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管理会计应用创新

2016-06-08章振东

商业会计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管理会计创新

章振东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难度加大。企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重点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就是管理会计应用的创新。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分析当前管理会计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创新路径。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管理会计 应用 创新

2014年5月,“新常态”一词首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报道中。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2014年12月11日在北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体,企业应当有效运用管理会计作为新手段,主动应对新趋势、新挑战。以竞争力为导向,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经济新常态与管理会计内涵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正面临着制造业去产能化、金融去杠杆化、楼市去泡沫化、环境去污染化、消费去浪费化“五大阵痛”,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经济的传统“三大引擎”同时减速,我国经济正进入新常态。新常态即经济增长速度要高速下行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但经济质量和效益要上行,即速度要服从质量效益。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 “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一个重点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即是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出效益重点是发展并应用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为企业管理提供各种信息,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管理会计主要解决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由于企业个体差异性,管理会计只能提供一些工具和方法,企业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和运用管理会计,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对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

管理会计理论引入我国较晚,理论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注册会计师(CPA),但能为决策服务的管理会计人才严重不足,远远不适应经济新常态、创新型国家、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需要。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在职能定位方面,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重在通过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以“创造价值”。二是在程序与方法方面,属于“权变型会计”,重在采用灵活多样的程序与方法,为企业自身优化管理服务。三是在服务对象方面,属于“对内报告会计”,重点在于为强化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四是在经济类型方面,属于“信息经济类会计”,重在积极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经济手段充分利用企业数据与信息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内部控制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会计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已经进入另外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关于会计学理论研究,大多数学者将主要精力放在财务会计领域,对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关注以及重视度相对较低,导致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内部管理,像零基预算、ERP系统、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全面质量管理等管理会计理念也逐渐被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但是由于我国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管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尚未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统一的规范化理论体系以及运行标准,导致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出现一系列问题。

二、当前我国管理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的应用在我国始于20世纪70年代。有些地区和部分领域的企业已经尝试使用管理会计中的全面预算、零基预算、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但最终的应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针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并未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完整体系,缺少了相应的会计原则做指导,这大大影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同时,目前我国缺少专门的机构培养、考核、输送职业化的管理会计人才,这也从根本上制约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

(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立不够规范、健全,管理会计工作效率低,实务运用局限性较大

现阶段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主要侧重在方法和具体问题的分析,对理论结构和整体性的研究不够。理论体系是支撑学科发展的基础,其全面性与系统性是学科独立存在和推广应用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管理会计仍处于对西方理论的翻译和介绍阶段,并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当前我国正迈入“互联网+”时代,会计电算化也成为企业会计应用的一种新常态,使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逐年增多。然而,在这些企业中,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比较肤浅,只是简单地处理事后核算工作,甚少涉及到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等内容,导致“重核算,轻管理”现象大量存在。此外,我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并不重视管理会计软件的研发,导致市面上可用软件欠缺,严重阻碍了管理会计发展。在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关于管理会计方面的应用也不多见,降低了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也让那些使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不具有管理会计实用性。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也是在封闭的环境内根据特定的经济环境构建的,建立在多个一厢情愿的假设和特定基础上的定量模型难以解决快速变化的现实经济问题。特别是有些企业经营者尤其偏好追求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数学模型甚至把原本简单的方法有意无意地复杂化,更不易掌握,可操作性进一步下降。

(二)对管理会计应用不够重视,影响了管理会计的系统应用及有效推广

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已近30年,虽然部分沿海地区和外资企业逐步应用了管理会计,而在落后地区和传统行业的企业中仍未得到广泛重视和系统应用。这源于管理会计的教育滞后,普及率低,很大比例的企业领导基本上都不懂管理会计,整体企业成员的观念落后、财务素质低是制约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关键。在我国,会计学术界的主要研究领域几乎全部集中在财务会计方向,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仅仅关注量本利分析、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和预测、决策等方面,对管理会计系统性、全面性的可行性研究可以说很少,缺乏必要的重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者或财务负责人思想比较陈旧或主观意识太过独断,没意识到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仍凭个人的经验和观点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规划、控制和决策。部分企业管理者和财务负责人或者因为管理会计的内容过于复杂,无法掌握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得企业没有执行管理会计制度或者执行不够规范,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的有效使用。

