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初探

2016-06-13聂轶飞刘文婷张曦尤爱国许汴利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积液

聂轶飞 刘文婷 张曦 尤爱国 许汴利

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初探

聂轶飞 刘文婷 张曦 尤爱国 许汴利

目的 探讨以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lobar pneumonia in children)临床特征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为及早发现和防治大叶受累性小儿肺炎提供科学线索。方法 回顾性查阅患儿病历,填写信息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74例,其中重症14例。6岁及以上占40.54%(30/74),男女性别比为1.74∶1;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患儿通常有持续高热、刺激性干咳、右肺大叶受累为主等主要临床特征;患儿的高热发生率及持续时间、胸腔积液发生率、肺外并发症及重症的发生率等与非大叶肺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好发于学龄前期,是一种应在诊疗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难治性肺炎,及时识别重症患儿有助于指导临床救治,促进预后的好转。

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临床特征;预后

经典的“大叶性肺炎”多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性病原体引起,病变可累及并迅速蔓延至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急性炎症表现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且以青壮年发病居多。以起病急骤,高热开始,继而出现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伴有肺实变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病程大约1周逐渐缓解,预后较好。但近些年来,报道称全国多家大型综合性儿童医院都有儿童大叶性肺炎病例明显增多的趋势,且多由肺炎链球菌以外的其他病原如肺炎支原体(MP)等引起[1],临床症状也与经典大叶肺炎有较大不同,为总结大叶性受累儿童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对74例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收集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市儿童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住院的大叶和非大叶受累的儿童肺炎病例各74例。纳入标准:(1)入院后胸片经2名以上医师阅片判定得出统一结论;(2)剔除入院前经正规医院抗生素治疗3 d以上病例;(3)重症肺炎的判定依据《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2]:发热超过10 d,肺部体征严重,同时伴肺实变、胸腔积液、肺外脏器损害超过2个系统者。

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者,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以中位数和极值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以百分比表示。统计结果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大叶受累性儿童肺炎出院诊断以“大叶肺炎”为主,74例病例中,男47例,女27例;≥6岁30例,≤6岁

44例。X线片显示单侧病变25例,累及多个肺叶49例;累及左下肺为主7例,右下肺为主5例,累及右肺为主13例。合并胸腔积液33例;肺外合并发症27例,其中重症14例。

2.2 2组患儿主要症状和体征比较 2组患儿性别及白细胞计数偏高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叶受累肺炎组的年龄(≥6 y)、体温(≥38.5℃)、心率偏高、胸腔积液、热程(≥11 d)、肺外并发症及重症的比例高于非大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主要症状和体征比较

2.3 2组患儿预后指标及影响因素比较 大叶受累肺炎组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发病至入院间隔均长于非大叶组,出院时痊愈的比例也低于非大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预后指标及影响因素比较

3 讨论

大叶受累性肺炎可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是多伴有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的急性肺炎。中毒性休克、败血症、肺实变、肺脓肿以及脓胸等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预后较其他类型肺炎差。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大叶受累性肺炎的流行特点及病原谱构成也有了较大的改变。经典的由肺炎链球菌所致的成人大叶性肺炎已很少见,而支原体和病毒等引起的儿童大叶受累性肺炎增多趋势明显[1-2]。该类型的儿童大叶受累性肺炎发生率升高,在韩国和台湾地区也有文献报道[3-4],因此,引起儿童大叶受累性肺炎增加的相关因素嗜待深入研究。从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来推断其预后,可以较好的反应出该疾病对某人群的危害程度,同时为寻找危险因素提供线索。

本资料随机选取大叶受累性和非大叶受累肺炎2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显示,大叶受累组的儿童以学龄前和学龄期为主,与吴素玲等人[5]报道一致。年龄中位数是5岁,大于6岁的比例超过40%,而2组男女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发热的程度和热程上来看,大叶受累性肺炎的发热多以≥38.5℃的高热为主,占到该病例的93.24%;热程中位数为15天,65%的病例超过11天;重症的主要2个指标胸腔积液和肺外并发症的比例分别为45.95%和74.32%,而肺外并发症也以肝脏和心肌损伤为主,严重者可伴有呼吸衰竭和中毒性脑病等。在2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发生频率的比较中,大叶受累组患儿高热(≥38.5℃)、心动过速(≥130次/ min)、胸腔积液、热程长、肺外并发症和重症等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大叶受累组(P<0.01),表明大叶受累性肺炎的症状明显较重,是引起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危险因素[6-7],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应格外引起重视,及时做好应对的准备。大叶受累肺炎组的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偏高比例与非大叶组均接近于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引起2组肺炎的病原体差别不大,推测可能均以非细菌性病原或混合感染为主[8]。

