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分析

2016-06-13谢腾芳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阿昔洛水痘

谢腾芳

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分析

谢腾芳

目的 探究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水痘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西咪替丁组和利巴韦林组,各39例。在其他治疗都一样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西咪替丁注射液20 mg/(kg·d)、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进行治疗,以5 d为1个疗程,并对其发热时间、皮肤不再瘙痒的时间、结痂时间进行观察与对比,并对2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对比。结果 西咪替丁组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咪替丁组的退热时间(1.74±0.24)d、瘙痒消失时间(2.20±0.43)d、结痂时间(3.83±0.26)d短于利巴韦林组的(2.55±0.63)d、(2.50±0.27)d、(4.24±0.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咪替丁对小儿水痘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因此,西咪替丁对治疗小儿水痘的效果更显著。

小儿水痘;西咪替丁;利巴韦林

小儿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引发的呼吸道传统的具有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其主要的特点为斑疹、结痂、疱疹、丘疹。水痘[1]的发病高发期在春季的前期与冬季的后期,对此病最为敏感的是4~10岁的儿童,临床表现情况不尽相同。此病虽然存在自限性,但是可能会引发肺炎、肝炎以及脑炎,比较罕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横贯性脊髓炎、视神经炎、关节炎等[2]。而且感染水痘的患者,病毒会在被根神经节长期的潜伏,成人时期可被再次的激活,从而造成引发带状疱疹的发生,所以,必须要积极地对其进行治疗,将水痘的症状减轻,病程有效的缩短。本研究采用西咪替丁治疗,探究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水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3月就诊的78例小儿水痘患者,均满足以下3个条件:(1)存在发热、无力、食欲不佳、瘙痒性皮疹等病症;(2)在发病期3 d内,没有使用过抗病毒药物的治疗;(3)白细胞没有明显的降低(白细胞<2.0×109/L,或中性粒细胞≤1.0×109/L)。将

78例患儿随机的分为西咪替丁组和利巴韦林组,每组39例。西咪替丁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2~10岁,平均(5.6±2.5)岁;利巴韦林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3~10岁,平均(5.5±2.3)岁。2组临床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给予营养与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患儿增加抗生素等的使用,西咪替丁组采用西咪替丁注射液(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33022620)20 mg/(kg·d)注射治疗;利巴韦林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湖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19993451)10 mg/(kg·d)注射治疗,疗程为期5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退热时间、皮肤不再瘙痒的时间、结痂时间,及治疗效果。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2 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没有出现新的皮疹,1 d内发热、瘙痒现象消失,3 d内皮疹结痂;有效:没有出现新的皮疹,2 d内发热、瘙痒现象消失,4 d内皮疹结痂;无效:2 d后发热、瘙痒现象消失,4 d后皮疹结痂。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西咪替丁组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利巴韦林组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西咪替丁组与利巴韦林组疗效比较(n)

2.2 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好转时间比较 西咪替丁组的退热时间、瘙痒消失时间、结痂时间短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西咪替丁组与利巴韦林组体征好转时间比较(x±s,d)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利巴韦林组出现4例皮疹,症状相对较轻,但没有停止对其进行治疗。西咪替丁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且本研究例数相对较少,疗程也比较短,2组患儿均未出现骨髓抑制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细胞降低等。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6,P=0.040)。

3 讨论

水痘-带状疱疹病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4],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疾病,以往对小儿水痘都是采用广谱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利巴韦林是人工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一些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对VZV病毒与人类疱疹病毒等疱疹性病毒的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利巴韦林对病毒核苷酸的合成能够有效的抑制,通过磷酸转化为酶磷酸化被有效的激活,从而抑制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的合成,但是利巴韦林对病毒腺苷激酶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且特别容易出现耐药性的现象,所以临床治疗效果较差。

西咪替丁是H2受体阻断剂,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能力,还可以对胃酸、胃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分泌进行有效的抑制[6]。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有丝分裂原引发的人与动物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的产生有促进作用;(2)对人的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病理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阴性者,用药治疗后出现明显的恢复作用;(3)能够有效地促进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产生;(4)促进抗体的产生;(5)能够有效抑制动物移植性肿瘤以及人黑色素瘤;(6)能够增加人与动物的免疫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抑制皮肤损害的作用,能够达到抗病毒、快速退热、有效止痒、消肿止痛的目的,有效的降低了水痘病毒对皮肤造成的损害,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病毒血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西咪替丁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7-8]:(1)能够有效的改善抑制性T细胞亚群的活性状态;(2)能够有效改善自然杀伤细胞的附近环境,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环境质量,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抗肿瘤免疫监视能力;(3)将辅助性T细胞免疫功能有效的激活;(4)能够有效提高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体外共同培养获得的效应细胞抗原提成能力;(5)有效增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浸润淋巴细胞的作用。

利巴韦林具有口干舌燥、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西咪替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体现在头晕头痛、皮疹、胃肠道反应等等,偶尔还会出现心率过缓、白细胞降低的症状。本研究表明,利巴韦林组出现少数不良反应,西咪替丁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本研究对2组药物对水痘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症状体征好转的实践与总的有效率上,西咪替丁对小儿疱疹的治疗方法更安全、有效。

[1] 江利芬.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2):151-152.

[2] 陈玉琴,邓益斌.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142-143.

[3] 张梅梅.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疗美容,2014(6):113.

[4] 孙晓岚.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研究[J].现代养生B,2014(10):57.

[5] 陈明惠.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5(13):240.

[6] 杨秀清.阿昔洛韦联用西咪替丁治疗水痘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5):266-267.

[7] 孙晓岚.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研究[J].现代养生,2014(20):57.

[8] 耿玉霞,马合木提·艾合买提.西咪替丁、更昔洛韦及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7):269-2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94

江西 330006 江西省儿童医院门诊部 (谢腾芳)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阿昔洛水痘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生水痘真难受
水痘源流考
水痘王国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某部2011—2015年水痘发病分析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盐酸伐昔洛韦片和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胸腺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