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邮轮旅游人才培养初探

2016-06-15余有勇

三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邮轮师资海南

余有勇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27022)

海南邮轮旅游人才培养初探

余有勇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27022)

邮轮旅游在中国是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在邮轮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邮轮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以海南省五所院校的邮轮旅游专业相关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从院校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教材、师资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初步探讨邮轮旅游人才需求现状、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人才培养;邮轮旅游;海南高校

海南海域辽阔,环境优美,发展邮轮、游艇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目前,海南三亚凤凰岛邮轮码头建有一个10万吨级,两个15万吨级和一个22.5万吨级的邮轮码头,可同时停靠5艘邮轮;海口秀英港以国际和国内客运为主,近几年内兼顾集装箱和商品汽车专用滚装运输。海南省两个港口的建成投入使用,为海南邮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服务平台。2015年10月海南国际旅游岛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大会提出“使邮轮旅游形成专业的教育体系”的新目标。同时,海南省政府也做出“出台省邮轮游艇产业发展规划及配套体系培育规划设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指示,提出了使邮轮旅游形成专业的教育体系。海南省政府注重邮轮经济发展,更加注重邮轮人才的培养。

本文通过对海南省邮轮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发现,海南的十五所高等教育院校,仅有五所院校开设邮轮人才培养相关专业,分别是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三亚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在学历培养层次上,仅有三亚学院一所高校是本科院校,其他均为高职高专院校。海南这五所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特色、就业方向等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海南省这五所院校的邮轮旅游专业相关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从海南五所院校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教材、师资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对邮轮旅游人才需求现状、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海南邮轮旅游旅游人才培养现状

表2.1海南省五所高校邮轮专业方向主干课程设置一览表

由表2.1可看出,海南五所院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标准,各院校针对的邮轮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分析发现,海南邮轮人才培养主要归纳为四个培养方向,分别是:服务技能、语言技能、船舶航海技能、船舶理论。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海航学院的邮轮专业侧重船舶技术;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设置少,注重服务方向的培养;海南经贸职业学院、三亚学院和三亚理工职业学院的课程设置更加全面,更加注重职业素养和服务技能的培养。

表2.2 海南省五所高校邮轮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一览表

由表2.2可知,各大院校的邮轮人才培养目标各不相同,归纳可以细分为几个培养方向,分别是:邮轮乘务、语言技能、酒店服务、企业管理、船舶航行。其中三亚学院注重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邮轮运营管理理论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倾向于企业管理方向;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则是培养掌握酒店和邮轮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倾向于邮轮乘务方向;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则与其余四所院校不同,其海航学院具有专业的航海知识体系,培养注重专业的邮轮管理理论知识以及英语交流能力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倾向于语言技能和船舶航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和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都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总体来看,各高校虽然形式和内容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理念上均以培养“能胜任国际豪华邮轮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普遍重视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培养,强调服务意识。

表3.3 海南省五所高校邮轮专业方向特色一览表

海南五所院校在邮轮旅游人才培养层次上略有不同,其中三亚学院是五所高校中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起点较其他院校更有优势。但是,海南各高校的邮轮旅游人才培养在专业设置上目前主要是以酒店服务人员培养为蓝本,首先培养酒店和邮轮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然后再提升相关国际豪华邮轮服务技能和管理知识,具备语言交流能力,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以达到国际豪华邮轮人才基本素质要求。具体来看,海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不同于其余四所院校,由于它是专业的航海院校,因此其专业特色更倾向于船舶船员类型,设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等4个相关专业,其毕业生就业选择范围则较为广泛,也是海南高校在航运领域拓展最多的院校。总体来看,海南省五所院校均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条件与邮轮公司、星级酒店等企业探寻校企合作途径,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以邮轮公司和高星级酒店为五所高校邮轮相关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四)师资力量