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和出院痊愈比例是其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通过2组的比较,大叶受累组的退热和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非大叶组,而痊愈的比例却较低,表明大叶受累肺炎的预后较差,与陈国宏等人的结论类似[9],属于难治性肺炎。影响预后的因素中,除了较重的体征外,发病到入院的时间间隔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本资料对2组患儿发病到入院的时间间隔进行比较发现,大叶受累组的间隔长于非大叶组,反映出儿童肺炎的病程是动态的,就诊的延误可能是发展为较严重的大叶性肺炎影响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通过大叶受累性肺炎与非大叶受累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多种因素进行对比,期望获得对大叶受累性肺炎预后判断有帮助的线索,其中病程中出现的高热干咳、胸腔积液以及肺外的并发症等均可能成为较好的预判指标,为减低病死风险提供预警。由于本研究获得的病历信息有限,仅能提供指向性提示,为深入研究该病的发病增多的原因,下一步应从其感染来源、聚集性以及致病原等方面入手。

[1] 沈乐琴,陈勇南,王云香,等.地区性儿童大叶性肺炎病原学变迁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5):772-774.

[2] 刘新锋,赵志妙,张中平,等.儿童大叶性肺炎病原学分析[J].河北医药,2014,36(20):3126-3127.

[3] Wu PS,Huang LM,Chang IS,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pneumococcal/lobar pneumonia and empyema from 1997 to 2004 in Taiwan[J].Eur J Pediatr,2010,169(7):861-866.

[4] Lee JY,Hwang SJ,Shim JW,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Lobar Pneumonia[J]. Korean J Lab Med,2010,30(4):406-413.

[5] 吴素玲,黄晗,张磊,等.儿童大叶性肺炎102例分析[J].实用心脑血管杂志,2010,18(7):965-966.

[6] 侯舒,许晓燕,王亚亭,等.儿童大叶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5):701-702.

[7] 高惠,罗征秀,罗健,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后遗症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8(2):165-167.

[8] 王丹,吴银弟,刘莉.不同年龄段儿童社区获得性大叶性肺炎病原学分析[J].安徽医学,2011,32(5):583-585.

[9] 陈国宏,曾炯生,谢庆生,等.以大叶受累的肺炎支原体肺炎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5):2772-2774.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 factors inf l uencing prognosis of lobar pneumonia in children,so to provide scientif i c references for the early fi nding and prevention of the disease.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children were reviewed,and the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filled in.The soft of Excel was us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and SPSS 18.0 used in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74 cases of Lobar pneumonia in children were surveyed,including 14 cases of severe symptoms.6 years of age and older accounted for 40.54% (30/74).The male and female sex ratio was 1.74:1.The syndromes such as high fever,dry cough,right pulmonary lobe dysfunction and so on were usually found in the cases of Lobar pneumonia in children.Incidences of high fever and duration,pleural effusion,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nd severe and so on were signif i cantly higher in Lobar pneumonia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P<0.05),and may be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Conclusion Most of the lobar pneumonia in children attacked in preschool,and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neumonia.The timely identif i cation of this kind of children severe pneumonia was helpful to guid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gnosis.

Lobar pneumonia in children; Clinical features; Prognosis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08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儿童疑似“大叶性肺炎”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研究》 (132102310060)

河南 450016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聂轶飞 尤爱国 许汴利) 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文婷) 开封市儿童医院 (张曦)

猜你喜欢

大叶性肺炎积液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虫见大叶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大叶胡枝子根皮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及其机制
大叶落地生根及其盆栽技术
大叶女贞锈壁虱药物防治试验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