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2016-06-17林琳

企业导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小银行利率市场化对策

林琳

摘 要:2015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完成”最后一跃。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中小银行。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银行的解决对策,从而推动中小银行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中小银行;对策

引言:利率市场化实质是政府不再对利率进行直接管制,

而是将决定权交还给市场,金融机构根据自身资金供求状况和市场利率变化进行自主调节。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但利率市场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进行了将近20年的改革进程: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自主定价,这是利率市场化的开端;直到2015年10月彻底取消了对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捅破了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层窗户纸。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深入,意味着商业银行能够彻底放开手脚在市场竞争中各显神通,但同时利率市场化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尤其是对中小银行。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存在经营规模较小、知名度较低、传统业务竞争力弱、中间业务相对落后、市场份额低以及抵御风险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全面实施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将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受到的压力和影响将会更大。

一、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一)存贷款利差收窄。从国际经验来看,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存贷款利差在利率市场化之后短期内将会缩小,日本从1983年的平均贷款利差3.15%,下降到了1994年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的平均2.33%,下降了82个基点,而美国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初期,银行存贷利差下降75个基点,存贷款利差逐步缩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我国中小银行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其营业收入中利息净收入占比在80%左右,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偏低,收入来源严重依赖于利息收入。实施利率市场化以后,存款市场上银行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加之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储蓄搬家”效应,使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上升,加大了资金成本;同时贷款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导致中小银行对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趋于下降,从而存贷利差收窄,这将严重影响中小银行的经营利润。

(二)利率风险加大。在中央银行管制利率时期,中小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相对较小。然而,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频繁的波动和幅度的增大,导致利率的期限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管理利率风险的难度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初期,中小银行对利率风险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应对利率风险上存在诸多不足与不健全,尚未形成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难以准确把握和预测市场利率。如何在防范信用风险的同时规避市场利率风险是中小银行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三)利率定价能力缺失。在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拥有绝对的自主定价权,但其依然围绕人民银行的官方基准利率定价,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问题,政府过多的干预金融市场,长期的利率管制限制了银行定价能力的发展。然而,中小银行在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长期不能摆脱对基准利率的依赖,缺乏自主定价的能力,那么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将处于被动地位,很可能被金融市场所淘汰,因为科学合理的制定利率水平,是中小银行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同质化现象严重。现在,中小银行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业务同质化,为了吸引储户增加存款,它们大都采取提高存款利率,尤其是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不再受到管制,但是银行彼此之间的定位很模糊,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和服务,过分追求“大和全”的经营理念;另一方面客户同质化,客户结构大、中、小一应俱全,但主要是集中于大客户,这样导致中小银行的客户结构和市场定位是不吻合的。中小银行不应该追随大型银行的经营理念,否则在如此残酷的竞争下中小银行很难发展下去。

(五)专业人才匮乏。利率市场化的变革对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人才创造价值,银行之间的竞争其实也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培养优秀人才的意识不够强,引进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也不足,尤其是大量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人才缺乏问题严重,总体上来说对人才资源的投入落后于大型商业银行。

二、中小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一)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依赖的传统存贷利差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缓解存贷利差缩小对盈利能力造成的冲击。我国中小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20%左右,相对于国际先进银行有较大差距。发展中间业务,一方面,在保留现有的业务外,还应该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着力促进新兴领域业务的拓展,推进一些高附加值的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合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加大电子银行业务的拓展,现在已经是网路经济的时代,中小银行要整合线上与线下的信息,开发适合互联网金融特点的金融产品。

(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中小银行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应对:一是构建风险内控机制,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程序和风险应急程序,实行总行集中管理,成立专门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反应小组,完善风险数据评估体系,建立长效的风险干预机制;二是建立利率预测模型,中小银行在面对利率风险的时候除了有能力解决之外,还应该有能力对利率进行准确的预测,利率市场化后,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更加复杂,因此中小银行必须有能力判断利率走势。

(三)完善定价机制。建立科学的产品定价机制。一是综合考虑市场资金供求、资金成本以及目标效益等因素,总行确定一个基准利率,并根据分支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浮动区间。二是客户差异性定价法,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和信用,设计不同利率的投资组合和金融产品,将产品定价与客户诉求相结合,保证定价的合理性和客户吸引力,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其实,就利率定价而言,国际同业已有许多非常成熟的方法与模型,花旗银行主要采取“价值基础法”,美国银行则主要采用“成本利润法”。不论是哪种方法,国内中小银行可以围绕利益最大化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各种定价方法与模型进行灵活组合运用,或加以吸收、消化后重新设计,逐步提升自主定价能力。

(四)实施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中小银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打破同质化局面,这是中小银行未来的战略导向。中小银行和大型银行相比,虽然有许多弱势,但它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本土优势明显、交易成本以及监督成本低,如果中小银行能够充分把握和发挥这些竞争优势,利率市场化也可能成为一个转型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良好契机。中小银行机制灵活,要走“小而精”得发展道路。

(五)加强人才培养。中小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存在的诸多不利影响,都需要人才予以解决,因此应对的关键在于人才队伍建设,这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内部培养,可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比如培训交流、外出学习等,尽可能地发掘潜在人才,加快人才管理改革以及增加人才储备,实行更加人性化、合理的人才战略体系,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活力和创造力。二是外部引进,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引进专业化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内部培养需要时间,所以从外部引进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是关键的一步,在引进的同时要结合中小银行自身的特点,首先引进最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鹏.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J].中国商论,2016.

[2] 胡婧.刍议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

猜你喜欢

中小银行利率市场化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