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2016-06-15万耀莲张璋

当代医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依从性饮食常规

万耀莲 张璋

社区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万耀莲 张璋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控制中实施社区饮食干预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只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社区饮食干预护理。分析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饮食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护理的满意度、治疗的依从性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组饮食相关知识掌握率45例(75.0%)、治疗依从性48例(80.0%)均高于常规组30例(50.0%)、30例(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医护满意度58例(96.7%)显著高于对照组42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均有下降,干预组空腹血糖(5.89±1.22)、餐后2h血糖(7.94±2.92)的下降幅度较常规组(8.30±1.92)、(9.29±3.47)更为显著(P<0.05)。结论 合理的饮食干预护理对于糖尿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糖尿病;社区;饮食干预;效果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陷导致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的高发病[1]。本研究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部分患者采用饮食干预护理,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干预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44~75岁,平均(52.2±14.8)岁,病程4.0~14.0年,平均(9.6±5.4)年。在常规组的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45~77岁,平均(54.3±14.5)岁,病程4.5~13.5年,平均(8.7±6.5)年。所有患者都愿意配合此次为期5个月的治疗,2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饮食干预护理。疗程为5个月。具体的饮食护理方式如下:(1)医护人员培训。社区的医护人员在经过严格、专业的糖尿病饮食指导专业培训之后,对干预组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医护人员要接受关于如何合理选择食物以及具体的烹饪方法的培训,以便强化对糖尿病患者合理饮食的指导,发挥引导作用[2]。(2)膳食指导。医护人员要建议糖尿病患者多食降血糖的食物,在饮食的选择以及烹饪方法上进行细致的讲解。推荐患者多食用南瓜、洋葱、苦瓜、黄瓜等降血糖的食物[3]。(3)健康教育。在社区开展现场的讲座和咨询活动,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建议患者定期做血糖监测,三餐前后的血糖监测,有利于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品种和用药时间,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定期进行电话拜访,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4]。(4)饮食质量监控。每周对糖尿病患者做电话回访,每个月要上门随访,了解病人的日常饮食状况,对不合理的饮食方法进行更正指导。

1.3 观察指标 对干预前后2组结果(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医护满意度、治疗的依从性)及相关控制指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对照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2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结果比较 干预组饮食相关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医护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结果比较[n(%)]

2.2 2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 干预前,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均有下降,干预组下降幅度较常规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2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x±s,mmol/L)

3 讨论

糖尿病的症状有很多,如说多尿、多饮、多食、体质量下降、乏力和视力下降,还可能出现很多的并发症,当病情得到控制以后,相关的症状会有所好转[5]。通过合理的饮食干预护理,严格控制患者的糖分摄入,加之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6-8]。医护人员在进行饮食干预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差异,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指导。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要多食降血糖食物。

在本研究中,干预组的科学饮食知识掌握程度、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医护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血糖控制效果也优于常规组(P<0.05),说明科学的饮食能够帮助患者掌握饮食的相关知识,促进患者身体恢复,也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血糖的相关指标,空腹血糖以及饭后2h的血糖在进行饮食干预之后,干预组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合理的饮食干预以后,血糖指标有所降低,护理的满意度提高,将饮食干预运用到糖尿病的护理之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1] 卜郁敏.社区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52-153.

[2] 郭传芳.观察社区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6):295.

[3] 刘苗.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护理的重要性[J].中外健康文摘,2012,9(6): 323-324.

[4] 黄月梅.社区饮食干预护理在糖尿病控制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6):65.

[5] 宋丽君,万秋英.饮食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304-4305.

[6] 史会军,贾丽芳.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57-58.

[7] 戴秀菊,杨金娟,方群,等.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58-59.

[8] 张萍,于宝柱,李欣欣,等.个体化目标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294-29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71

江西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疾控中心 (万耀莲)344100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 (张璋)

猜你喜欢

依从性饮食常规
常规之外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何为清淡饮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别受限于常规
健康饮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