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016-06-16宋汝芳

经营者 2016年5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实效性人力资源

宋汝芳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也在开展各项变革,如:绩效工资、竞聘上岗等等。实践证明,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管理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以保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能激发其潜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增长。本文主要对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实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实效性

一、前言

所谓激励机制,就是指人力资源的管理者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手段来激发职工工作的潜力和积极性。近些年来,我国开始着手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因此,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竞争。将激励机制引入事业单位,是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的一种必要手段。在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通过激励机制,工作人员可以产生强烈的内在动力,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维持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

二、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不足

(一)缺乏浓厚的激励氛围

在一些事业单位内部,单位领导没能及时更新观念对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前瞻性。由于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所以他们制定的激励机制都过于关注单位的发展而忽视了职工正当的利益,从而使激励机制失去其应有的效力。同样的,事业单位内部一些职员没有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把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看作混日子的铁饭碗,使得一些有效的激励机制都流于形式。事业单位内部由于缺乏浓厚的激励氛围,所以激励机制的作用也就很难发挥。

(二)不能合理满足职工的需求

过去,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由国家来统一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住房、养老、医疗等问题。所以,事业单位但员工的奖励大多是物质奖励。时过境迁,现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然而很多事业单位,仍然将升职加薪等外在的物质奖励作为奖励的主要方式而忽略了职工的精神追求。

(三)激励手段单一

过于单一的激励手段常常导致职工工作效率低下。所以在事业单位内部应该使用多元化的激励方法。比如,培训激励法,这种激励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员工获得难得的深造机遇,提高自身技能;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获得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促进单位的良性发展。[1]

(四)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的协同性较差

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二者相互存在互为补充,他们的宗旨都是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然而很多事业单位部门因为人为地割裂二者的关系,没有使其有机结合从削弱了人力资源的管理效果。

三、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实效性

(一)规范引导的作用

规范引导是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中发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激励机制,可以规范事业单位职工的个体行为,引导职工根据管理者的规划有效地开展工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有按照管理者的目标朝着特定的方向努力才能够确保庞杂的工作有序进行,进而确保事业单位的行政和服务职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每一个事业单位职员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世界观人生观都会有所差异,所以会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因此他们的工作态度和个人能力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规范和引导,可以使员工的个体行为发展成为集体行为,在工作中能够明确权责,规范政治思想,不断提高专业素养,进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促进职工价值的实现。激励机制是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了解职工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有效的采取激励机制,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潜能。每一位职工都符合事业单位的要求,创建和优化事业单位管理队伍,一直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而竞争机制可以巧妙的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目标。

(三)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引导单位职工朝着单位发展的目标前进,是激励机制的本质。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也是每一位单位职工的共同目标。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培养职工的集体荣誉感而且能够协调职工的行为增强集体凝聚力。职工的凝聚力越强事业单位的凝聚力就越大。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利益与集体的发展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良性循环。

(四)约束事业单位人员的行为

人的内心需要决定人的行为。通过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可以使人们的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人们为了某种需要的满足,也会约束和改变自己的行为。事业单位激励机制可以通过影响单位职工的内心需求,进而对职工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在事业单位内部,一旦工作目标确定,就会根据岗位和物质精神需求的差异来制定不同的激励政策。为了某种心理满足,单位职工会自觉地约束自己行为为实现单位集体目标而努力。事业单位职工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得到工作上的认可和赞赏。

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合理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的组织制度

拥有一个德才兼备的队伍,事业单位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员工的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与原动力。事业单位领导层应该高度重视员工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整合人力资源,成立有效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结合以往经验,制定相关制度文件。在事业单位内部,为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创立良好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与此同时,不断进行激励机制的创新。如:考试奖励机制、工作创新奖等。

(二)强化激励,按绩取酬

在事业单位内部实行绩效管理,按照计价兑现和按分分配的方式。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使每个员工的工资与其对单位的贡献统一起来。根据贡献的多少来发配奖金和工资。从根本上调动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平衡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

想要获得激励的效果,事业单位不能仅仅重视物质奖励,应该做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平衡。事业单位要给其工作人员一个公平的平台。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所以就会越来越重视竞争的公平性。不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会打击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也应该提供多种精神奖励。比如:民主激励。

(四)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充分激发创造活力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该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加大人才的选拔力度,开办相关培训课程,培养储备干部。另一方面应该物尽其用,将优秀的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实现其人生价值。[2]

五、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激励机制逐渐相对完善。这些机制在单位内部人才的选拔与培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受到传统官僚思想的影响,很多人力资源的管理都尚未突破旧的思考模式。这对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型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开始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了对激励机制运行的重视。事业单位内部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和运行,将会极大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实现它的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诸城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柴芳.探讨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6,19(5):150.

[2] 徐文玉.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J].企业导报,2012(15):61-62.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实效性人力资源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山东青岛市张远问: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具体指什么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激励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