表3.3 海南省五所高校邮轮专业方向特色一览表

师资力量是邮轮人才培养能否实现的关键要素,专业教师应具备专业的邮轮理论基础以及邮轮实践经验。通过对比发现,海南五所高校在师资力量上均比较薄弱,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偏低,双师型教师比例较高,但很少从事邮轮相关专业。其教师学术研究方向分别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地理、经济学等方向。其中海南科技职业学院航海学院设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国际邮轮乘务4个专业,专业分布更加全面,师资力量相对占优。

(五)校企合作及实践基地建设

表3.5海南省五所高校邮轮专业方向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情况一览表

目前海南省五所院校已经开始与国际著名邮轮公司合作。诸如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新加坡丽星邮轮公司等邮轮集团,学生可以参与邮轮公司面试开展实习、就业。另外与国内外知名酒店或其他服务机构保持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总体合作尚缺与教学深度关联性。

二、海南省邮轮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邮轮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与实际邮轮企业人才需求存在差距,表现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较模糊、课程体系缺乏统一规范、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与行业未建立起紧密联系等方面。

(一)培养目标模糊

邮轮专业综合了多种方向专业知识,及旅游、服务、管理于一身的多元化专业,游轮上涉及了多种岗位。在邮轮上,也存在同样的等级制度。在现代邮轮业中,雇员分为管理者、乘务员和一般职员。管理者是指具有特定权利的雇员,他们分布在四个部门内:甲板部、工程部、广播部以及酒店服务部。服务人员也相应地分配在这四个部门,但数量是最多的。最后一个群体——“一般职员”,包括商店经理、理发师、美容师、表演人员、赌场工作人员、摄像师,其中有很多是与特许经营者签约而在船上工作的。将邮轮按层次清晰地展示了邮轮工作的管理分工。对于邮轮企业而言,不仅需要大量基层服务人员,更需要的是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高层次的服务与管理人员。我国邮轮专业人才的培养已初具规模,海南各高等院校也积极开设邮轮专业新兴课程。从开设邮轮专业的学校类型和层次来看,我国邮轮人才培养大多注重基本技能和外语能力的培训,学历普遍较低,大部分学校属于专科层次。总体来看,现阶段海南五所高校在专业目标培养并不清晰,限制了海南邮轮人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课程体系缺乏规范

从邮轮专业课程的设置来看,国内具有业内经验的师资和相关专著、教材较为缺乏。因此,我国邮轮专业在开设专业课程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体系。部分院校实行“拿来主义”,未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来设置课程,缺乏行业依据。院校从相关专业体系内借用部分理论来构架邮轮教育的专业构架,导致课程设置类似于“大杂烩”的课程混合物,例如其中包括了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互相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和关联。各院校的培养方向上也是趋向于传统旅游服务行业,例如礼宾接待、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因此与酒店专业的课程趋向大部分相近,未凸出邮轮专业特色。

(三)师资力量薄弱

海南五所高校,除了海航学院的航运管理专业之外,邮轮专业都设立在旅游管理专业门下,教师资源主要依靠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支撑,造成师资力量偏向于邮轮旅游专业的局面,在实践经验上较为欠缺。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涉及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会展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等方向,虽与邮轮旅游亦有相同相通之处,却无法贯穿邮轮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始终。邮轮旅游专业要求教师们拥有的不仅是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邮轮旅游实践经历,但由于邮轮旅游是新兴产业,造成教师的授课局限于理论知识,难以带领学生深入实践。

(四)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

邮轮旅游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除了学习经济类、管理类等基本理论课程外,更多涉及航海类、服务类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实践培训配套实施设备上难以满足要求。现阶段海南五所高校的校内实践主要是安排学生模拟酒店服务课程,例如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校外则是学校与酒店合作,派遣学生到酒店实习工作,因此从事的也是酒店的工作,缺乏邮轮实践机会。因为邮轮产业进入中国市场时间较晚,海南邮轮旅游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方面经验不足,海南部分院校与邮轮公司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就业方向,在学习实践上还有深度挖掘空间,缺少让学生上船参观、学习、实践,深度接触行业的机会,导致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的现象。

