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窍活血汤化裁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瘀血阻窍证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2016-06-04王太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奥拉西坦血管性痴呆

王太山

(江苏省扬州友好医院邵伯总院,江苏 扬州 225261)



通窍活血汤化裁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瘀血阻窍证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王太山

(江苏省扬州友好医院邵伯总院,江苏 扬州 225261)

[摘要]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化裁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瘀血阻窍证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瘀血阻窍证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2粒/次,3次/d内服;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由通窍活血汤化裁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用证候积分评价其症状变化;检测血脂水平,评价患者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观察其对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神情呆滞、口干、肢体麻木、善忘等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行为能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MMSE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化裁联合奥拉西坦能够有效改善瘀血阻窍证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利于改善其脂质代谢,提高其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行为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奥拉西坦

血管性痴呆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老年人居多,多由各类脑血管疾病引起脑损害所致,是获得性高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为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减退,常伴有神经系统局灶性定位的功能受损症状和体征,如单侧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以及失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笔者临床所见患者以瘀血阻窍证为多,擅长以通窍活血汤化裁联合奥拉西坦治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将2013年5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瘀血阻窍证血管性痴呆患者76例,西医诊断参照《全科医学科诊疗常规》[3]中有关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确诊;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气滞血瘀证痴呆确诊。患者多见神情呆滞,智力减退,语言颠倒,口干,肢体麻木,善忘,舌质紫暗,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弦或脉涩,为典型气滞血瘀、瘀血阻窍之证。纳入标准:①患者存在语言、记忆等认知功能损害,使日常生活能力受到影响;②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了解研究过程及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符合西医有关血管性痴呆的诊断;④符合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窍证;⑤患者有与痴呆发生相关的脑血管疾病的症状、体征,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标准:痴呆程度严重,病情变化复杂或处于晚期的痴呆患者;依从性差,中途退出的患者;存在严重肝肾衰竭、造血系统疾患等患者;过敏体质、对用药过敏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70.4±6.2)岁;体质量指数(27.72±9.87)kg/m2;有高血压病史者21例,糖尿病病史者18例。观察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71.2±5.4)岁;体质量指数(27.81±9.94)kg/m2;有高血压病史者23例,糖尿病病史者17例。2组一般资料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胶囊(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031033,规格:0.4 g/粒)2粒/次,3次/d口服。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由通窍活血汤化裁,组方:桃仁15 g、川芎15 g、红花10 g、赤芍30 g、郁金15 g、益智仁12 g、石菖蒲10 g、远志6 g、鸡血藤12 g、当归10 g、丹参15 g、三七末4 g、核桃仁20 g、地龙8 g、水蛭4 g、生姜3片、大枣7枚、甘草6 g,痰浊甚者加入姜半夏12 g、天南星8 g,乏力困倦甚者加入炒党参12 g、黄芪20 g、炒白术15 g,伴肾阴虚者加入熟地10 g、山萸肉10 g,伴肾阳虚者加入鹿角霜20 g、巴戟天10 g,伴伤及血分时,加入紫河车10 g、阿胶10 g,血瘀化热甚者加入钩藤12 g、菊花8 g。1剂/d,浸泡后水煎300 mL分2~3次服用。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项目①观察患者神情呆滞、口干、肢体麻木、善忘等临床症状变化,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用证候积分按照轻重分别给予0,1,2,3评分,评分愈高,症状愈严重。②检测血脂水平:治疗前后空腹抽取静脉血液5 mL,用血脂检测仪(上海迈普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检测血脂,观察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变化情况。③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评价:参照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5]进行评价,MMSE评分分轻(MMSE>20分)、中(MMSE 10~20分)、重度(MMSE<10分)3个等级,评分愈高,认知能力愈强。④日常生活行为能力评价:用日常生活量表(ADL)进行评估,ADL含14项,包括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躯体生活自理量表两部分。根据完成行为的能力评分为1,2,3,4分,1分,自己完全可以做;2分,有些困难;3分,需要帮助;4分,根本没办法做,评分愈高,日常生活能力愈低。

1.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评价疗效。临床控制:患者主要症状基本恢复正常,定向健全,回答问题正确,生活自理,能恢复一般社会活动;显效:患者主要症状大部分恢复正常,定向基本健全,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反应一般,生活可自理;有效:患者主要精神症状有所减轻或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但仍反应迟钝,智力与人格仍有障碍;无效:患者主要症状无改变至继续发展。总有效以临床控制+显效+有效计。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5.604,P=0.036。

