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面料的再造设计

2016-06-15

国际纺织导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发展方向原则工艺

杨 陈

江西服装学院(中国)

服装面料的再造设计

杨陈

江西服装学院(中国)

摘要:探讨了面料再造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面料再造的方法、几种常见的面料再造工艺,以及面料再造的发展方向。研究为面料再造设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面料再造设计;原则;工艺;发展方向

服装面料的再造设计又称为服装面料的二次设计、面料肌理设计或服装材料设计,是指采用各种手法或创意对服装所用面料的外观特点进行重新塑造,提高面料的艺术价值和视觉效果。面料的再造设计不单是简单地对面料风格进行改变,而是一种体现现代生活的文化现象。由于科技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服装个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追求简单的千篇一律的服饰打扮,这从现代人避免“撞衫”的心理特点便可以看出。本文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工艺手法,分析这些手法对再造设计后面料风格的影响,为服装面料再造设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面料再造设计遵循的原则

1.1科学性

任何面料的设计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只有将科学规律与当前生产技术进行结合,并通过科学仪器分析,在满足视觉效果与艺术性的同时,还满足科学性,才能合理设计出面料的再造方法。

1.2审美性

审美性是人们根据外界因素对面料设计美学的一种理解与感悟。面料设计的审美性是服装设计永恒的追求目标,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面料的视觉效果,更应该对面料所带来的心理感受有深刻了解,注重设计审美性与科学性的紧密结合。

1.3艺术性

面料再造设计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其能给人很好的精神享受和无尽的想象空间,令人在气质上得到很好的提升,视觉上也更和谐。艺术性是面料设计最为本质和灵魂的原则,只有将艺术性贯穿到面料设计中,才能使服装更具精神内涵,传递更为深刻的思想价值。

1.4功能性

功能性是面料设计最基本的原则。由于服装的穿着环境不同,设计师在进行面料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服装穿着环境及该环境中服装艺术性的表现形式,针对面料的功能性进行再造设计,这是面料设计功能性必须遵循的原则。

2面料再造设计的方法

对面料进行再造设计一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技术角度:从技术角度对面料进行再造设计是目前规模化生产的主要手段,其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对面料进行贴布、编结、镂空、机修、轧褶、络缝等,在现有的纤维材料或面料基础上进行改造,使面料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风格效果。

——表现形式角度:表现形式的再造设计主要是指根据设计师的灵感与审美设计需要,对面料进行再造设计。通过对面料表现形式的再造设计,可赋予面料新的内涵与特点,提高面料的审美性与艺术性,对面料的风格形式进行重塑。

3几种常见的面料再造设计工艺

3.1打揽与抽缩工艺

打揽与抽缩工艺俗称面料浮雕造型,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面料再造设计手法,主要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对原本规整的面料中的纱线进行抽缩,使其整体或局部形成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立体褶皱。

3.2绗缝工艺

绗缝工艺主要是针对有夹层的纺织物而言的,是通过机器或手针,按照不同的花纹图案或线条对纺织面料进行缝合,以起到对芯层与外层织物的紧贴和固定作用,增强织物的实用性与美感。该工艺的特点是面料纹样走针部分将面料紧密压缩在一起,使得纹样走针的位置向内凹陷,而没有走针的位置向外突出,面料呈现明显的立体视觉效果。由于该法是通过绗缝的方式将多层织物缝合在一起的,因而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并且增加了织物的热阻,从而增强了织物的保暖性能。该法主要用于具有保暖性能的服装上,以羽绒服最为常见。

3.3手工编织工艺

手工编织工艺主要是通过织针或手工,将纱线编织成环状结构物(类似于针织物),并在织物的表面形成起伏不平、疏密有秩、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这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艺术性的工艺手法。

3.4减法面料再造设计

通过对现有的面料进行分解,即从面料的多种元素中抽取一种或多种,破坏面料原有的构型,使面料的外观得到重塑,得到具有另一种风格的面料的方法,即为减法面料再造设计。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现有面料进行破坏性重塑实现的。如,对面料进行撕裂、腐蚀、剪除、镂空、裁剪、磨洗、切割等处理后,面料出现残破等状态,可呈现一种残缺美。或结合面料设计的加法原则,对面料残缺部分进行增补。以熨烫为例,主要是通过蜡烛或熨斗等火焰或高温物体对面料进行破坏。由于减法面料再造设计法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偶然性与随机性很大,因此在规模化生产中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

