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列佛游记》的神话原型批评

2016-06-03夏珊珊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7期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格列佛

摘 要:神话原型批评学派兴起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于 20世纪 50 年代后期达到发展的顶峰,作为对新批评的反拨,神话原型批评促成了西方批评从修辞向神话的批评转向,标志着批评转向了对人类心灵中更为广阔的神话模仿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为视角,从人物、情节、意象三个方面出发,对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关键词:神话原型;辛巴达;格列佛

作者简介:夏珊珊 (1992-),女,汉族,辽宁鞍山人,本科学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7-0-02

一、引言

原型(archetype)又译为“原始模型”或“民话雏形”,这个词出自希腊文“archetypos”。“arche”本是“最初的”,“原始的”之意,而“typos”意为形式。柏拉图使用这个概念来指事物的理念本源。神话视作一种文化模式,表达了人类如何塑造他们建立起来的文明以及对该行为的思考,“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按自己方式解释了某个社会的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关于宇宙的思考”。文学艺术发源于劳动及神话、宗教、礼仪、幻觉,梦境,我们在今天的文学作品中可以发现在人类早期思维尤其是神话中反复出现过的原型意象。这说明,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这种集体无意识或原始经验,艺术创作实质上是原型意象的再创造,是创作主体作为人类个体在级取集体无意识的基础上,融合个人尤其是种族经验,并赋予形式如神话或想象的结果。神话原型批评通过古典文学中出现的神话人物和各种原型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情节和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发掘文学作品中的更深层内涵 。

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为立足点,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了英国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的四次航海经历向读者展现了“小人国”、“大人国”、“慧驹国”等不同国家的奇特之处。这一点以阿拉伯神话《一千零一夜》中的《辛巴达航海经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原型批评

在人类学家弗雷泽的著作《金枝》基础上,荣格和弗莱逐渐丰富和完善了神话原型批评。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理论并强调了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的关系。弗莱深受荣格集体无意识思想的影响并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弗莱把神话原型与文学作品的分析相结合,他认为原型可分为人物、情节和意象等几个主要的类型。

(一)人物原型

在《辛巴达航海经历》中,辛巴达的父亲是一个生意人,拥有无数财产,生平乐善好施,在当时是有数的富商兼慈善家。在父亲过世后,给辛巴达留下了丰厚的财产,当时的辛巴达结交了很多酒肉朋友,纨绔子弟,他也为人阔绰。出手大方,很快将家产败坏光。后来他发现了自己的昏聩并恍然大悟,但此时,他的家产也已经快花光了。辛巴达几经思虑决定出海需求富足的方法,到远方去经营生意。实际上辛巴达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伙子,在决定洗心革面的时候便恢复了其本质,以至于在以后的7次航海经历中,每次都是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躲过灾难,保住自己的性命并且获得财富。

《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的身世与辛巴达十分的相似。格列佛的父亲在诺丁汉郡也有一份小小的产业,格列佛同样是勇敢机智的小伙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同样选择了远渡重洋需找富足的道路。之所以说辛巴达是格列佛的神话原型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两人都有永不放弃的冒险精神,可以说他们都是冒险家。辛巴达第一次由于海难流落他乡之后历经磨难才回到了家乡巴格达。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出海的想法:“你们要知道,弟兄们,像昨天我告诉你们的那样,我旅行归来,过着非常安逸、快乐的享福生活。可是有一天我突然起了一个出去旅行的念头,很想去海外游览各地的风土人情,并经营生意,赚一笔大钱回来过好日子。”正是这样的想法才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旅行,才了7次的冒险经历。

(二)情节原型

首先,毋庸置疑的情节固然是出海的情景。二者皆是因出海经营生意才道出了种种的奇妙经历。虽然在次数有所差异,但并不影响两者的相互关系。在出海这一情节上,以第一次出海为例,格列佛同辛巴达的经历如出一辙。两人都是为需找财富,经营生意而出海,在海洋上同样遇见了风暴被漂流到没有人烟的荒岛,并且昏迷不醒,在二人醒来之后皆已经被带到了奇异的国度。更奇妙的是两人都被当地的国王委以重职,将他们的智慧与文明带到了神秘的国度。辛巴达教会那里的人们使用马鞍等日常用品;格列佛在“小人国”更是被奉为大力士,能够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最后两人经历波折回到自己的王国。

