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泌尿系感染中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分析

2016-06-13王芬

当代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埃希氏头孢他啶米卡

王芬

泌尿系感染中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分析

王芬

目的 探讨泌尿系感染中大肠埃希氏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方法 选取感染患者580例,共分离出512株大肠埃希氏菌,采用MIC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氏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从高至地低为:氨苄西林(84.8%)、环丙沙星(65.0%)、左氧氟沙星(58.8%)、庆大霉素(57.2%)、头孢曲松(39.8%)、头孢他啶(15.8%)、阿米卡星(10.2%)、亚胺培南(0.0%)。结论 在泌尿系感染中,大肠埃希氏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耐药性较低,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依据耐药试验结果,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大肠埃希氏菌;泌尿系感染;耐药性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病,是尿路上皮对于细菌侵入所表现出炎症反应,多伴有脓尿、菌尿[1]。在引起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中,大肠埃希氏菌是最典型的代表菌,它同时也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主要菌株[1-2]。近年来,因临床用药不规范,大量应用抗菌药物,造成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菌株持续增多,进而造成泌尿系感染后抗菌药敏感性降低,出现治疗困难,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探讨泌尿系感染标本中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参考性数据,促进病人尽早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辽宁省抚顺市矿务局总医院泌尿感染患者共580例,其中男318例,女262例,年龄18~72岁,平均(48.2±5.7)岁,病程1~7d,平均(2.8±0.4)d。在580份中段尿标本中,共分离出512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

1.2 方法 细菌鉴定及药敏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及配套鉴定药敏鉴定板,其鉴定方法是(MIC法[3]):从纯培养平板上挑取菌落;在ID肉汤中制作标准浊度菌悬液;加入一滴指示剂到AST肉汤中;从ID肉汤中吸取25μL菌悬液,加入至AST肉汤中;将带菌液的AST肉汤倒入检测板,盖盖子,上机检测,检测。

2 结果

大肠埃希氏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从高至地低为:氨苄西林(84.8%)、环丙沙星(65.0%)、左氧氟沙星(58.8%)、庆大霉素(57.2%)、头孢曲松(39.8%)、头孢他啶(15.8%)、阿米卡星(10.2%)、亚胺培南(0.0%)。见表1。

表1 药敏试验结果[n(%)]

3 讨论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caeae)属于栖息在动物或者人体肠道内的一群生物学形状以及形态比较相似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土壤、植物、水体、动物肠道、人体肠道内广泛性分布,且大部分属于人体正常肠道菌成员。在肠杆菌属中,埃希菌属为典型种属,它包括蟑螂埃希菌、赫尔曼埃希菌、大肠埃希菌、伤口埃希菌、菲格森埃希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属于肠道条件致病菌,一旦人体免疫功能出现降低时,大肠埃希氏菌则会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肠内外感染,属于泌尿系统感染、腹泻等主要致病菌。近年来本院泌尿系感染情况持续增高,为提高治疗效果,需进一步确认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情况,以便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3.1 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增加的原因 引起药物耐药性增加的原因主要包括[4-5]:(1)对抗菌知识、抗菌原理的了解不够,造成药物滥用:部分医生在选用抗菌药物时缺乏明确指征,或者无明确适应症,或者缺少一些具体的实验数据,导致乱开抗菌药物;部分群众为了降低治疗成本,但又缺乏一定的医学常识,在自我诊断后自行购药,导致药物滥用,这类现象尤以农村、城镇居民较为常见;用药监测工作的开展不力,使部分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合理,无法达到最佳杀菌血药浓度,容易引发耐药性。而造成耐药性增加的具体病理机制为[6-8]:(1)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点出现变化:因细胞膜上和抗生素作用的靶位蛋白发生改变,使抗生素无法作用于靶位点,使药物失效;(2)细菌胞浆膜通透性出现变化:正常情况下,抗生素能够顺利穿过细胞膜,进而发挥作用,但当外膜非特异性通道功能出现改变或者细胞壁水孔发生变化等原因时,药物不能顺利地渗透进入细菌内,无法达到杀菌效果;(3)产生灭活酶:灭活酶包括钝化酶或者水解酶,能够催化一些基团结合至抗生素上,导致抗生素失活。

3.2 本院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情况 本文表1结果显示,本院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情况比较普遍,尤以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性最高,而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等的耐药性偏低。之所以本院的耐药性以氨苄西林等药物为主,很可能是因为此类抗生素在本院的应用时间久、应用甚广,过往因耐药性意识差,部分医生一直使用同一种抗生素治疗感染,最终使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明显增加。因而,临床治疗泌尿系感染时,应注意使用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等对敏感性高的药物治疗,尽量少用或者不用耐药性高的药物。

3.3 如何降低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 目前本院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十分普遍,因此应加大控制力度,以有效地降低药物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其措施包括:(1)提高医生的医务水平:医生是接触病人的前线人员,其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用药的合理性,因此应定期举办抗菌药物知识讲座、耐药性知识等培训工作,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认识;(2)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向广大群众宣传抗菌药物知识、耐药性出现的原因等,并告知自行用药的危害性,使群众明确自行选取抗菌药物的潜在危险,告知出现病情时应主动咨询专业医生,避免滥用药物;(3)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机制:定期召开临床耐药性实验数据报告会,通过实验数据让一线医生了解当前本院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以便合理地选择治疗药物;(4)合理使用新型抗菌药物:针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新抗菌药物,可加大合理应用力度,在治疗时尽量选择临床应用少的治疗药物,降低耐药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使用频率。

综上,在本院泌尿系感染中,大肠埃希氏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耐药性较低,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依据耐药试验结果,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1] 邓法文.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7):3890-3892.

[2] 蔡利超.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22(42):157-158.

[3] 陶胜来,熊自忠.2010年CLSI头孢菌素折点改变对产ESBLs奇异变形杆菌药物敏感性结果评估和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2):154-156.

[4] 谢克开.探讨新生儿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J].当代医学,2014,20(18):103-104.

[5] 符大侠.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耐药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7):25-26.

[6] 付帅.ATP结合盒式蛋白在难治性癫(痫)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4,41(6):636-639.

[7] 胡丽庆,吕火祥.黏质沙雷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7):625-629.

[8] 边锋芝,闻新棉,孙玉国,等.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6):3020-302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6.090

辽宁 113008 辽宁省抚顺市矿务局总医院检验科 (王芬)

猜你喜欢

埃希氏头孢他啶米卡
埃希氏菌的遗传演化关系分析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26血清型检测方法的建立
新型抗菌药物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研究进展
盐酸克伦特罗生物素化单链抗体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的表达
哌拉西林与头孢他啶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米卡的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