3.5加法面料再造设计

加法面料再造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各种不同材质、风格、肌理、色彩等元素进行叠加处理,形成具有多变纹理风格、质感丰富、风格多变的面料。在工艺上主要采用刺绣、粘贴、缝合等手法。加法面料再造设计方法不仅可以增强面料的空间立体感,改变原有面料平整的风格,还可以使面料各元素之间的风格特点得到很好的互补,增强面料的视觉效果。如,将蓬松的纱与较厚重的棉布缝合在一起,不仅可凸显纱与棉布的特点,还可以增加面料的艺术美感。目前对加法面料再造设计的创新应用越来越多,不少设计师还尝试利用同种元素对面料进行改造,如利用同种面料进行重叠,打破原有的组合方式来满足审美与可欣赏性,提高面料的艺术价值。

4面料再造设计的发展方向

面料再造设计已成为服装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与创作方式。通过对面料的重新设计与组合,可改变原有面料的风格特点,增加面料的艺术价值与视觉效果,更好地诠释服饰设计的价值。总体而言,在日趋成熟的面料再造设计工艺中,面料再造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4.1对面料空间效果的追求

目前,大众的审美观已从单纯的二维平面效果向三维立体空间效果发展。很多设计师尝试通过不同的手段,增强面料的立体空间效果,以增强视觉效果与艺术性。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叠层法、抽缩及绗缝法。面料的空间立体感不仅使得面料的肌理及浮雕效果明显,还改善了面料的手感,因此对面料空间效果的追求将是面料再造设计发展的一个方向。

4.2对抽象概念的最求

目前,简洁的面料再造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推崇,面料的设计理念也从尽可能具体向尽可能抽象的方向衍变。这种对设计审美价值与表现价值高度的提炼,不仅使得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很好的升华,也提升了作品的设计理念。

4.3对多样性的追求

在目前的面料再造设计中,设计师应用加法面料再造设计法占较大的比例,这是因为加法面料再造设计法中多种元素的运用,更能体现面料的层次感,形成风格变化。如,浑厚的面料能给人以成熟稳重感,轻盈蓬松的面料给人以活泼欢快感,而将这两种面料进行组合,就能很好地凸显面料的特性。中国古代的很多服装面料就是根据面料再造设计中的加法原则制作完成的。同时,不同色彩、织物组织结构及材质等元素的重新组合,还可以使面料风格迥异,多种多样,同时又不缺乏美感。

4.4从手工向机械化发展

面料再造设计的机械化是面料再造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对面料再造设计的规模化生产已不再是梦想。印染机、编织机、数码印花机的应用已成为典型代表,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手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面料再造设计的成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面料再造设计的机械化程度将更高,机械化面料再造设计的种类也将更多。

4.5对心理暗示的追求

对面料的再造设计是一种对面料风格、形式的再创造,因此在面料再造设计过程中,应追求对面料的创新设计,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通过破坏原有面料的方式追求一种残缺的风格,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面料再造设计方式。具体可以通过裁剪、磨洗、切割等方式,使得面料呈现残破等状态,以彰显难过、痛苦与灾难。同时,在这些残破的位置进行装饰,以增加甜蜜、浪漫、华丽等色彩。因此,这类从心理暗示的角度对面料进行再造设计也将是面料再造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5结语

本文通过对面料再造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面料再造设计方法、几种常见的面料再造设计工艺及面料再造设计发展方向的介绍,为面料再造设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石历丽.服装面料再造设计的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24(5):573-575.

[2]崔唯.纺织品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28-29.

[3]郭冬梅,李荣.设计装饰肌理表现[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31.

[4]陈欣.羊毛衫服装设计中的肌理表现手法[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22(1):55-58.

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fabric

YangChen

JiangxiInstituteofFashionTechnology,Nanchang/China

Abstract:Principles, methods, several common craft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fabric reconstruction design were discussed. The research provided an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bric’s reconstruction design.

Key words:fabric reconstruction design; principle; craft; development direction

猜你喜欢

发展方向原则工艺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