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移动图书馆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2016-06-06朱宁之

现代交际 2016年1期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特点问题

朱宁之

摘要:移动图书馆是互联网与计算机发展的产物,其诞生与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图书事业的发展。本文简述了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并且详细指出当今我国移动图书馆有哪些特点,重点探讨了移动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的移动图书馆建设能够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便捷,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发展;特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1-0191-02

我国的移动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其前身叫做“流动图书馆”。在计算机与互联网还没有大肆兴起的时候,流动图书馆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流动图书馆提供的文献信息与服务可以在基本上满足大众的需求,实体馆藏和简陋的设施虽然比较落后,但是凭借送书下乡、流动的书车等方式还是俘获了很多用户的心,这种形式灵活快捷,比“固定的图书馆”更具有优势。但是在网络普及的情况下,流动图书馆“升级”为移动图书馆,可以利用无线网络与一些移动终端为用户推送信息,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

一、移动图书馆发展简史

我国移动图书馆在高校中诞生并且在高校中运用得是最广泛的。在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率先为图书馆开通短信服务;2006年,湖南理工学院建成WAP手机服务图书馆,这也是中国首例;时至2010年,“掌上国图”由国家图书馆创制推出,这也代表着中国的移动图书馆迈入发展新时期。也是在那之后,移动图书馆“遍地开花”,在高校之中流行起来,比如复旦大学,其移动图书馆包括很多优良的功能,如移动OPAC,用户利用手机通过该系统就可以完成借书、续借等手续,非常方便,同时还有短信提醒,可以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到图书相关信息;通过WAP的服务,便于图书检索,无论是学位论文还是电子书,各种资源一站式检索,节省了用户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虽然我国高校对于移动图书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好,但是目前仍有很多高校没有研发与推行这个平台。据了解,目前我国只有约1/3的学校为读者提供这种服务,但是提供服务的模式比较简单,一般只是WAP和短信两种形式。

二、移动图书馆具体特点

(一)阅读形式多样化

文字与图片是传统数字阅读的主要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音频视频文件成为很多读者的主要选择。视频文件具有很大的优势,一来可以节省读者的时间,二来可以让读者对视频内容更有印象。很多高校的图书馆都会设置非常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料,比如专门为学生设置的别开生面的公开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移动图书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获取资源方面也越来越方便。

(二)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并提高效率

传统的图书馆只能为来图书馆阅读的人群提供服务,服务范围很小,对于读者来说也比较费时费力。移动图书馆借助移动互联网终端而获取资源,为读者提供移动服务平台,扩大了服务对象的范围。现代社会,手机是人们最常用的通讯设备,通过手机也可以利用移动图书馆提供的平台进行图书的借阅与资料信息的修改,同时还可以查阅文献,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

(三)移动图书馆方便多方面交流

移动图书馆可以为读者之间、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建立沟通平台,以移动图书馆为中心,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生态圈”,方便图书馆发现自身问题,了解读者真正需要什么,从而完善自己,为读者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服务。

(四)图书管理员工作内容的转变

传统图书馆中,管理员主要负责一些琐碎的工作,比如图书的摆放与维护,帮助查找图书、采购图书等,而移动图书馆主要是依靠网络建立数据库,管理人员需要对网络比较熟悉,进行数字资料的采购和网站的维护,同时充当客服来解决阅读者的问题。移动图书馆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能够提供相对自由的服务,也会让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越来越轻松并且越来越有科技含量。

三、移动图书馆的问题所在

(一)缺乏对读者需求的研究

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依据往往是现有的科学技术可以实现的功能,不是根据用户需求而制定服务,这就导致对用户需求这一块研究不足,没有着重考虑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这往往会导致用户在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时查找不到,造成了很多不便。也有很多移动图书馆是跟风而建,并没有考虑到其存在的意义,也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移动服务平台建成并推广之后没有对用户的满意度进行了解,也就没有办法根据用户的意见对服务系统进行完善。目前我国众多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水平层次差距比较大,比较落后的应该学习先进,完善移动图书馆建设。

(二)服务内容深度与广度不够

移动图书馆目前提供的服务有短信提醒、新书推荐、图书检索等功能,这些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如果用户要下载资源需要通过电脑来获取。很多外国的移动图书馆有移动导览功能,还有移动馆藏功能,读者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终端接收想要了解的图书资料,并且可以很顺畅地下载。我国的移动图书馆与之对比,缺陷就很明显了。国外的高校移动图书馆还非常人性化的设置了师生的信息查询服务、计算机预约服务,同时还提供学校医疗、学校新闻等服务,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版权问题

网络资源具有分散性与随意性等特点,也是这样的特点使得网络信息变得杂乱。移动图书馆对网络资源的依赖是十分严重的,但是却会有人利用网络资源这样的特点非法传播信息,同时图书馆在引用外来资料的时候,偶尔也会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现象发生。

(四)数据传输受限

网络具有多样性,同时也受到网络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终端设备有时候会处于断接的状态,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会直接影响到用户对网络的使用,数据传输出现问题,增加了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难度。同时网速也是影响用户获取信息的因素之一。

(五)图书管理员素质的制约

与传统图书馆对管理人员要求有所区别,移动图书管理员要具备良好的互联网知识与技能,但是目前很多移动图书馆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这种素质,虽然也会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但是培训往往不够系统也不够完整,缺乏计划性,导致管理人员短时间内不能掌握足够的知识,所以要注重管理员的培训,适当淘汰不能够适应新工作任务的人员。

四、完善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一)利用大数据时代合理发展

移动图书馆经费不足,在经费的利用上需要合理的规划。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利用数据资源对读者进行研究,利用搜索引擎收集读者上网数据,了解读者需求,将有限的经费更多地用在读者需要的领域,避免资金浪费。同时网络服务需要完善,可以靠教育类的广告赚取一定的广告费用弥补经费的不足。

(二)管理系统的完善需要注重移动咨询

移动咨询平台建立主要依靠WAP、用户终端、XHTML-MP三种技术做支撑,这三种技术的应用让图书的移动查询变得非常方便,对于管理图书、预约图书、互动交流等功能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移动咨询平台不但方便用户的使用,也为图书管理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三)充分利用云计算与4G完善数据传输

数据的传输与下载对于移动图书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经常由于网络不稳定等各种原因影响数据传输不顺畅,出现延时等问题。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移动数据4G普及,互联网四十余年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便捷与完善的服务。

(四)完善移动终端设备

移动图书馆需要移动终端设备才能够得以存在与推广,所以终端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五)扩大服务广度,重视服务深度

目前我国的移动图书馆在高校内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读者大多是在校学生,也包括一些在校教师。服务对象范围比较狭小,能够接触并且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群体小,这样一来移动图书馆的众多资源得不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会对移动图书馆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移动图书馆应该扩大服务范围,走出学校走进社会,采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策略进行资源共享,这也要依靠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现实中我国的很多偏远落后地区是不具备建设移动图书馆条件的。

五、结语

移动图书馆的出现与流行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对于知识渴求的需要。移动图书馆的建设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移动图书馆建设者的不断努力,认识到当前我国移动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并且积极解决问题,才能将移动图书馆建设的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合理,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更需要读者的认真反馈与配合,一起将移动图书馆建设得更好,也让我国的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移动图书馆特点问题
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探究
百年通图 再创辉煌
高校移动图书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微信环境下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