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生关怀理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

2016-06-18侯先芹张素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护理部浙江温州3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精神卫生研究所浙江温州35000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3期
关键词: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

王 颖 侯先芹 张素娟 惠 李 台 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护理部,浙江温州 3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精神卫生研究所,浙江温州 35000



华生关怀理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

王颖1侯先芹1张素娟1惠李2台勇2▲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护理部,浙江温州32500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精神卫生研究所,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目的研究华生关怀理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12月入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予常规护理同时运用华生理论制定的特别措施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采用简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LS)于干预后1个月、3个月(不足3个月选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测评,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3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均有增长,研究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HOQOL-100评分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QLS总分和心理社会量表评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措施在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护理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华生关怀理论;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多起病于青壮年,是以基本个性改变和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疾病,在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1]。WHO的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多数不佳,约25%的患者在1次发作后完全恢复,约60%的患者呈发作性病程,约15%的患者会处于慢性衰退性病程[1]。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采用精神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和关怀治疗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认知和记忆能力较差,促进其社会康复、增强认知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华生关怀理论与整体护理一脉相承,是整体护理的延伸,它克服了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在重视操作性活动的同时,更注重身体与心理的护理,倡导为患者提供一种真诚、信任和心理支持的就医环境[3]。本研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华生的关怀理论,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通过正向鼓励、支持及有效的护理人员与患者间关系,以减轻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的认识功能,改善自身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4年9~12月入院的患者,在符合纳入标准情况下,按照病历号随机抽取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200例,平均年龄(38.2±4.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进行常规护理同时运用华生理论制定的护理措施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根据研究对象意愿进行相关关怀护理,给予心理疏导与劝慰,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文化程度、有职业者人数等基线资料齐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文化程度、有职业者人数比较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符合CCMD3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4];病程5年以上;年龄在18~50岁;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调查;沟通无障碍,能够独立或协助下完成问卷调查。

1.2.2排除标准年龄<18岁,>50岁者;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合并其他精神障碍者,如情感障碍、物质依赖等;学习能力中度或严重受损的精神分裂症者;无知情能力同意者;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其他不适合参加本研究者。

1.3干预方法

研究组根据华生关怀理论要素,通过院内和院外的护理专家讨论,制定了对患者的人性关怀举措,改进服务流程,在护理操作中增加人性关怀的语言和行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为保证护理措施的同一性,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研究组的主要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3.1开展各种理论培训首先让临床护理人员转变护理观念,组织华生关怀理论培训,树立“华生关怀护理”的新观念。对全科护士的培训,每周一次晨会培训,每个月进行一次理论考核和一次华生关怀护理查房。华生关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关怀的要素,即人文利他主义价值体系、信心和希望的灌输等[5]。在整体护理模式下,通过不断培训让护士将理论要素融入实际的工作细节中。

1.3.2营造良好的病房人文环境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年龄等情况,并分类按排患者安置在不同的病房,便于针对性护理。病房的设施、装饰要体现人文关怀。墙上张贴华生关怀理论宣传海报,其内容充满人性化的卡通提醒贴,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配置花篮、风景装饰画,营造暖色调、积极向上的气氛,使患者感受到华生关怀护理治疗的氛围[6]。

1.3.3一对一从心理和生理上关爱每一位患者要求每位当班护士关爱每位患者,维护其尊严,给予合理的需求,从照料和护理过程中寻求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在住院阶段,护士为患者实施精心安排和细心护理,每班至少花10 min坐在床边同患者一起制定护理计划、向患者自我介绍并且说明自己当天的职责,与患者谈心,了解其信仰、人生观、世界观,深入精神世界,鼓励和开导,灌输积极乐观的信念[7]。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存有不同程度的生理不适,主要表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和药物副作用所致的不适症状。一对一地讲解注意事项、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1.3.4开展体现人文关怀的护理活动①每周召开一次对患者的讲座。向患者宣传精神病知识、治疗的方案、影响康复效果的因素以及相关预防复发的措施等。同时,安排讲座给患者讲解一些生活技巧、法律常识、时事新闻和科学文化知识,满足患者对文化生活的需要。②陪同患者院内活动,活动中谈心交流。每周两次带领患者到院内花园游玩,或者到院内简易健身器材活动,陪同每位患者至少1 h。③根据对患者家庭基本情况和生活兴趣的了解,实施艺术心理调节。每周二、周四下午到活动室进行音乐、书法、绘画、舞蹈、健身操、棋牌类、球类比赛等艺术性心理干预[8]。激发患者对生活的兴趣,融入到正常的生活,感受与大家的交流,提高自尊心,增强自信心,使患者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3.5促进患者和家属、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与家庭成员之间有隔阂和矛盾。针对因精神疾病导致的家庭问题,采用电子邮件或者电话对患者家属进行康复知识辅导,鼓励家属与患者多沟通,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沟通指导和教育[9]。每月开展一次联谊活动,邀请部分患者家属参加由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联合参与的联欢会,促进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1.4评价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采用简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包括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记忆、注意、语言流畅、抽象思维、延迟记忆、定向力等8个方面的认知评估,共计30分,得分越高认知功能越好[10,11]。应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总计有29个问题,分为经历事情的感觉、做事的能力、日常生活的满意程度和生活事件等四个部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12]。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LS)[13,14]1~5级评分,共30项,包括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三个维度,各维度得分与总分越低,表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干预后1个月、3个月(不足3个月选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测评MoCA、WHOQOL-100及SQLS量表评分。

