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行性研究

2016-06-13姜勤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泪囊吻合术鼻腔

姜勤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行性研究

姜勤

目的 探讨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鼻腔泪囊造孔术,对照组行鼻腔泪囊吻合术。观察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肿胀及感染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5.66±7.89)mL、(34.88±6.01)min、(6.04±0.96)d,对照组对应分别为(89.36±7.65)mL、(49.57±6.05)min、(10.23±1.42)d,观察组术后肿胀、感染及复发性阻塞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78% vs 60.5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泪囊造孔术能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减少治疗时间,间接减少医疗费用,减轻家庭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鼻腔泪囊吻合术;鼻腔泪囊造孔术;鼻内镜;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术后疼痛给患者增加沉重痛苦[1-2]。眼部感染或发育异常极易引发慢性泪囊炎,患者常因溢脓、泪管阻塞等症状而焦虑不安,泪囊鼻腔吻合术能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但其易造成皮肤创伤而留下疤痕,影响面部美观[3]。为更好地对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治疗,选择7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诊治的7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男13例,女25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9.4±5.9)岁,病程0.9~4.9年,平均病程(2.9±0.9)年,伴鼻中隔偏曲16例,伴中鼻甲肥大11例,伴慢性鼻窦炎11例。对照组患者男12例,女26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50.1±6.2)岁,病程1.0~5.1年,平均病程(3.0±0.7)年,伴鼻中隔偏曲15例,伴中鼻甲肥大13例,伴慢性鼻窦炎1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具体方法:用0.1%肾上腺素与1%利多卡因对手术区行麻醉处理,予患者手术体位,用鼻内镜观察并处理鼻窦炎、鼻甲肥大等症状,于内眦上下3 mm处,沿眶缘切开14 mm左右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使其发生钝性分离,韧带在内眦中得以暴露,于前泪嵴1~2 mm处将骨膜切开后,分别以后泪嵴为后边界,内眦韧带、鼻泪管上口为上、下边界,予骨膜行剥离子分离处理;分别以前、后泪嵴为前、后边界,水平径为9 mm左右,内眦韧带、鼻泪管上口为上、下边界,垂直径为

11 mm左右,用咬骨钳将止血钳压破后的泪骨骨板破口行扩大处理,将“工”字形切口分别置于鼻粘膜、泪囊处,先后对皮肤与皮下组织行缝合术[4]。

1.2.2 观察组 行鼻腔泪囊造孔术,具体方法:予患者手术体位,鼻腔由棉片、丁卡因等做填塞处理,将鼻粘膜局部麻醉后,予14~16 mm的鼻粘膜行刨刀刨除术,使上颌骨额突及前泪骨别暴露于黏膜下,两者接合骨缝出现后,分别用咬骨钳、骨凿清除上颌骨额突,再用咬骨钳将其扩大以形成11~13 mm骨窗,使泪囊内壁完全暴露,于下泪点将泪道探针插入泪囊后,沿骨孔将泪囊内壁经黏膜刀切开后并取出;于泪道置入硅胶,并将其固定在鼻甲上,泪道弯经清洗、杀菌后,用抗生素做抗感染处理,泪道冲洗1周/次,检查造孔处4 d/次[5-6]。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术后肿胀、感染等并发症情况,记录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3.2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术后患者的泪囊炎已治愈,泪道冲洗通畅,上皮溢泪、流脓、化脓等症状消失;好转:病情好转,上皮溢泪、流脓、化脓等症状减轻,冲洗泪道仍有部分反流;无效:泪囊炎在治疗后无明显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手术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指标比较(x±s)

2.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肿胀、感染及复发性阻塞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探通、泪囊鼻腔吻合术及泪道挂线等均为临床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主要疗法,其中泪囊鼻腔吻合术因其疗效好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频率较高,但其术中出血量大,让患者及家属承受较大的风险和痛苦[7]。手术对面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较大,术后留下面部疤痕让患者无法接受,术后肿胀、感染及复发性阻塞并发症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研究选择76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术后肿胀、感染及复发性阻塞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下鼻内鼻腔泪囊造孔术使泪囊内壁完全暴露后被清除,于内壁置入扩张管,避免了造孔闭锁发生[8]。内镜下透过骨窗对造孔处肉芽、软组织进行切除,将扩张管置入后便可再次进行手术,避免无法定位、吻合难、易出血等情况发生,提高手术准确性与成功率,内镜下泪囊造孔术能使慢性泪囊炎与鼻甲肥大、慢性鼻窦炎等症状得到同步治疗,对泪囊、泪腺的损伤极小,术后面部无瘢痕,避免对患者鼻内进行重复手术,减少术后感染、复发性阻塞等并发症,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接受手术的信心[9]。

综上所述,鼻腔泪囊造孔术能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减少在院治疗时间,间接减少医疗费用,减轻家庭负担,加快术后恢复健康的步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1] 吴四海,朱国臣,肖大江,等.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9):873-875.

[2] 章国友,杨晓燕,张钦武,等.改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引流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 2014,14(7):1349-1350.

[3] 张美佳,樊淑华,万歆,等.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2):145-146.

[4] 李智斌,王晓霞,马小绒,等.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联合泪囊支架术治疗老年慢性泪囊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14(11):3160-3161.

[5] 刘胜刚.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07-108.

[6] 赵培.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23例治疗慢性泪囊炎[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49-450.

[7] 许福荣,黄碧文,伍雪芬,等.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联合置管与银夹法临床疗效初步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2,20(3):266-267.

[8] 王婷婷,潘业耀,周慧,等.CT泪囊造影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5:160-161.

[9] 方剑峰,张业顶,胡晓耘.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比较[J].临床眼科杂志,2010,20(5):101-10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7.013

江西 330800 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眼科 (姜勤)

猜你喜欢

泪囊吻合术鼻腔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鼻腔需要冲洗吗?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寻找泪囊位置的体会
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
慢性泪囊炎548眼的诊断、手术体会及麻醉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