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毒抗癌方维持治疗中晚期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2016-06-04张午临张云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3期

张午临,刘 晖,张云杰,苗 毅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8)



解毒抗癌方维持治疗中晚期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张午临,刘晖,张云杰,苗毅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8)

[摘要]目的探讨解毒抗癌方维持治疗对中晚期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化疗后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采用化疗方案完全相同,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解毒抗癌方维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EORTC QLQ-C30生存质量评分、卡氏评分(KPS)、东部协作组体能状态计分(ECOG)、无进展生存期(PFS)、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EORTC QLQ-C30生存质量评分、KPS评分、ECOG 评分、PFS、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近期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抗癌方维持治疗对中晚期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无进展生存期,毒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解毒抗癌方;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是一种原发于各级支气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病死率居所有癌症之首[1]。随着人口老年化、环境污染等因素,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由于起病隐匿,约75%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2],失去手术机会,目前临床多以化疗加局部放疗为主,但毒副作用较大,整体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具有令人欣喜的效果[3-4]。本研究通过自拟的解毒抗癌方维持治疗中晚期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化疗后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和细胞学确诊,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脑、精神等相关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35~75(61.7±8.4)岁;鳞癌16例,腺癌23例;ⅢB期24例,Ⅳ期15例。观察组男28例,女11例;年龄37~78(62.3±8.6)岁;鳞癌17例,腺癌22例;ⅢB期26例,Ⅳ期13例。 2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采用TP方案化疗(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顺铂75 mg/m2,第1—3天),水化利尿和常规保肝、止吐、营养支持以及对症治疗,28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解毒抗癌方,组方党参20 g、白术15 g、葛根12 g、茯苓15 g、半枝莲30 g、黄芪60 g、白花蛇舌草30 g、杏仁10 g、竹茹12 g、川贝15 g、鸡骨草15 g,甘草9 g,常规水煎取汁200 mL口服,1剂/d,28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按照国际通用的WHO《实体肿瘤近期疗效的分级标准》进行评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总有效=CR+PR。②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价。③药物不良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毒性作用评定标准进行判定,分为0~Ⅳ度。④卡氏评分。以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为指标进行判定。⑤东部协作组体能状态计分(ECOG)。⑥统计2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CD3+、NK细胞活性、CD4+、CD8+以及CD4+/CD8+水平。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效率为44%,对照组为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2.2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和ECOG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KPS评分和ECOG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和ECOG评分显著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均>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和ECOG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PFS比较治疗后观察组PFS为(11.9±5.1)个月,对照组为(5.4±2.3)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2组治疗前后EORTC QLQ-C30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在各领域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在各领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2.52组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NK细胞活性、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NK细胞活性、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3 2组治疗前后EORTC QLQ-C30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2组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6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治疗后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5。

3讨论

肺癌属中医学“肺积”“息贲”等范畴[5],《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源流》提到:“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血,皆得与正气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认为精气亏虚、瘀毒内阻是肺癌的基本病机,精气亏虚,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邪气乘虚入内,滞留不去,阻于胸,肺气聩郁,气机不畅,流瘀滞,阻塞脉络,痰瘀胶结成块[6]。“扶正祛邪”是中医药防治各种肿瘤的治疗大法[7],《本草汇言》曰:“补肺健脾,实卫敛毒,驱风运毒之药也。”中药维持治疗是介于一线与二线治疗之间的强化治疗,在治疗中扮演辅助角色,可有效弥补放疗、化疗、手术等现代医学手段治疗的不足,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治疗毒副反应,“带瘤生存”,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黄炳辉等[8]研究发现在化疗的基础上加服扶正化毒方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P<0.05),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无进展生存期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扶正化毒方维持治疗可有效提高化疗后中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PFS。方志红等[9]通过扶正祛邪方联合化疗对晚期NSCLC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化疗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认为扶正祛邪方能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毒性反应。尤建良等[10]通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中药清金化坚饮联合化疗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生存质量和体力状况以及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方面优于对照组(P均<0.05),认为中药清金化坚饮联合化疗可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体力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通过自拟的解毒抗癌方对中晚期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维持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EORTC QLQ-C30生存质量评分、KPS评分、ECOG评分、PFS、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近期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方中党参、白术和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培土生金之功效;党参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白细胞升高,黄芪可增强T细胞、NK细胞的抗癌活性,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提高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白花蛇舌草、川贝、竹茹、茯苓、半枝莲、鸡骨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抗癌、散结;白花蛇舌草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干扰肿瘤细胞能量代谢,诱导细胞凋亡。葛根具有提高肝细胞再生能力,加强肝脏解毒功能,升阳止泻。杏仁润肺,清积食,散滞;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苷可杀癌细胞,不但能够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症状,而且延长患者生存期。甘草具有抗炎、抗病毒,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所含的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诸药组合,全方相伍,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可达到健脾益气、化痰祛瘀、软坚散结、抗癌解毒之功,与化疗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其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表5 治疗后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参考文献]

[1]郭毅峻,崔清,金长娟,等. 七叶灵颗粒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5):75-77

[2]Natukula K,Jamil K,Pingali UR,et al. Survival analysis in 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platinum based chem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paclitaxel,gemcitabine and etoposide[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3,14(8):4661-4666

[3]胡旭忠,夏雨滋. 中医综合疗法对未放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1):2314-2315

[4]Lai YY,Zhang ZP,Li JZ,et al. EGFR mutations in surgically resected rresh specimens from 697 consecutive Chinese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clinical features[J]. Int J Mol Sci,2013,14(12):24549-24559

[5]陈高阳. 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7):1876-1877

[6]张金波. 康肺散结汤直肠给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3):190-193

[7]黄爱霞,姚国相,陈燕,等. 参芪扶正联合PG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 34(1):88-89

[8]黄炳辉,查青林,周智. 扶正化毒方维持治疗中晚期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43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8):210-213

[9]方志红,李雁,李天苗. 扶正祛邪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0):2433-2434

[10] 尤建良,阮纪恺. 中药清金化坚饮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 (13):26-29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3.023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03-0288-03

[收稿日期]201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