与传承水文化非物质遗产

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8]。柴桥文人很多,他们经常在芦江河畔、瑞岩院中吟诗作文,留下了瑰丽的诗篇。晚清诗人虞景璜著有一组十首七绝《芦江十景》,描写了芦江河流域10处独具特色的风景,分别为芦江晴漪、风塘雨霁、双石朝云、五峰夕照、正阳孤梵、紫石回澜、枫桥晚霞、瑞岩残雪、正笔卓天、荆堤障水,是有关晚清年间柴桥风光的唯一记载。虽然如今十景的地点及风光已经发生了更迭,但“芦江十景”各自分布在芦江流域各个景观节点中,基本涵盖了芦江河从源头到入海的全貌,因此,对“芦江十景”的保留、恢复与重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极大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

3.2.2提炼传统治水、用水理念,丰富水文化底蕴

我国自古以来便有着丰厚的水文化,如上古时代大禹治水的佳话,而在芦江河流域,王安石曾主持修建穿山碶和芦江江堤,极大地便利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为纪念王安石治水的事迹,并彰显古代贤臣的治水公德,当地修建了王安石穿山碶纪念碑亭以及王安石雕像。我国一些传统的用水方式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对现今水文化的发展有着启示和借鉴的作用,因此,对柴桥古代的用水方式进行展现,如太平缸、水车、水桶等,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当地的文化底蕴。河埠头承载着老一辈沿袭下来的生活习俗,沿河居民都习惯在河埠头洗刷、淘米洗碗,夏天到河埠头纳凉谈古论今、听大人讲故事。河埠头承担了人们日常生活洗衣、淘米等功能,是人们与水紧密联系的最好印证。但近年来,随着水环境的污染、恶化,河埠头面临着被废弃的局面。因此,在整治流域水环境的同时,在原有河埠头基础上进行改造,加设收集水槽及收集管,洗衣、洗菜废水通过收集水槽汇集进入收集管中,收集后的废水优先排入周边湿地、生态沟渠。

3.2.3加强水生态文化建设,发展现代水文化

水生态文化建设本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水生态文化建设,促进水文化的现代发展,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加深人们对于水文化的感受与理解,使科学的水生态观念深入人心,并能外化于行。芦江河流域具有优良的自然水生态系统,以芦江河这一江秀水及其周边的山林田野为载体,以生态文化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挖掘、保护与修复芦江河流域自然生态水景,通过生态河流、生态湿地、水景观的打造,既维护好流域优美的自然生态本底,又形成流域独特的自然生态风貌,再现历史上“芦江十景”的优美自然景观,发挥芦江河流域在生态、景观、娱乐、休闲等方面的优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水生态文明新格局。

芦江河的万景山段及大洋河段水系发达,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优美,很适宜进行现代水生态文化的建设,因此,分别规划这两个区域为万景山生态文化公园、大洋河水岸花田湿地公园。其中,在万景山生态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多处滨水景观斑块、水域景观及滨水景观带,并在建设过程中注入水文化元素,使景点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而在大洋河水岸花田湿地公园,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优势,着力打造丰富多彩的景点和活动项目,如农耕体验、晚泊长芦、环岛听涛、芦荡苇洲、云锦花海等,这些景点和活动项目,不仅将自然与文化有机结合,也令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古时人们的辛勤耕作,并加深对水文化的感受和理解。

3.2.4建设水文化示范点,提升水文化服务功能

建设优质水文化示范点,主要的目的是发挥这些示范点的公共服务功能,集中展示水文化,使居民的生活得到切实的改善,使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柴桥人独特的人水相亲的方式,形成了典型的水乡生活景观。在水乡人文景观的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自己创造的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遵循当地水乡生活风俗,利用芦江河优越的水域和滨水空间,通过一系列滨水公园、亲水广场、亲水设施等现代水景观的建设,以及乡村大舞台、瑞岩山水休闲游等特色活动的开展,创造性地提升生存空间品质,形成居民倍感亲近、形式多样的水边景点,创造清新、优美的自然河景和理想的人居环境,为柴桥营造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的休闲和生态走廊,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带动城镇改造与房地产开发。