(三)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使得成本和价值无法准确估算,成本效益分析难以完成

管理会计融合了组织行为学、信息管理学、平衡理论等成熟理论,同时还运用了“标准成本制度”“全面预算体系”“标准差异分析”等具体管理方法体系,但如果只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进行个别修正,那么相关科学的引入是否合理、严密、全面就不得而知了。这直接导致在企业日常具体操作中,成本和价值难以准确估算,成本效益分析与企业经营策略设计也难以完成。

(四)管理会计应用经验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理论提升

从我国实践看,部分企业已经有了开展管理会计的成功经验,但缺乏对成功案例的系统研究和归纳。客观的表现为企业负责人观念陈旧。长期以来,这种缺乏具有示范性或样板性的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和归纳总结,是管理会计在我国未能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应用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五)管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缺乏职业化的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人员是管理会计落实的具体执行者,其素质决定管理会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会计人员把财务会计作为日常工作和学习的最主要部分,认为管理会计不怎么重要,从而很少去主动学习、研究管理学方面知识,导致我国综合性管理会计人才严重短缺。此外,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有待提高。部分人为了一己私利,或迫于领导的压力,罔顾职业道德,对会计资料和会计数据进行篡改,使得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进而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给他们带来了经济损失,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没有管理会计专业人才队伍,专业人才的匮乏从根本上制约了管理会计的推广和运用。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管理会计中的经济数学模型,存在难以在实践中运用的情况,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管理会计综合运用会计、统计或数学等方法,但其中经济数学方法尤为重要。它将管理会计复杂的经济活动用简明的数学模型表达出来,简化变量、抽象现实,揭示会计要素的内在联系,最终优化数量关系,为经营决策者提供量化依据。这种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方法深刻地影响着管理会计的发展。管理会计研究人员长期停留在仅用理论研究来改变代替实践。这些看似复杂的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经济数学模型,确实存在着难以在实践中运用的情况,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在所难免。二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不重视管理会计,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匮乏,导致管理会计应用有限。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学界主要研究的是财务会计的相关问题,例如,对成本会计、财务风险等问题的研究,对于管理会计的探讨还仅局限在围绕量本利分析、预测、绩效、激励的层面展开。对应用经验缺乏系统的总结和理论提升。同时,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会计知识匮乏,缺少对短期经营决策、量本利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等的认识和运用,导致管理会计应用存在较多局限。

三、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创新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管理的粗线条,其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程度远远不够。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管理会计重在运用会计信息及财务技能参与决策,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层面,为管理提供相关信息和科学方法,并改进和创新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创新管理会计应用,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一)增强企业风险管控,提高经营效率

传统产业所认识的风险管控,多是指财务风险的管控,管理会计风险管控指的是对公司治理层面的风险管控,是集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风险管理系统。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如何平衡两者之间关系,需要企业建立管理会计体系,在集团层面实施战略管控,总体部署、梳理流程、信息共享,建立健全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

(二)改进绩效管理,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是以业绩为依据,对员工实施奖惩。管理会计体系建立后,以绩效为导向,平衡计分卡作为总揽,预算管理、项目管理、风险管控、绩效反馈等与员工的奖惩相关联,员工可以明确地知道各个环节的因果关系,进而选择其工作努力方向和程度。所以,选取精准、不易操纵、易计量、客观的绩效衡量指标是改进绩效管理的重点研究方向。

(三)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支撑,增强竞争优势

管理会计覆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不同层次间建立联系,畅通渠道,加速了内部信息资源的处理、交换、控制与反馈,同时又将相关信息向战略层次汇集,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战略目标定位、发展规划的制订、价值链分析、生产方式的选择、成本控制等,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创新路径