三、海南省邮轮人才培养对策

从现阶段海南省各院校开设邮轮管理方向专业的情况来看,此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方向,发展较为缓慢跟不上邮轮产业的发展,但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下面就目前问题较为严峻的方面提出给出解决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

目前,邮轮旅游相关工作岗位可以分为陆地与邮轮两个工作领域。陆地上的工作人员主要职责是市场推广、销售渠道、港口运营等方面;而邮轮上的工作人员分为以船长为首的邮轮航行模块和负责服务游客的邮轮服务模块。因此,高校邮轮人才培养也应根据邮轮旅游相关岗位不同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各高校自身的学科背景、师资水平和办学特点等情况,建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规范课程设置

邮轮专业涉及的知识庞杂,现阶段我国邮轮专业课程设置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海南各个学院之间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分歧。各高校应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规范课程设置。在专业核心课程上,各高校应该保持一致,例如:《邮轮概论》、《邮轮操作实务》、《国际海洋安全》、《海事法规》、《服务礼仪》、《邮轮英语》、《安全救护与疾病防治》等课程。其他课程则根据不同高校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具体设置。

(三)加强师资力量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师资水平是关键,邮轮专业教师应具备专业的邮轮理论基础以及邮轮实践经验。海南高校要加强师资力量有三条路径可循:一是邮轮专业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实践培训,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邮轮公司兼职或者顶岗实训,强化实践能力;二是聘请有在国际邮轮上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专职教师;三是可邀请邮轮公司管理人员定期来高校举办讲座,以确保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行业知识和市场动态,理论联系实践深化教育成果。因此,院校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拓宽师资渠道,加强师资力量,让邮轮专业人才培养在源头上得到保障。

(四)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邮轮人才培养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及时得到检验,建立完整的实践基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邮轮专业的特殊性,要想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很大程度上和邮轮相关企业的合作。对于邮轮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积极联系互动的背景下,邮轮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配套设施,邮轮企业可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为学院出谋划策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学校可聘请邮轮企业的优秀管理者或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授课和座谈,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同时互动模式可以由学校提供教学场地,减少成本。通过校企双方的互动交流,学生在教学中即学到了理论知识,又获得了专业技能的实践,同时即宣传了邮轮企业的产品、价值观、用人理念,也解决了学校实训材料费紧缺的问题,这一措举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四、结语

海南省邮轮旅游人才培养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不断的创新邮轮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形成符合本地特色的培养模式。就整个邮轮产业发展趋势来看,邮轮产业的发展需要不同规格和层次的国际邮轮人才,而邮轮人才的培养始终离不开邮轮旅游人才高等教育跟进。海南省需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邮轮教育结构,完善邮轮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邮轮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思路,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主体思想,以为邮轮游艇产业带来的发展契机和对专业人才提出的新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融合了邮轮游艇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等知识与技能的旅游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本专业“一专多能”的发展特色。总体来看,邮轮旅游人才培养应以邮轮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等要求,邮轮专业教材的编制要深入行业实践,着眼于加强专业实际操作能力,以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海南国际旅游岛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大会报告[R].人民网——海南视窗,2015-10-16.

[2]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R].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栏,2009-12-1.

[3]2008-2009中国邮轮发展报告[R].中交协邮轮游艇分会.研究报告,2009.

[4]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我国邮轮运输业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R].交通运输部,2014-3-7.

[5]於世成.2012-2013中国邮轮发展报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R].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前沿丛书,2012.

[6]三亚市邮轮旅游专项规划(2012-2022)[R].三亚旅游政务网,2013-9-30.

[7]巩文丽.我国邮轮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2015.

F2

A

(2016) 02-041-06

2016-09-10

余有勇(1984-),男,安徽金赛人,硕士,助教,从事旅游文化和油轮游艇研究。

猜你喜欢

邮轮师资海南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为海南停留
安发 豪华邮轮梦想启程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