调查量表由主治以上的医师负责,采用统一的指导语,除必要解释外,原则上均由患者自主填写,课题级成员当场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如有疑问重新询问核实,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如有遗漏项目提醒及时补齐,拒绝填写则问清原因,并做记录。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pidata3.1软件建库,建立数据录入-复查制度,对所有问卷和量表进行编码、录入,同时再次进行查错、补漏及逻辑检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录入。应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内采用F检验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MoCA评分比较

见表1。干预后3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比较MoCA评分均有增长,研究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MoCA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MoCA评分比较(±s,分)

注:*干预后3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与干预后1个月组内比较,P<0.05

19.43±2.52 18.26±2.87 3.06 >0.05 22.66±3.56*20.14±4.08 4.65 <0.05 26.42±5.27*23.01±4.75*4.81 <0.05 6.98 5.37 <0.05 <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出院后3个月F值 P组别 n研究组对照组t值 P 100 100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比较

组内比较,干预后3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与干预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1个月、3个月(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测评WHOQOL-100评分组间比较,研究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s,分)

注:*干预后3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与干预后1个月组内比较,P<0.05

66.43±7.52 62.26±6.26 4.35 <0.05 72.66±8.64*67.14±7.38*4.86 <0.001 81.42±8.82*73.01±8.51*6.86 <0.05 12.63 8.37 <0.05 <0.05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出院后3个月F值 P研究组对照组t值P 100 100组别 n

2.3两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LS)评分比较

见表4。研究组SQLS总分和心理社会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长期性的状况,其特征为逐渐的、进行性地减低正常生理功能,需要持续性的治疗和护理[15]。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特点是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往往产生很多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16]。华生(Jean Watson)是美国杰出的护理学专家,创立了华生关怀理论,她强调护理是一门人性科学,建立在人性价值的基础上,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党金等[17]的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医疗模式以“人”为本的护理,不仅关注疾病本身的同时,采取华生关怀理论的支撑,并满足患者心理护理及回归社会的需求。马芳等[18]研究结果显示:华生关怀理论以人为本,强调对人信念的秉持,尊重患者的个别性。对于慢性病患者在融入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已从单纯控制症状发展到最大限度地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对于华生关怀理论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从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情况,运用华生关怀理论,改善患者的认识功能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不足3个月选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测评MoCA、WHOQOL-100、SQLS量表结果表明,多项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明研究组患者在干预后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验证了本研究制定的干预措施的效果。

表4 两组患者SQLS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SQLS评分比较(±s,分)

注:*干预后3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与干预后1个月组内比较,P<0.05

79.06±16.14 90.42±19.06 4.55 <0.05 27.51±5.88 32.37±6.96 5.33 <0.05 35.23±6.74 36.22±7.90 2.73 >0.05 17.32±3.52 19.83±4.20 1.58 >0.05 62.77±13.33*75.11±16.39*5.84 <0.05 20.27±4.31*26.26±6.05*8.06 <0.05 25.15±5.08*31.20±6.33*7.45 <0.05 16.35±3.94 18.65±4.01 4.09 <0.05 51.92±12.21*60.96±14.45*4.78 <0.05 15.53±3.78*19.25±4.45*6.37 <0.05 21.11±4.86*27.30±6.02*8.00 <0.05 14.38±3.57*15.41±3.98*1.93 >0.05 12.44 11.98 9.67 9.15 13.37 10.11 8.04 8.83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干预后1个月  干预后3个月  出院后3个月 F值 P项目  组别SQLS总分心理社会量表精力动机量表症状副反应量表研究组对照组t值 P研究组对照组t值P研究组对照组t值 P研究组对照组t值 P