我国管理会计在制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过程控制和业绩评价等方面,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虽然我国正在积极培养注册会计师(CPA),但能真正为决策服务的管理会计人才依然严重不足,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创新型国家、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需要。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计量制度和多维成本概念,获取准确的企业成本资料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日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独立的经营实体面临的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经营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成本控制、效益分析等各方面的量本利问题越来越多,成本管理由单一问题逐步演化为多元化体系。从数量追求到质量诉求的管理重心对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的精准管理变得更加迫切。为满足控制、考核和分析等计量目标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计量制度、相应建立多维成本概念和获取准确的企业成本资料成为管理会计应用的必然前提和基础。

(二)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成为新常态下成本管理决策的主流方法

新常态下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将会成为营利性组织成本管理决策的应用主流。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增加企业价值这一终极目标使得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新常态下成本管理的主流方法。销售政策制定已不仅仅是组织内部成本核算,还必须考虑社会消费水平和售后服务质量、品牌效应等等。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已经开始成为大多数企业制定决策的依据和前提。

(三)基于作业链分析,确定增值和非增值作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从作业管理的实质来看,其主要目标要么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要么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供的价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必须通过作业链分析,确定增值和非增值的作业,更清晰、更准确梳理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和企业外部活动,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为企业的战略目标设定和核心业务选择提供依据。在实践运用中,我国的企业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其中缺少作业链分析是首要原因。

(四)基于价值链分析,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信息相结合,运用平衡管理思想考评绩效

我国企业习惯用传统的财务指标指导和管理企业运营,例如,投资报酬率成为评价企业投资、筹资、收益分配的常用甚至是唯一指标,但投资报酬率有时可能掩盖实际业绩,忽略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其他核心问题。此外,传统会计指标在企业的实施管理当中有明显的滞后性,无法为企业预先甚至是及时提供决策指导。未来管理会计中,人们将从价值链分析着手,将财务指标如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或经济增加值)和生产过程质量周期控制,顾客满意度、学习和成本等非财务信息相结合,注重内部和外部平衡、财务和非财务平衡、长期和短期平衡,朝着综合绩效考评的方向发展。

(五)财务会计信息化为基础,多维度、多层次成本核算

管理会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来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所以财务会计信息化是基础。特别是大型的企业集团公司,财务核算、财务分析都离不开信息化工具的协助,所以财务会计信息化是管理会计的基础。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多维度、多层次成本核算理念的普及,从根本上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探索推进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发挥管理会计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严格控制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是对管理会计的先行探索和有益尝试。

(六)加强管理会计知识教育和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管理会计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中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并不多。管理会计组织机构、经济院校和企业三者合作,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需要,编写出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性管理会计人才。另外,经济院校必须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明确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还应该在其他相关专业中开设这门课程,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会计相关知识。让现在或将来的企业领导了解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使其意识到管理会计能够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他们才会更多地使用管理会计,这样才能将管理会计理论与企业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七)争取领导信任和政府的引导及支持

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离不开单位领导的信任和支持。首先要增强企业领导的管理会计意识,普及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的了解,提升认识,真正把管理会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常抓不懈,贯彻始终。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使管理会计成为管理中的常态工作,以使其能够根据市场、技术、消费等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管理信息、决策系统。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期,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建设,是适应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为保持我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需要在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的同时,创新管理会计,积极打造企业的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但离不开国家层面的宣传和推动,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

五、结语

随着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务不断涌现,管理会计正逐步向预测会计和风险管理会计转变,与企业绩效管理开始深度融合,多种成本法并存,并积极向基于互联网的营销渠道和客户关系管理拓展。管理会计的推广与应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目前,财政部正在积极推进管理会计指引建设,起草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一个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即将形成。这是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内在要求。Z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14年10月27日.

[2]赵子越.关于管理会计的创新及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4,(23).

[3]汪鑫.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大数据分析实例研究[J].商业会计,2016,(6).

[4]孙立新.试论现代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J].财会通讯(理财版),2012,(2).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管理会计创新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