其次,辛巴达和格列佛多遇见的奇妙事物也有相似的地方。辛巴达遇见了将人串在叉子上烧烤饿巨人;格列佛同样遭遇了“巨人国”。辛巴达在第三次航海中流落到了有猿人管制的国家,巧合的是格列佛在第四次航海时经历了慧驹国,在那里马是主宰一切的至上生物,而人才是不堪一击的低等生物。

辛巴达和格列佛两个人都经历了困哪——出海——遇险——奇异国度——返航——再次冒险的历程,这也是《格列佛游记》的神话原型批评的来源所在。

(三)意象原型

首先,两本故事中都提到的自然是海洋,即水的意象。海洋在辛巴达和格列佛两人身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他们二人能够探求财富,追逐梦想,寻求刺激的媒介。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海洋的存在,辛巴达和格列佛也就根本不可能形成他们的“梦幻之旅”。海洋对于他们两个人都意味着未知的存在,同时也验证了两人的勇气。正是面对未知的无畏前行才能成就事业。

其次,两人都将本国的“文明”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在传播的过程中,“文明”也无形中变成了一种意象。这种“文明”意味着两人国家的社会现状和风土人情,它的传播在隐形的改变着别人,甚至别民族。“文明”是一种无形的“侵略”,它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舒适的体感,但同时也打破了原始的淳朴。对于被“侵略”的民族来说,是好是坏都不可估计。

三、神话原型批评的价值

(一)系统性

原型批评的这种系统性饿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对文学传统的高度重视上。容格和弗莱度曾强调,艺术作品不是某个艺术家个人的凭空创造,而是传统的产物,其特殊意义是超个人的。正如前文提到在《辛巴达航海经历》和《格列佛游记》水是不可或缺的意象,然而自古以来水便是洗礼的象征。辛巴达和格列佛也都经历水的洗礼而成长,辛巴达在第四次旅行中面对食人的巨大和残忍认识了人作为世间万物中一员的渺小,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物;在乌鲁国王统治的国度,揭示了陪葬制度的残忍,这些都在辛巴达心中留下了成长的印记。同样,格列佛在巨人国的时候面对巨人国国王,格列佛长篇大论地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以及种种为国家为自己“挣面子”的事。但是,用大人国的眼光看,英国是利立浦特般的蕞尔小国,它的历史充斥着“贪婪、党争、 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所产生的恶果。格列佛讨好地表示愿把制造军火的方法献给国王。他吹嘘说,火药枪炮威力无比,能使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国王惊诧万分:他“那样一个卑微无能的小虫”竟有如此残忍的想法!经历过这些,格列佛认识到英国国家制度的腐败和人类的渺小与残忍。尽管不难看出,斯威夫特通过格列佛的眼睛和话语在讽刺英国的黑暗,但是不可避免地也向读者展现了格列佛本人作为一个探险者的成长。

(二)认知性

所谓认知,就是在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可交际的原型性文本、原型性的叙述或变现程式、原型性的意象、母题、人物乃至主题的识别和归纳,使个别作品的研究趋向于形式化、科学化,有助于探索文学作品的构成和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在《格列佛游记》中向读者展示了追求的母题,在探求过程中的冒险经历,机智表现,并且将寻得的“乌托邦”社会全面的展现给读者,并不对所见所闻发表看法,反而将判断的权利交个读者,使小说有更多的见解和不同的认识,拓宽了小说的维度。

四、结语

《格列佛游记》在抨击了社会现状同时,还有意识地模仿了某些语言和文体,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是对一种文学题材、体裁和风格的全面讽拟。叙事采用第一人称,开篇也说小康人家的小儿子预感命中注定要出门远航,这与《辛巴达航海经历》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 纳训译.《一千零一夜》.人民文学版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格列佛游记格列佛
格列佛游记之利立浦特游记
格列佛游记
从《格列佛游记》漫谈斯威夫特的讽刺、批判与社会理想
《格列佛游记》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探析
《格列佛游记》:让人笑让人哭的乌托邦之旅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练习
格列佛游记
Gulliver"s Travels《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中叙事者与小说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