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脂肪量及分布的影响

2016-06-04陈景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利培酮阿立哌唑女性

陈景华

(广西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0)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脂肪量及分布的影响

陈景华

(广西桂林市社会福利医院/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两种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脂肪量以及分布的影响,寻求科学有效治疗脂肪堆积疾病的药物。方法选取首次接受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选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选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治疗疗程均为10周。治疗前、治疗后5周以及治疗后10周采用CT测定患者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A)、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A),计算VA/SA比值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5周和10周SA、VA以及VA/SA相比治疗前变化不显著(P>0.05)。观察组VA以及VA/SA治疗5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开始持续增高(P均<0.05)并一直持续到治疗10周后(P<0.05),SA在治疗第10周时明显增高(P<0.05),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利培酮可增加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皮下脂肪以及内脏脂肪的面积,对患者腹部脂肪量及分布的影响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多,而阿立哌唑对患者皮下脂肪以及内脏脂肪的面积影响较小。

[关键词]女性;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利培酮;腹部脂肪

精神分裂症是现在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现在采用药物治疗可以缓解大部分症状,因此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也是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治疗措施[1],对于药物的选择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选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物会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特别是内脏脂肪的沉积,进而引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2]。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均是现代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线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相近[3-4]。本研究探讨了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脂肪量及分布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首次接受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年龄25~49(36.4±3.6)岁;病程(195±2.3)个月。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且为首次接受精神病治疗;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在正常范围内;无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史以及家族史,无糖尿病以及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在治疗前经检查空腹血糖以及血脂、血沉均在正常范围内,无饮食障碍和其他精神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年龄26~40(32.5±2.5)岁,病程4~29(32.3±2.2)个月,BMI(21.2±0.3)kg/m2;对照组25例,年龄27~49(37.2±1.5)岁,病程8~35(21.3±2.5)个月,BMI(20.2±1.3)kg/m2。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选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1 mg/d,1~2周增加治疗剂量至4~5 mg/d,剂量(4.3±0.2)mg/d。对照组选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5 mg/d,1~2周增加治疗剂量至10~27 mg/d,剂量(17.5±1.2)mg/d。在实验期间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期间2组均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患者吸烟或者喝酒,禁止大量的体力劳动,可进行轻度的体力活动。嘱患者合理膳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计算每日需要摄入的能量,一般在2 100~2 400 kcal(1 kcal=4.2 kJ)。可进食少量水果、奶制品以及豆制品,保证每天0.5~1 h的户外活动时间,限制家属探视的时间,保障患者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膳食。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恢复社会功能以及对疾病的掌控能力,使患者可以适应日常生活以及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1.3腹部脂肪的测定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取治疗前、治疗后5周、治疗后10周3个时间点进行腹部脂肪的测定和数据采集。具体方法:患者在接受检查时要求保持空腹状态,选用螺旋CT进行腹部的扫描,在扫描时患者要求仰卧位,扫描过程中要求患者屏住呼吸,以L4—5节段作为扫描水平,扫描厚度为5 mm,分别沿腹部皮肤轮廓以及腹壁肌肉外缘画出皮下脂肪扫描区,沿腹壁肌肉内缘以及脊柱前缘画出腹壁以及腹膜后扫描区,选取腹部CT的脐部平面平扫图像。根据检测数据可以得出所需的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A)、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A)以及内脏与皮下脂肪的比值(VA/SA)等数据。将2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一般资料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定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治疗前后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5周和10周时SA、VA以及VA/SA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显著(P均>0.05)。观察组VA以及VA/SA治疗5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高(P均<0.05)并一直持续到治疗10周后(P<0.05),SA在治疗10周时明显增高(P<0.05)。治疗10周时观察组VA、SA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SA、VA以及VA/SA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治疗5周比较,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由各种致病因素造成的,患者容易出现幻觉、妄想、逻辑障碍、情绪障碍等不良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生活能力,不管是对患者本身还是家庭、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对于该疾病极大的关注,也成了现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6-8]。在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何选取疗效显著而不良反应少的药物是现在大家所面临的难题,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出现代谢综合征[9],尤其是女性患者症状更加显著。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的综合征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高胰岛素血症、高血黏稠度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0]。其中内脏脂肪的堆积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特征,如果人体发生内脏脂肪堆积,首先受累的脏器就是肝脏,过多游离脂肪酸的沉积可以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并会引起肝酶水平升高,最终甚至肝脏结构的改变。所以腹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具有密切的联系,也是代谢综合征一个非常危险的因素[11]。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药物对人体脂肪的堆积以及分布情况的影响也成了人们选择药物时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选用的利培酮和阿立哌唑都是现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线抗精神病药,两者药物的疗效相近,对机体代谢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前对于这两种药物的评定,主要以体质量和腰围以及腰臀比作为研究指标,但是这些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患者肥胖的体征以及区分内脏脂肪堆积和皮下脂肪堆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更明确两种药物对极易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选用CT扫描脂肪的测量技术,对患者服用不同药物治疗疾病前后的腹部脂肪含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对比。

本研究对照组治疗后5周和10周时SA、VA以及VA/SA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显著。观察组VA以及VA/SA治疗5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开始持续增高并一直持续到治疗10周后,SA在治疗第10周时明显增高,治疗效果显著。说明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患者腹部脂肪含量以及分布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治疗10周时,相比于利培酮,阿立哌唑对于VA、SA以及VA/SA的影响不显著。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在对患者的腹部内脏脂肪、腹部皮下脂肪以及内脏与皮下脂肪的比值方面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在选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以及制订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可以把药物对腹部脂肪量以及其分布的影响作为一个风险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12]。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对象仅为女性,是否对于男性患者的影响也是如此以及本次实验的结果是否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与完善。也希望本次的实验报告可以对疾病治疗药物的选择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益的临床价值,增强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述杰,王美娟.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1,13(6):1598-1599

[2]柴艳丽,段娜.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9(1):148-149

[3]张伟.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2):98-100

[4]金建烽,丁睿鹰,严清章,等.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首次治疗患者腹部脂肪面积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1(4):26-28

[5]颜文伟.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3(2):17-22

[6]刘旭,程哲,杨芳,等.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2013,3(2):294-297

[7]胡晓凤,王芳,郁昊,等. 多巴胺D_3受体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阿立哌唑及利培酮治疗效应的关联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8):454-458

[8]张理强,林月妹,林家幸.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清催乳素影响的比较观察[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6(12):621-623

[9]耿寒松,刘荣芹,边辛丑,等.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与体重的对照研究[J]. 河北医药,2009,4(7):407-409

[10] 王志伟,金建烽,严清章,等. 利培酮、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影响及其与腹部脂肪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10):9-11

[11] 杨如良,王刚,程君,等.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3(2):2855-2856

[12] 孙红杰,施玉梅,王伟男,等.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3):20-22

[16] 汪津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 四川精神卫生,2013,3(6):245-247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3.026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03-0295-03

[收稿日期]2014-07-30

猜你喜欢

利培酮阿立哌唑女性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