2.2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对比治疗前2组证候积分比瘀血阻窍证血管性痴呆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血脂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组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行为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均显著降低,AD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血管性痴呆属于中医学“痴呆”“癫疾”“郁证”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是脑缺血后脑血管血流量下降、脑代谢率降低导致一系列变化及产生的毒性物质等引起的神经元凋亡[6],神经元凋亡所产生的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因此,认知功能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是观察疗效、判定病情转归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笔者临床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患者多有脂质代谢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之象,亦有临床研究证实脂质代谢紊乱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存在相关性[7],因此,血脂代谢的改善亦是临床探究的重要指标。

中医认为,血管性痴呆为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脑,与脏腑关系密切,本虚为脏腑精气亏损;标实为血瘀、痰阻、浊毒[8-9]。笔者临床所见患者以瘀血阻窍证为多,头为精明之府,脑为清窍,又居高位,结合中医“久病必瘀”“瘀久伤络”“久病入络”之理论,患者多因病久精气亏虚,脑失所养,血脉违和,气血逆乱,内风卒中致脑府受损,则瘀阻髓络,痰瘀内生,脑脉不通,髓窍失养,五脏精气不能上荣于“元神之府”,从而发为痴呆。诚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云:“血之注于脑者过少,无以养其脑髓神经,其脑髓神经亦恒至失其所司”。《医林改错》中亦提出:“凡有瘀血也,令人善忘”,《类证治裁》中云:“若血瘀于内,而善忘如狂”。《血证论·瘀血》中亦云:“瘀血攻心,心痛,头晕,神气昏迷,不醒人事”。由此可见,瘀血阻窍是血管性痴呆的重要病机特点。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优势在于其能改善痴呆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减少相关的并发症,短期疗效与同类西药接近或优于西药,长期疗效更具优势[10]。笔者多用通窍活血汤化裁与奥拉西坦联合治之,奥拉西坦是临床常用的促智药物,其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记忆与智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11]。通窍活血汤化裁而成的汤剂中桃仁、川芎、红花、赤芍长于活血,鸡血藤则重在补血养血,丹参、当归主入血分,功在养血活血;郁金可清热疏肝,燥湿行气;益智仁性味辛温,可补肾阳、醒脾益胃;石菖蒲、远志有改善记忆能力等作用,具有化痰祛湿、开窍醒神功效,常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病,对痰浊痹阻脑络证尤其适宜[12]。三七末能通能补,有补血、祛瘀损之效,可祛瘀生新,行血不伤新。核桃仁长于益智;地龙性味咸寒,功可通利经络、祛瘀生新,与水蛭合用,可疏通血脉、祛瘀通络;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多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瘀、醒脑通窍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神情呆滞、口干、肢体麻木、善忘等症状改善程度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血脂水平、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行为能力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可见,通窍活血汤化裁联合奥拉西坦能够有效改善瘀血阻窍证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脂质代谢,提高其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行为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巧薇,李丽娟,许倩瑜,等. 电针智三针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8):1

[2]缪峰,李慧琪,袁有才. 补肾化痰颗粒配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2015,36(4):421

[3]杜雪平,吴永浩,王和平. 全科医学科诊疗常规[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12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3

[5]曹新妹. 实用精神科护理[M]. 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50-351

[6]朱世瑞,马云枝. 从“毒损脑络”探讨血管性痴呆的机理[J]. 河南中医,2015,35(4):738

[7]聂雪丹,吴云,梁庆成.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血脂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48(4):328

[8]赵玉广,李凤盛,李小平,等. 双黄益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4):510

[9]刘芳,唐巍. 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及思路探讨[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1):1202-1203

[10] 周晓卿. 血管性痴呆中医病机理论及证治规律探析[J]. 中医学报,2012,27(2):181-182

[11] 钟华,陈莉,李颖. 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4,22(6):657-661

[12] 曹银洲,赵敏. 祛痰逐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5,30(1):127-129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3.03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03-0316-03

[收稿日期]2015-05-30

猜你喜欢

奥拉西坦血管性痴呆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性及安全性
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中国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分析
奥拉西坦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奥拉西坦联合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