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哲学中感知幸福

2016-06-03贾永才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7期
关键词:苏菲哲学小说

贾永才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没有事先对它了解与认识的情况下开始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人的世界中。一个全新的世界,它是哲学的世界。《苏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论语》这样以平时生活的素材来给人哲学领悟的书,它通过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从她的启蒙哲学老师那里学习哲学知识的故事,进而从宏观上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小说讲述了苏格拉底、笛卡尔、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著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并通过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解释哲学观点的由来,细细品读,总能引人入胜。有评论家曾说,对于那些不了解哲学历史的人而言,《苏菲的世界》堪称最合适的入门书,同样对于那些曾经读过一些哲学书籍但早已忘得一干二净的来说,依然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苏菲的世界》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每位读者介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小说的开始便是苏菲收到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然后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雅典开始对哲学进行初步了解。他接触到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这些涉及艺术、科学、建筑的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了近现代,则有康德、黑格尔、以及伟人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读这样一部小说,就像是品尝一道佳肴,它能让我看到全人类历史的文明发展进程,而所读的每一个章节无一不凝结着文明的精华。读完此书,我仿佛不仅仅是了解了哲学,更重要的是心灵受到了震撼。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哲学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与其说是在读一部哲学史,倒不如说是已经将人类文明的通史纵会眼底。在浩瀚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我”也不过是道微弱的星光、一个水滴,那段深夜里在教堂以小时为单位来计算历史进程的“对白”让读者再明白不过。它衬托着个体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让人倍觉珍惜与伤感。哲学里讲“我思故我在”,可我不禁要问:“我”真的存在吗?事实上,“我”只不过是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当时间不断延伸,世间万物都已归于湮灭之中,“我”是否依旧存在? 以前读小说,总是喜欢被那些美丽感人的故事情节所感动,然而在读完《苏菲的世界》以后,我却不得不为书中的人物评头论足,不得不为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而称赞。我不知道别人在读完此书后是否有跟我一样的感觉,但这确实是我真实的心灵感悟。书中介绍了血多哲学伟人,许多哲学流派,书中并没有对他们进行任何的比较或者评价,我觉得这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他们之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贡献,只是领域不同,而这些本来就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这是本应该在孩提时代读的书,而我是在大三时候才开始读,导致了我一直误解了哲学那么多年。我原本以为哲学就是一些闲的无聊的人想出来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罢了,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猛然发现,哲学其实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学科,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从来都不会脱离了科学而存在,但哲学又绝不等同于科学,因为哲学很难用精确的公式去计算或衡量。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目前用科学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等等。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尚无法确认的事物的一种或多种假设性解释,她是追求真理的先锋力量。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如果仅有科学而无哲学或者说仅有既定事实而无敏锐的洞察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是不能够使人类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固然能够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能赋予我们智慧。

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教育忽略了哲学教育,这也间接导致了我们很多中国学生逻辑混乱,没有什么思考能力。起码在我的印象里,原来一提到哲学都是那些玄虚的永远没有答案的哲学理性,这些让人心神狂乱的鬼问题,能让一个理智的孩子变得疯狂乃至精神错乱,所以对哲学往往是敬而远之,对于哲学是什么根本一窍不通。记得有这样一种说法:科学解决不了的东西就用哲学去解决,哲学解决不了的就用神学去解决。原来的理解,哲学就是一种非科学而近似于神学的玄幻玩意儿,而我现在才算稍微理清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 一种是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则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我想,即使做不成思想家与哲学家,我们也可以用这些伟大哲人的思想来反思引导自己,做一个自由而负责同时也心怀哲思而内心宁静的公民,这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这让我想到了曾经读过的一个故事,作者问他身为水管工的邻居,整日脏累的劳动不让他乏味吗。邻居的回答如是:我在地下管道工作的时候,只要一想到黑格尔的理论,连下水道的污水都开始变得美好了。

幸福,我想不一定是要喜形于色的,不一定是要欢天喜地的,相反,它可以是平静的安宁的发自于内心的一种愉悦和满足,就像我听老师们的人文课,各家之言,甚至在意识形态上有所相悖,但那种思想的碰撞,甚至是偶尔一句话产生如知己般的共鸣,那种充实感,确实能当美食充饥了。

最后应该感谢这门哲学课,感谢这本哲学书,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不是每一个大学都可以提供的,当然,即使提供了也不是任何学生都能从中获益的,比如这些课有些同学就是听不进去,对此我并不表示遗憾,因为这是由个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所观决定的。其实,社会中的大部分应该是这种人。当然我绝对不是认为我自己就有多么良好的世界观与意识形态,在哲学与人文的道路上,我也只是刚刚接受启蒙,想要修炼到理想的状态,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我不会再紧紧抱着自己的小圈子,而是开始用另一种视角来看待人生,感受幸福。

猜你喜欢

苏菲哲学小说
开悟
开悟
菱的哲学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论《苏菲的选择》中极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影响——以女主人公苏菲为例
苏菲寻龙记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