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与人生

2016-06-07陈曦曌

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温饱学子工科

■ 文/陈曦曌



选择与人生

■ 文/陈曦曌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大学之前,日子过得单一平淡,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学生,为了一个单纯的目标而努力。那个时候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无限种可能,但一切的可能都必须要发生在高考之后。因此,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是万万不会想到,当时的决定会怎样影响我的一生。

从2008年参加高考之后到现在,7年时间已经过去,成为一名博士生倒是在我的意料之中。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已经知晓了高考成绩,高中关系最为亲近的几个朋友,都有很好的成绩和结果。一位已经保送上北京大学;一位是排名在省里前30,清华大学招生处的电话已经打进了他们家;还有一位是自小聪明过人,每天和我一起嬉笑打闹不和我一起学习却照样考进浙大工科试验班的小天才。我也是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国内前十的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就在报专业上犯了难。突然,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呈现在我眼前,我好想每条路都试一试,可是人生没有回头路。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好像更在意的是好听的名声,优越的环境。当一个人做选择的时候,还会在意内心的虚荣感,那么这个选择一定不是跟从内心的。

而说实话,那时才17岁的我,从小循规蹈矩努力读书,倒真的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所以在选择上有所混沌也是正常。我想面临着高考专业选择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和家长应该都是类似的心态,就像一场赌局,有的人赢了,有的人输了。但输也不是一世的失败,总都会有转机的。就这样,一边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们进行着比较,一边衡量着自己心里的感受,我最终另辟蹊径,选择了进入医学院。这对于当时年幼的我来说,是一个高尚神秘的职业,身边大多数同学都在数理化,工科和商科之间选择,鲜有同学学医,也带着想与众不同的心态,我最终做了我自己的决定。在高考填报系统关闭的那个下午,我没有犹豫地选择了医学院。

现在看来,走上从医之路,我不曾后悔,但是我有些迷茫了。到底一个选择,能从多大程度上去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呢。谈及人生的话题,就自动上升到了哲学的角度。或许这个命题,以我现在的阅历,还不足以去讨论得很深刻,尤其是选择的对错,不走过一生,站在终点回望,是不能够下结论的。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谈人生者众矣。什么人生意义,又是什么人生的价值,花样繁多,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缭乱。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我们选择一份专业、一份事业,似乎也是看这几个方面。因为当下金融热门,赚钱多,挣得多自然便于生存,高于温饱,所以金融领域的大门吸引着无数高考学子纷至沓来。当年的计算机专业便是如此,由大热门变成供过于求,无数名校学子降低门槛找工作,程序员被自嘲作“程序猿”,IT人员变成了“挨踢狗”“IT民工”。也许自嘲是乐观精神中的一种,但是这也揭示了现实的无奈。莘莘学子当年的豪情壮志,被现实打磨掉了,当年做选择的时候,有谁会想到若干年后的自己,会在论坛贴吧里无情地自黑着自己,嘲笑着同行。可是,对大部分人来说,这就是现实,现实就要去接受,时限就是一辈子。如此的影响,还不够大和深吗?

曾经看过一篇轰动很大的好文章,是一位父亲写的他的一双儿女。在做选择的反应上截然不同,女儿是循规蹈矩的孩子,她懂得父母想要什么,懂得顺从他人的意思去做选择;而哥哥则不然,他很自我,每次都选最好的、最大的、最贵的,总是反反复复、犹豫不决。妹妹则很坚定、没有一丝犹豫,总选择最简单合宜的。他们小时候让父亲有种误解,以为哥哥不懂自己要什么,而妹妹很会做选择。实际上,追随自己内心的时候,才会知道,选择也是一件摇摆不定的事,只有一直想要最好的,才会愿意承担选择的后果,也才会得到最想要的。而且,即使选择错了,人生也不会因此而毁了。所以这么看来,一次选择不足以决定人生,但是人生又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我常常幻想,如果我选择了一份更轻松或者更擅长的专业,我的人生又会是怎么样呢。如果人生是部电影,可以倒带重来的话,一次小的改变,会造成多大的蝴蝶效应呢?

其实我是相信命运的,人的一生应该是按照诸神之意已经安排好的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顺水推舟”的选择,只不过是上帝把你人生轨道的方向给你拨好了,顺势我们就走了下去。但是信奉努力改变命运的人肯定不会同意如此的说法,不过我始终坚信,能量是守恒的,世间万物得到与失去也都是守恒的,唯有怀着感恩的心态,荣辱不惊的心境去面对一切的起起落落,人生才会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命运才会把控在自己的手中。

入学宣誓 摄影/方一鸣

猜你喜欢

温饱学子工科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蜘蛛(外一首)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杏林组曲·学子赋
数说70年
标准保“温饱” 特色促“小康”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