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

2016-06-15石波

当代医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妇产科程度切口

石波

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

石波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中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妇产科手术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84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予以术后疼痛相关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疼痛护理有效率。结果 常规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5.12±1.46)分;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2.31±1.08)分,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77.4%),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妇产科;术后疼痛;护理;效果

当前,妇科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1]。很多妇科疾病仅仅只靠药物治疗是难以根治的,大都需要通过手术彻底治疗,而术后最普遍的并发症便是疼痛[2]。研究表明,针对手术患者进行疼痛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本文主要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在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影响,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84例。常规组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30.4±12.5)岁,其中全子宫切除术21例,子宫次全切术19例,剖宫产术35例,其它类型手术9例;干预组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2.5±10.8)岁,其中全子宫切除术27例,子宫次全切术21例,剖宫产术29例,其它类型手术7例。所有患者均已经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且2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住院手术患者护理,包括住院环境护理、术前宣教、术前准备、术后对症护理等措施,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变化。

1.2.2 干预组护理方法 予以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宣教:很多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不全面,他们在手术中或术后更容易产生不安心理或恐惧情绪,加重手术时或手术后疼痛程度。对此,护理人员可在患者术前向其详细讲解术后前准备、术中配合、手术时间、术后治疗等等,并告知患者术中和术后疼痛程度,让患者在心理上有一定准备,降低患者未知心理对手术情况的影响,同时还能够加强患者术中、术后治疗配合情况,进而提升手术治疗效果[3]。

(2)术后心理护理:一是在患者转入病房后,及时告知其手术成功性,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等消极情绪。二是营造良好病房环境,确保病房中温度、湿度、光线等适宜性,让患者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三是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应保持态度温和,并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用对待亲人的态度对待患者,让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3)术后疼痛护理:若患者术后体位不当可能造成手术切口裂开,从而产生疼痛感[4]。因此,为了防止患者出现手术切口裂开,护理人员应指导其采取科学、正确、舒适的体位,降低因体位不当引起的切口张力造成患者产生疼痛感。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教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训练,帮助其四肢部、胸腹部等全身部位肌肉加强血液循环,有助于切口恢复[5]。

(4)防感染护理:通常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除了疼痛外,便是术后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后护理中还应注意防止患者出现各种感染。在患者术后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或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简单的翻身动作,若病情允许可适当下床运动,避免褥疮发生。另外,为了防治患者切口出现感染,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情况,定期更换敷料,一旦出现感染立即告知医生进行相关治疗或对症处理。

(5)饮食护理:很多患者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进行手术后必须要忌口,在饮食上不吃这样不吃那样,从而影响自身营养吸收,不利于切口快速恢复,切口长期不愈合,造成患者产生疼痛感。对此,护理人员应进行正确引导,针对患者情况制定科学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术后恢复期的膳食营养平衡。另外还应嘱咐患者必须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

1.3 观察指标 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分为0~10,10个分数等级[6]。数值越大疼痛越剧烈,0分表示患者无疼痛感觉,10分表示重度剧烈疼痛,患者术后依据自身疼痛感觉选择疼痛分值。另外,根据患者疼痛护理临床疗效标准评价患者疼痛护理有效率,(1)显著:疼痛护理后患者无疼痛感觉,或微感疼痛,对日常生活和正常睡眠无影响;(2)有效:护理后患者仍有明显疼痛感觉,但疼痛程度可忍受,对患者睡眠产生一定影响;(3)无效:护理后疼痛未减轻,甚至有加重情况,且疼痛难忍受,影响正常生活和睡眠,需靠药物镇痛。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而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3 讨论

当前,越来越多妇科疾病威胁着妇女生命健康,妇产科手术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大进步[7]。妇科手术中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便是腹部切口,但术后往往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而发生疼痛症状,这一并发症几乎已经成了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最常出现的现象。术后疼痛不仅会导致患者产生心理压力,还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睡眠质量,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尤其是剖宫手术后疼痛,除了对产妇自身造成一定影响外,还会影响其乳汁分泌,进而影响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因此,怎样才能降低妇产科手术后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影响,这已经成了众多医学研究者的重要研究方向。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通过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疼痛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有助于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相对于常规住院护理来说,其取得的护理效果更佳[8]。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首先进行术前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和手术相关事项的理解和认识,减轻患者因认知缺乏导致的恐惧、不安等消极情绪对术后疼痛和预后产生的影响。同时,针对患者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也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因消极情绪造成的术后疼痛加重。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对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术后疼痛护理和伤口防感染护理,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环节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李晓庆.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3):148-150.

[2] 康艳红.术后疼痛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2):217-218.

[3] 吴彩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4):252-253.

[4] 刘艳青.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综合护理方法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5):115-116.

[5] 陈火明.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原因分析及优质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440-442.

[6] 陈镜梅.同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2,40(2):209-210.

[7] 张伟霞,郝向东.优质护理用于妇科术后患者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3,34(17):3476.

[8] 钱小亚.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7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70

山东 266400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 (石波)

猜你喜欢

妇产科程度切口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