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6-06-12杜明君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语文教学

杜明君

摘要:在《2004年国内主要教育期刊生命教育研究新进度》文中有这样一段:"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文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生命是上天对大自然的馈赠,只给人一次活着的机会,每个人应当热爱、善待、珍惜有限的生命。语文是教育的人文承担者,因此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关于生命的教育实践与思考,让学生更加懂得利用好人生,教会学生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从事语文工作者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情况,从以下方面出发来探讨生命教育在语文中的的实践。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命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03-02

语文这门学科,不管形式还是内容都比其他学科更加关注人学。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育更应该要体现人的生活和生命,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把初中语文教学提高到生命的层次,让教学过程成为发现生命,寻找价值,自我升华的过程,这才是生命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1]。

1.吃透教材,体悟教材的生命

认真翻阅目前通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不难发现,每个单元都精心挑选了关于爱和生命的文章,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者更是多如牛毛。如宗璞的经典散文《紫藤萝瀑布》、莫怀戚的《散步》、冰心的《纸船》等,可见语文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字词句段篇章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字里行间的精神和思想,深入启发学生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因此,教材作为精挑细选的产物,绝对是我们用来挖掘生命意义的不二选择。在平时的课堂当中,尽量少一些用来应付考试的模板套路,多一些对于教材灵魂的把握,循着生命的痕迹,去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沈复的《童趣》,可以从趣字入手,让学生深入体会童真童趣的生命特征;再比如张晓风的《行道树》,虽然是描写路旁平凡可见的植物,语言却饱含深情,流露出作者对生命价值的由衷敬畏与感叹。巴金写的《繁星》,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这类散文尽管都没有像杰克伦敦写的《热爱生命》和杏林子写的《生命生命》那样直接点明生命的主题,但是其中深刻的蕴含却需要我们教师细心地去挖掘。用自己思考的火花,点燃学生的思想之灯。

2.立足课堂,感受课堂的生命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生命教育。 忽视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语文学习成为非生命的书本知识的简单罗列。"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2]"所以,我们在语文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如沐春风的教诲中,在课堂的民主有爱的氛围中体味生命的哲理和感悟生命的价值。

课堂是落实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具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能把知识、能力、情感的应用综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展示并得以充分发展[3]。因此,语文课不只是呆板的讲解,应该让学生融入其中。如进行生命主题的教学,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音乐甚至舞台让学生的情感酝酿得很饱满,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去构造心中的人物形象,再现当时的故事背景和画面;语文课堂教学还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各类活动,如让分角色表演课文里的人物,帮助解决课文里出现的困难,让学生去身临其境感悟人物性格和命运。七年级下册有一篇安徒生写的童话《丑小鸭》,这个时候在设计教案时有意识地将语文知识的传授与生命教育的渗透在一起。通过圈点勾画的读书形式找出丑小鸭的成长节点,然后设置出关于丑小鸭性格中丑与美的对比,并且让学生把生命历程分成几个片段并且命名,表演出来。这样学生能明白什么是生命美的真谛。

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落实生命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语文拓展阅读训练来延伸语文课堂的广度,挖掘生命教育的深度。如在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学习中《我也追星》的拓展阅读交流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自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收集关于明星的资料,然后组织辩论赛。我相信这样的方式能让他们明确追星的真正意义,明白邓稼先、贝多芬等这一类才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的生命。在《我爱我家》的综合学习中,让学生回首成长的岁月,在记载成长的艰辛与快乐的同时,体验亲情,开始思考,我为父母做了什么?从而深切体会父母亲人的不容易。

3.走向课外,接触课外的生命

课外作为课堂和课本的延伸,是不容忽视的实践平台。我们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如果只是停留在课堂之内是远远不够的。学以致用才是聪明的学习知识的办法。而对于课堂教学后的活动开展,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布置,尽量符合每个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赋予作业以生命的温度。让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感受到生命的尊重。打开多扇体验之窗,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命的热烈。

讲故事,介绍课外知识,口头表达作文,赏析优秀诗文等都是丰富课外体验的形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更能够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思维,慢慢绽放自己的生命价值[4]。例如,我们在学完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几篇关于介绍风土民俗的文章后,就可以让学生去地方的博物馆和民俗馆去游览,了解丰富的民间文化;还可以推荐像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那样风格的名家小说著作,写出心得体会讲给同学们听。另外,更可以让学生去关注热点新闻,时政报刊,带着如杜甫、范仲淹那样的忧国忧民情怀去分析感悟国家命运。提高生活生命的认识。

4.结语

总之,关于初中语文生命的教育实践不胜枚举,文学即人学。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懂得如何珍爱生命,呵护中学生朝气蓬勃的生命,引导他们发现生命的价值并且创造有价值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陆寅.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20(5):66.

[2]叶继生. 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张静. 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考试周刊,2012,87:39.

[4]王欣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D].河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