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2016-06-15李慧

当代医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循证神经功能住院

李慧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李慧

目的 分析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1.04±3.55)d短于对照组(14.57±4.27)d,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24±5.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8.02±6.18)分,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行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加速作用,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脑梗死;高血压;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指的是在严格遵循相关证据基础上,实施慎重、精准的护理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中极具重要意义[1]。为分析与探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选本研究选取100例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分析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0~84岁,平均年龄(67.0±12.0)岁,患者高血压病程7个月~6年,平均(3.5±2.0)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51~85岁,平均(67.5±10.0)岁,患者高血压病程6个月~7年,平均(3.0±2.5)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为促进患者脑代谢,使用银杏制剂、脑神经生长素等药物,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予以常规心电监护和吸氧等。控制休克,并积极的进行并发症预防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包括:(1)病情观察。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加强巡视,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并及时发现异常,当患者出现各种血压升高等先兆时,要及时实施抢救。(2)心理干预。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紧张和恐惧等不良的情绪,不利于治疗顺利开闸以及提高预后效果等。为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和患者进行交流,做好宽慰和开导工作,引导患者增强治疗信心,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各项工作。并对患者技术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和指导等,指导其配合护理工作,做好对患者的心理干预。(3)给药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视程度,指导其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并做好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观察,及时对其进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检测,了解用药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生并予以相应的处理。(4)诱发因素控制。保持良好的可病房环境,指导患者家属按照规定时间探视,避免外界环境对患者造成过大的干扰。并了解患者的胸痛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止痛处理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以避免患者出现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紊乱等情况。(5)循证评价。对护理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予以完善。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恢复、住院时间、血压控制等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短,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

2.2 2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比较 对2组患者行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是溶栓治疗,但若想提高治疗成功率,其重点在于缩短从患者发病到溶栓治疗之间的时间,若脑梗死患者伴有高血压病症,必须及时控制患者血压[3],以此维持患者脑灌注压,对患者脑组织血流量稳定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如果患者疾病急性期血压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到患者疾病预后。除此之外,高血压疾病也是导致脑梗死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高血压本身属于终身性疾病,必须患者做好日常自我护理工作[4]。而循证护理是伴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升而产生的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采用系统性、科学化以及规范化方式实施护理,有助于临床护理效果的提升[5-6]。循证护理应用于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中,有助于加强患者和护理人员彼此互动,采用有效措施提升增强患者对高血压、脑梗死疾病的认识,同时增强患者疾病重视度[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行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加速作用,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表2 2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比较[n(%)]

[1] 陶晓葆.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552-553.

[2] 方晓华,李鹤,程敏.论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3):111-112.

[3] 陈梅芳,陈秀云.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96-97.

[4] 邸春敬,马秀红,徐立茹,等.循证护理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4,43(4):616-617.

[5] 康立惠,路慧,陶娟,等.循证护理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心脏介入手术围术期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药,2015,10(4):101-102.

[6] 吴淑苗.循证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54-155.

[7] 夏海萍,黄琴清,李志英,等.循证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27(10):140-142.

[8] 亓剑凤.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规范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8):45-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68

辽宁 110031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李慧)

猜你喜欢

循证神经功能住院
妈妈住院了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