此次研究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华生的关怀理论,通过提升护士自身的认识,对患者生活的关心和心理的抚慰,从照顾和治愈过程中注重交流,让患者感受正常愉快的生活,建立信任关系。在交流中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康复效果。在系统的护理措施下,通过各种不同的文化互动形成人道主义利他主义价值体系,且用于实践;护理干预中为患者灌输信心和积极的心态,体现护士在促进康复的角色[19]。协助患者多种渠道交流,寻求健康行为,通过正向鼓励、支持及有效地与护理人员、家属和患者间沟通,以减轻患者压力,提高患者认识功能,改善自身生活质量。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而这种需要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显得尤其迫切和普遍[20]。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尊重其人格及情感、互动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用华生关怀理论主动关怀患者,处处为患者着想,真心交流,在思想上激励和实行心理护理,体现关怀的价值观。因此,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其回归社会打下基础。本研究不仅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识功能和生存质量更全面的了解,以期指导临床通过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蔡焯基,翁永振,主编.精神分裂症-病因.诊断.治疗.康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67.

[2]赵靖平,吴仁容,国效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分裂症综合干预的系列研究[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鉴定日期:2012-12-21

[3] Chen SC,Chou FH. A comparison of the caring thearies of Swanson[J]. Hu Li Za Zhi,2010,57(3):86-92.

[4]胡存安.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和分型的推荐方案及说明[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组委会.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组委会,2006:247

[5]郑连雪,陈秀敏,丁红云.华生关怀理论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12):1299-1300.

[6]林爽,张迎,韩晶,等.华生关怀理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8):3558-3560.

[7] Lachman VD. Applying the ethics of care to your nursing practice[J]. Medsurg Nursing,2012,21(2):112-116.

[8]吴莉,周文娟,李娟. 4×4关怀步骤在人文关怀护理试点病房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3):1246-1247.

[9]郭晶,刘素珍.华生关怀理论在1例非血统妄想患者照护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B),2012,33(9):55-57.

[10]马强,谷新医,高平,等.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在老年人群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7(14):48,67.

[11]陈宁,何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的研究和应用概况[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10):632-634.

[12]刘婷婕,陈坤.生活质量量表在生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6):113-116.

[13] Nan Luo,Boon-Kheng Seng,Feng Xie,et al.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 (SQLS)in English-and Chinese-speaking Asians in Singapore[J].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07,17(1):56.

[14]骆宏.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文版:修订及临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2:78.

[15]崔丽萍.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及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2(4):256.

[16]李作峰.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14):1675-1677,1702.

[17]党金,施忠英.华生关怀理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8):1080-1082.

[18]马芳,宋建华.华生关怀理论在慢性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索[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9(9):75-76.

[19]冯靓.强化心理干预在社区慢性病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影响效果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8(9):2206-2208.

[20] Lukose A. Developing a practice model for watsot1’s theory of earing[J]. Nurs Sei Q,2011,24(1):27-30.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Watson caring improving cognitive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WANG Ying1HOU Xianqin1ZHANG Sujuan1HUI Li2TAI Yong2
1.Department of Nursing,Kangning Hospital Attach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00,China;2.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Kangning Hospital Attach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Watson caring theory i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Methods Retrospective 100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study group used routine care while the use of special measures of Watson theory developed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care. The explicit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Scale,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100),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SQLS)were applied a month,three months(less than three months chosen the time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and three months after discharge evaluation,assessment of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both group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MoCA scores of both two groups increased three month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discharged three months later. The scor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significantly; WHOQOL-100 rating scores of two groups were differen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while the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SQLS rating scale total score and psychosocial score of study group were higher,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Watson caring nursing theory in improving cognitiv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hronic schizophrenic patient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it is worth learning and promotion of clinical care.

[Key words]Watson caring theory; Schizophrenia; Cognitive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701(2016)03-0153-04

[基金项目]浙江省温州市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Y20140472,Y20140478);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5KYB368);浙江省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2015B21,2015B22)▲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5-09-29)

猜你喜欢

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