为了集中展示水文化并提升其公共服务功能,规划建设水文化示范点(即水生态文明村),通过一系列生态人居工程,优化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展示和弘扬水文化。其中一项典型的规划是“清水绕百村”。此项规划围绕3点原则来展开:配合道路系统,营造贯穿岭下村与河头村的流动水体;利用道路系统和沟渠系统共同构建村落空间结构的双重骨架;有机结合水系空间与村落空间,

构建岭下、河头村山居新村特色。具体措施是:结合当地原有的道路系统、沟渠系统,营造流动水体及村落空间结构,在上游围绕其原有的青山绿水进行布局,使之构成一道完整的风景线;而在其下游则增设亲水设施,铺设环保亲民的步行道,并在步行道边上种植水生植物,使其更富有自然气息。

4结语

笔者对水文化如何嵌入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探讨,并以芦江河文化建设为例进行了规划实践。笔者认为,对水文化的3种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以及精神形态)特征与内涵的理解和深入研究是重中之重,将直接影响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与效果。水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期应以何种姿态出现、水文化嵌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是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值得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需要广大研究者和群众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 左其亭.水生态文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利,2013(4):1-3,6.(ZUO Qiting.Discussions on key issues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J].China Water Resources,2013(4):1-3,6.(in Chinese))

[2] 左其亭,罗增良,马军霞,等.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研究[J].人民长江,2015(8):1-6.(ZUO Qiting,LUO Zengliang,MA Junxia,et al.Study on theoretical system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J].Yangtze River,2015(8):1-6.(in Chinese))

[3] 张诚,严登华,秦天玲,等.试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与支撑技术[J].中国水利,2014(12):17-18,24.(ZHANG Cheng,YAN Denghua,QIN Tianling,et al.Theoretical implication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of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J].China Water Resources,2014(12):17-18,24.(in Chinese))

[4] 李桂花,张建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J].理论学刊,2014(2):92-96.(LI Guihua,ZHANG Jianguang.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relationship [J].Theory Journal,2014(2):92-96.(in Chinese))

[5] 孟亚明,于开宁.浅谈水文化内涵、研究方法和意义[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63-66.(MENG Yaming,YU Kaining.A general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research method and meaning of water culture[J].Journal of Jiangnan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2008(4): 63-66.(in Chinese))

[6] 李宗新.建设水文化 弘扬水精神 构建水文化核心价值体系[J].水利发展研究,2008(2):77-81.(LI Zongxin.Construction of water culture to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water to build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water culture[J].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2008(2):77-81.(in Chinese))

[7] 程振翼.文化遗产与记忆理论:对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4(2):39-43.(CHENG Zhenyi.Cultural heritage and memory theory: a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ultural heritage[J].Guangxi Social Sciences,2014(2):39-43.(in Chinese))

[8]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103-109.(HE Xuejun.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J].Jiangxi Social Sciences,2005(2):103-109.(in Chinese))

Study of practice of water culture-embedd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JIANG Cuiling1, YAN Wei1, ZHU Liqin2,3, XU Hui1, CHENG Yanyan1

(1.CollegeofHydrologyandWaterResources,HohaiUniversity,Nanjing210098,China;2.CollegeofMarxism,HohaiUniversity,Nanjing211100,China;3.JiangsuProvinceWorldWaterValleyandWaterEcologicalCivilizationThrough

CollaborationCenter,Nanjing211100,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 elab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water culture is divided into the physical form of water culture, the systemic form of water culture, and the spiritual form of water cul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of water culture are briefly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mode of the water culture embedded 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A case study of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the Lujiang River was conducted. With focuses placed on exploration,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water culture; refinement of traditional ideas of water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enhancement of water ecolog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 culture demonstration sites, the practice of water culture-embedd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Lujiang River Basin is discussed.

Key words:water cul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Lujiang River

DOI:10.3880/j.issn.1004-6933.2016.02.015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B15714,2014B10214)

作者简介:姜翠玲(1966—),女,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研究。E-mail:cljianghhu@163.com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6933(2016)02-0073-04

(收稿日期:2016-01-02编辑:彭桃英)

猜你喜欢

水文化水资源管理生态文明
新一代水文模拟系统的流域嵌套式强化观测方案设计
新常态下我国水文化研究综述
南阳城市水文化品质提升建议
湖北省用水调查与用水定额修订
上下游水权交易及初始水权改革思考
流域管理视角下的重庆水利移民史浅探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瓶颈及解决对策分析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