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为双侧前后循环脑梗死的Trousseau综合征一例

2016-06-17王本孝王鹏商利利牛祥王俊珺

关键词:双侧头颅栓塞

王本孝 王鹏 商利利 牛祥 王俊珺

234011 安徽宿州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表现为双侧前后循环脑梗死的Trousseau综合征一例

王本孝王鹏商利利牛祥王俊珺

234011 安徽宿州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脑梗死;Trousseau综合证

1865 年Trousseau首次报道了血栓栓塞事件与恶性癌肿之间的关系,此后人们将癌肿患者并发各种血栓栓塞事件称为Trousseau 综合征[1],其临床多表现为深静脉血栓,表现为脑梗死者并不常见[2],而首发表现为急性脑梗死且双侧前后循环均受累者鲜有报道。现报告作者医院收治的1例以双侧前后循环脑梗死为主要表现的Trousseau 综合征患者。

1病例报告患者男,61岁。因“言语不清2 d,右侧上下肢体无力1 d”于2015-06-01入院。2 d前出现言语不清,表达不清,能部分理解;1 d后出现右侧上下肢体无力,步态不稳,右上肢持物不稳,无肢体抽搐,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2015-05-15曾出现头晕伴视物模糊,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予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脂、活化脑细胞、控制血压等治疗,于5月27日好转出院;有胆管癌手术史10个月;有高血压史5年;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40/8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淤点淤斑,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咽反射存在,右侧上下肢体肌张力减低,右侧上下肢体肌力Ⅲ级,右侧Babinski征(+),双侧共济检查不合作,双侧针刺觉检查对称,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括号内为正常值范围):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同型半胱氨酸10 μmol/L(0~20 μmol/L);肿瘤标志物检查显示,甲胎蛋白3.6 IU/mL(0~16.5 IU/mL),癌胚抗原 1.8 ng/mL(0~5 ng/mL),糖类抗原125为275.1 U/mL(0~35 U/mL),糖类抗原199为12395.0 U/mL(0~37 U/mL),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1 μg/L(0~4 μg/L),糖类抗原242>200.0 IU/mL(0~10 IU/mL);凝血功能检查示,国际标准化比值1.53(0.8~1.6),凝血酶原时间13.8 s(11~13.7 s),纤维蛋白原5.3 g/L(2~4 g/L),D-二聚体1.12 mg /L(0~1 mg/L);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二、三尖瓣轻中度返流;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示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头颅MRI+MRA检查结果显示双侧小脑半球、两侧枕叶及两侧顶叶脑梗死(图1),颅内动脉管壁欠光滑(图2)。入院诊断:脑梗死、高血压、胆管癌术后。给予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活化脑细胞、控制血压等治疗,患者右侧上下肢体无力进行性加重,2015-06-04出现癫痫发作两次,发作后处于浅昏迷状态,复查头颅CT示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图3),家属拒绝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发生脑疝死亡。

2讨论近年来,综合治疗使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但血栓栓塞发生几率却明显提高,成为恶性肿瘤患者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在其发病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涉及凝血和纤溶机制异常,临床上从慢性无症状的高凝状态演化为血栓栓塞。Trousseau 综合征可能是机体对肿瘤细胞的防御在凝血和纤溶系统上的反映,此反映适当可限制肿瘤的扩散,过强则导致血栓栓塞等并发症。脑梗死的形成主要与恶性肿瘤造成的高凝状态有关,其发病机制为脑血管内血凝固[3]。

图1 患者头颅MR-DWI成像检查显示双侧小脑半球(A)、双侧枕叶(B)、双侧额枕叶(C)以及左侧顶叶及右侧顶叶(D)急性脑梗死灶  图2 患者头颅MRI检查示颅内动脉管壁欠光滑  图3 患者头颅CT检查示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

该例为老年患者,以脑卒中起病,头部MRI检查显示为急性双侧前后循环脑梗死,颈部及颅内血管检查提示动脉硬化较轻,心脏检查未发现心内血栓,虽经积极治疗但梗死灶仍扩大,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胆管癌病史及凝血功能检测,诊断为Trousseau 综合征。Trousseau 综合征需与转移瘤、分水岭或低灌注性脑梗死和非细菌性心内膜炎栓子脱落致脑栓塞相鉴别。本例患者头部MRI检查示多发异常信号,均匀而非结节状、环状或囊状同时存在,未见瘤体占位效应及周围水肿,脑灰质和白质均有病灶而非集中于灰白质交界区,故不支持肿瘤脑转移。病灶分布不符合分水岭脑梗死,结合颈部及颅内血管检查无严重狭窄,无低血压及低血容量的证据,故亦不符合分水岭或低灌注性脑梗死。本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无明显异常,未见心内血栓,且同时出现心源性双侧前后循环脑栓塞的可能性很小。这也进一步支持了作者对其发病机制可能为脑血管内血凝固的推测。

临床医师应认识急性双侧前后循环脑梗死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可能与恶性肿瘤有关,并进一步补充完善各项凝血功能检测,可能有助于Trousseau 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Trouseau A.Phlegmasia alba dolens:clinique medicale de I′Hotel-Dieu de Paris[J].N Sydenham Soc,1865,3(1):94-95.

[2]Schwarzbach CJ,Schaefer A,Ebert A,et al.Stroke and cancer:the importance of cancer-associated hypercoagulation as a possible stroke etiology[J].Stroke,2012,43(11):3029-3034.

[3]张云利,秦超,梁志坚,等.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点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6):929-931.

(本文编辑:时秋宽)

doi:10.3969/j.issn.1006-2963.2016.03.019

通讯作者:王本孝,Email:wangbenxiao@126.com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2963(2016)03-0227-02

(收稿日期:2015-11-18)

猜你喜欢

双侧头颅栓塞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油菜花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嵇康·绝响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头颈部富血供肿瘤的术前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