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序化护理干预在肺开放手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价值

2016-06-21张秀梅戴小青

实用临床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康复

张秀梅,戴小青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a.理疗科; b.内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程序化护理干预在肺开放手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价值

张秀梅a,戴小青b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a.理疗科; b.内科,江西 九江 332000)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在肺开放手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8例行肺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后康复情况(胸管拔除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胸管拔除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模式在促进肺开放手术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 肺开放手术; 康复

肺开放手术因术中极易牵拉食管,且会对肺部造成挤压,损伤组织,极易引起术后胸腔内积气积液、肺不张、炎症等现象,对患者术后康复有极大的影响[1]。故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在肺开放手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对采用肺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行程序化护理干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行肺开放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27~70岁,平均54.3岁;肺结核瘤5例,肺囊肿2例,肺大泡10例,肺上叶或下叶或中叶肿瘤22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25~68岁,平均55.2岁;肺结核瘤4例,肺囊肿3例,肺大泡9例,肺上叶或下叶或中叶肿瘤23例。2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术前同样采用常规护理,术后则开展ABCD程序化护理。A:术后主管护士和护士长及时掌握术中情况、术后注意事项,及时准确地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不同患者间的差异不断对术后护理计划、流程等进行改进及完善。B:以术前及术后评估结果为依据,为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有目标、有计划地为患者开展各项术后康复护理。在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翻身叩背、肩关节及四肢活动等康复护理时应严格考虑患者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锻炼频率。C:护士长及组长应定时巡视患者,确保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情改变情况,并及时提供相应的处理及帮助。另外,护士长及组长还应严格检查患者的康复治疗,了解患者护理及康复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归纳分类。D:对归纳总结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不断对后续护理方案进行改进及完善。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2组护理干预后康复情况(胸管拔除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采用自制评估问卷,问卷共包含10题(自设评估问卷理论题5题及对应的康复训练动作5项),评估卷内容包括雾化方法、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吹气球、肩及四肢活动的理论和操作知识,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知识掌握程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胸管拔除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s

2.2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仅1例发生呼吸道感染,占2.6%;对照组发生呼吸道感染2例,伤口感染2例,占10.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2,P<0.05)。

3讨论

肺部手术主要包含开胸手术及腔镜下微创手术两种,临床上应以患者病情为依据选择手术方式。开胸手术较大,术中需牵拉食管,会对肺部造成挤压,损伤周围组织,且会引起胸腔正常负压改变,因而极易导致肺不张、胸腔内积气积液、炎症、组织粘连、血栓形成等现象发生[2]。故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处理,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已成为当务之急。 程序化护理是一种完整的护理程序,包含评估、诊断、计划、实施等内容,可系统、针对性地对患者开展术后康复知识教育,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了解、认识术后康复知识,并自觉主动地进行康复训练,进而达到提高工作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胸管拔除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采用程序化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还可对护理人员原有的工作方式进行改变,对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及分析能力等同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综上所述,程序化护理模式在促进肺开放手术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洲萍,梁月新,韦美进.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4,27(2):119-121.

[2]李晓燕,介小霞,刘转丽.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女性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10):149-150.

[3]宋丹丹.压疮程序化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难免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214-215.

(责任编辑:钟荣梅)

收稿日期:2015-01-05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16)02-0075-02

DOI:10.13764/j.cnki.lcsy.2016.02.031

猜你喜欢

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欢迎订阅2021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内观疗法在抑郁症康复期中的应用
超声低频对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影响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