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思考及探索

2016-06-16陈文涛毕淑贞

经营者 2016年5期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

陈文涛 毕淑贞

摘 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职工民主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笔者就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职工民主管理谈几点看法。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职工民主管理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经济行为。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职工董事监事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我们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各种不同经济形式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方向。其企业组织形式呈现出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公司乃至非公司型企业等多种形态。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其经济组织形态的内在要求,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等,都决定了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的最重要的企业管理机制之一。那么,如何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规范和完善中,探索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发展

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机制,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先进的、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都必须包括、吸纳着民主管理的内容;而合理的、先进的民主管理机制,又必然包容于、适应于一定的企业管理制度。职工民主管理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不可能游离于企业管理链条之外。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多数是在原国有企业转制改组情况下进行的,具有两个明显的与生俱来的特征:一是其管理体制、机制,仍带有原国有企业的许多痕迹;二是其所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必须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其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也需要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整体框架中,对过去成功的、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制度,加以坚持、规范、完善,融合到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体制当中,并整合、探求、创造理论上说得清、站得住,实践中行得通、可操作的实现形式,有效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工作。

我国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职工主人翁地位,行使职工政治民主权利,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政治制度和手段,被多年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企业。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公司制企业是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契约集合,它使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人们形成了所有者、管理者和劳动者。协调劳动关系,调解劳动争议,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成为民主管理工作的突出任务。

二、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应该健全和完善

建立职工董事、监事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职工作为劳动者和所有者的主人翁地位、权利、利益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中国特色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包含着职工参与决策,实施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特点。职工以劳动力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是劳动力的付出者和可变资本的承载者,同样具有所有者的身份,即劳动力资本所有者,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劳动力价值评价等方面,并且有权参与对自己劳动权益的管理和监督。也就拥有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力。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的确立,愈加使得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理论走向现实。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尚且允许劳权代表进入董事会,搞“劳资共决”的参与制,我们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的现代企业,建立职工董事、监事制度,使职工群众能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更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董事、监事是由职代会选举产生的,以职代会为依托,架起了与董事会、监事会之间的桥梁。职工代表进董事会、监事会实质是民主管理进“两会”,是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是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需要推行和规范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措施,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和推行协商谈判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存在着所有者与劳动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易受侵害,需要寻求一种保护手段,来制约资本权利的扩张。由于现代企业行为的复杂、多样,与劳动者利益密切相关的工资、福利、奖惩、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规章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上,职工群众如何能随着形势、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得到相应的变化,并得到契约式的维护,成为现实的要求。如同所有者将财产投入到企业一样,劳动者一旦进入企业,其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利益,势必受到所有者、经营者、企业大环境的制约,不可能由自己单方面做出决策。这就需要一种新的管理制度进行协调。近年来建立和推行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很好的维护手段,需要坚持和完善。但这还不够,还应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加以规范和发展,形成完整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

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维护者,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重任,必须依法就职工参与管理、决策,特别是就劳动者利益的重大问题,代表职工群众与企业所有者、经营者进行协商、谈判,构建起一种制度平台,这是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延伸。

四、不同形式的有效载体应当运用和创造

在近年来的实践中,许多企业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些有效形式和载体,可资借鉴和运用。一是建立行业性、区域性职代会。在相同行业、相近性质、比较集中的小型企业,建立行业性或区域性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就职工关心的带有共性的问题,通过行业性或区域性职代会,实行民主管理。有效解决因企业规模小、人数少,不具备建立职代会条件的民主管理缺陷问题。二是职工持股制度。在公司制企业,组织职工持股会,职工持股,使职工具有既是职工又是股东的双重身份,与企业形成了财产关系,找到了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的经济载体,不仅是政治概念上的主人,也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概念上的主人。职工与企业形成了财产关系,联股、联利、联心,增强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更为关切,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自觉性更为强烈。职工持股会的建立,在企业形成了新的重要投资主体,打造了一个新的大股东,使职工不仅参与经营管理,也能够参与资产管理,提升了职工民主管理的地位和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制衡机制。三是职工民主管理小组制度。在一些企业中,就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些敏感问题,不是由经营者或者有关管理部门单独决定,而是由职工群众民主管理、民主决定。四是民主恳谈(对话)会。这是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就生产经营、职工劳动保障措施、切身权益、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等,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双向沟通活动。也是职工民主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领导与群众的民主对话,进行沟通,寻求共识,达到相互了解、谅解、信任、支持与合作。五是企业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工作实践证明,这是工会代表职工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反映职工意见和呼声,源头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方式,应当坚持运用。

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有效途径的探索和研究,是一个全新课题,它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工会民主管理工作重要任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不断总结,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拓宽范围,丰富内容,创性形式,规范程序,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创造出体现新形势特点的职工民主管理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为东营市河口区总工会)

猜你喜欢

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反思教学初探
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完善对国企党建提出的新要求
积极探索股份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现代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审计视角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展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