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016-06-13田卓

当代医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角型眼压青光眼

田卓

影响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田卓

目的 对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52例(68眼)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观察实验组(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患者,11例,19眼)与对照组(术后未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41例,49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验组术前眼压(40.2±10.3)mmHg、晶体厚度(4.6±0.3)mm与对照组术前眼压(24.3±6.5)mmHg、晶体厚度(5.1±0.4)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压、房角结构、晶体厚度以及青光眼类型等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房角结构、青光眼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引发恶性青光眼的概率较高,因此,针对在手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概率较高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闭角型青光眼;恶性青光眼;相关危险因素

恶性青光眼是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闭角型青光眼,恶性青光眼发病后,其病情比较顽固且难以控制,同时严重影响视功能,甚至会导致失明[1]。本研究通过52例(68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52例(68眼)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以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患者为实验组(11例,19眼),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为对照组(41例,49眼)。实验组男7例,女4例,年龄33~50岁,平均年龄(39.2±3.8)岁。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58.3±2.3)岁。2组患者除年龄外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进行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在手术前,所有的患者需要进行降眼压的药物治疗,并且对其进行麻醉处理,尤其是需要对其穹窿部以及角膜缘的结膜瓣进行处理,需要确保巩膜的厚度控制1/2的位置,且大小需要控制在3mm×4mm的范围内。在巩膜扳瓣下方将2mm×2.5mm的周边虹膜切除,同时,还需要切除小梁组织2mm×1.5mm,之后需要对其虹膜进行修复处理。并且需要使用丝线对巩膜瓣两角进行正确的缝合处理,在角膜的穿刺口处需要使用生理盐水向前房内进行注射。在对其进行缝合的时候,还需要根据巩膜瓣的渗漏情况来决定。之后在结膜下方注射2mg的地塞米松,术后对其眼部使用抗生素药水进行抗炎处理。

1.3 观察指标 通过眼科专用的A/B型超声诊断体系,针对患者的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前房深度进行测量。同时,要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眼压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算各因素的比值比(OR),以及95%的置信区间(95%CI)。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各参数比较 实验组术前眼压、晶体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各参数比较(x±s)

2.2 实验组的单因素分析 其年龄、术前眼压、房角结构、晶体厚度以及青光眼类型等单因素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单因素分析

2.3 实验组多因素分析 患者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房角结构、年龄、青光眼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眼压会有所升高,同时,会对患者的视功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是一种慢性眼科疾病。闭角型青光眼的虹膜根部会向前移动,并且出现彭隆或者肥厚现象,从而会导致周边的虹膜会阻塞小梁网,或者两者会出现永久性的粘连,继而导致瞳孔阻滞,而且房水外流就会导致房角闭合。另外,其解剖特点是房角比较狭小,有的会出现闭合的现象,并且周边的虹膜容易与小梁网发生粘连[2-3]。针对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通常采取降眼压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其中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滤过性手术,小梁切除术是该手术中的常用方法[4]。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通常会运用到内外引流的作用以及原理,以便更好的控制眼压,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达到保护眼部结构的作用。手术治疗后,恶性青光眼是危害视功能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需要重视恶性青光眼的发病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5]。

恶性青光眼的发生主要与眼部结构有关,通过在异常的眼部结构上,以多个致病因素以及发病的机制共同作用引起的。其主要特点包括:房角比较狭窄、眼轴比较短、角膜的曲率较小,其晶状体虹膜会出现前移的现象[6-7]。要想有效的降低恶性青光眼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对患者视功能的影响作用,就必须要研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8]。本研究通过对恶性青光眼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单因素为年龄、术前眼压、角房结构、晶体厚度以及青光眼类型。同时,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的平均年龄小于未发生患者的平均年龄。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眼部的结构会出现较大的变性,尤其是睫状体内的结缔组织变性程度较严重,如果通过手术治疗,其对手术的炎症反应较低。因此,说明年龄较小的患者其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概率相对较大。另外,恶性青光眼患者的术前眼压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者,表明恶性青光眼的发生主要与前房压力骤降有关,可以看出,在术前眼压下降效果不够理想的患者中,需要在手术中对其眼压进行缓慢下降,从而有效的降低高眼压对患者手术的影响。另外,针对结果中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青光眼类型以及房角结构)进行分析,需要在实施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的时候,需要对可能会引发恶性青光眼的患者采取预防处理,以便降低其发生率。

综上所述,年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引发恶性青光眼的概率较高,因此,针对在手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概率较高的患者而言,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1] 吕旭菁.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J].江苏医药,2011,37(2):48.

[2] 陈豫川.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处理与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0,22(2):96.

[3] 陈虹.青光眼患者手术中房水逆流的处理及其相关因素[J].眼科,2009,32(1):524.

[4] 安芳.恶性青光眼2例手术治疗体会[J].西藏科技,2011,17(2):62.

[5] 唐庆新.恶性青光眼的治疗1例报告[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5(1):65.

[6] 王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三联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1例[J].临床眼科杂志,2013,23(5):32.

[7] 孙功勋.抗青术后迟发性恶性青光眼1例[J].临床眼科杂志,2009,14(2):215.

[8] 方洵晔.影响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并发恶性青光眼的相关危险因素探析[J].吉林医学,2013,34(10):185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6.038

辽宁 121001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眼科 (田卓)

猜你喜欢

角型眼压青光眼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青光眼问答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