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人如诗

2016-06-03付阳蕊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7期
关键词:小伍小菲苏菲

付阳蕊

小说看多了,有一个不好的地方,书中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没看几页就能猜到后续发展。爱与恨的旖旎纠缠,大多都是些套路,无非挣不脱几种方式下的你追我赶。对情节以及文字越来越挑剔。第一次读严歌苓的小说,她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情节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百度百科上说: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

从书名上看,《一个女人的史诗》,应该是关于一位女子的长篇叙事诗,这位女子要么非常传奇,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要么功绩卓著,像居里夫人或是海伦.凯勒; 要么其操守、其事迹、其经历卓尔不凡,如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女王伊利莎白一世。然而都不是。文章中出现很多女性角色,每单提出来一个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无关社会,无关人民,只是一首首女人诗,冷暖自知。

我爱你,怎能与你无关

文章的女主人公田苏菲只是一个很单纯的女人,她没有忧国忧民的闲心,她心里只有自己的爱人,她的爱情中没有对与错,只有爱与不爱,若爱就深爱。一个不成熟的女人,“七分憨态,三分俏皮”,不怕羞,不知臊,不拿架子,不装腔作势,虽然时常冒冒傻气,但浑然天成,毫无心机。她一生的追求者、爱慕者、欣赏者都汉男士曾经精辟地指出:“真”,是田苏菲身上最宝贵的价值。但是欣赏玫瑰花娇艳的同时不能忘记它还有锋利的刺。为追求心目中“头发要多,眉毛要整齐,眼睛要多情,个头要高挑”的美男子,而放弃了视她为宝的追求者。她不是太傻而是太迷恋。写给田苏菲的诗就像是长征一样的艰难苦涩的奋斗爱情长诗。

小菲是绝对理想主义,在第一眼见到欧阳萸,便认定此生最大的志向就是:掳获他的心。她迷恋他一手秀娟的小楷,迷恋他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迷恋他出口成章的说教,迷恋他的全部,即便他告诉她:“我爱上了一个人。”她也没有痛不欲生,傻傻的问,“那我呢”“我爱你的单纯”只有一点她就满足了,高兴地说“我们有孩子了”,单纯的她不会想太多,“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样的境界是跟她是无缘的。但没关系,在她心中,只要爱就够。你给的不是我想要的,婚后她仍然无法了解欧阳萸精神的需要,自始至终未能加入欧阳萸的圈子;她捕捉每一个假象情敌的蛛丝马迹,与每一个现实中的情敌拼杀较劲,欧阳萸多次的精神背叛,她一而再、再而三地竭力地挽回;再到运动的时候,欧阳萸遭遇冲击、审判,她不离不弃;最后欧阳萸被送去劳教了,她宁愿放弃热爱的演艺事业,也不和欧阳萸划清界限。

她抓狂,也委屈,不明白,为什么如此爱他还不能成为他倾诉的对象。在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自己艰辛的工作,换来的还是他的平淡与冷漠。她反思却不知从哪里开始改变,就像她的演出,使劲太大,不懂含蓄。她的幸福,总带着艰辛。连她的女儿都说她“爱的太笨”。守护着一个并不爱自己的人,并执着的爱了一辈子。

书与影像是不同,许多能写出来的心理活动是只能读到看不到的。真正所演绎出来的也许不是自己心中所想的。电视剧中的小菲是赵薇饰演的,据说是投资方、原作者、导演不谋而合的钦点。赵薇真很吻合田苏菲的气质。她所演绎下的田苏菲三分憨态,七分俏皮,正直中还有那么一丝傻气。看到电视剧,小菲告诉欧阳萸说:“我们有孩子”时,欧阳萸的惊讶,田苏菲的高兴,给我一种莫名的凄凉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两人的命运开始胶着。想起歌德说过: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像小菲这样的爱情,怎能与被爱的他无关?

赌场上的下注者

如果说田苏菲是一个傻气的姑娘,那么伍善珍就是一个精明的女人。她一出场就是带着田苏菲去革命。在这个脏兮兮的小城,这个做事有头脑,深得田妈妈信任的十七岁小女生带着同伴离家出走。如果田苏菲是因为一件毛衣而决定去革命,那么这个改代号,约时间,装行李,布置行动方针,接头暗号,紧急联络手段,完全像一个老革命的女人是为了什么呢?她像一个下注者,从最开始就为自己下注了生命中无关风花雪月,无关小资情调的现实孤独的漫漫人生诗。

小说中说,“伍善珍是一个好胜又要强的人,死也不输在小姐妹面前。”最开始,在一起去革命的老刘,小周和三子中,她押在了老刘身上,在到了皖南的第二天,她便成为了伍股长。对比田苏菲迟迟未能入党,小伍的第一场下注也许是选对了。在发现父亲做假冒伪劣的医疗大王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撇清关系,她专门请人去编成剧本让话剧团去演,她带人去抄自己的家,父亲在她嘴里成为“狠毒阴险的敌人”,母亲一句句的“白眼狼”没有让她停下又拆又砸的搜家。对比田苏菲文革时期死死不放欧阳萸,由女主角变成烧锅炉的,小伍的第二场注也许又选对了。

电视剧中,当小伍从房中走出来,坐在那个吸着烟的老男人身旁,四目对视,小手伸进大手之中,头倚在那个陌生的肩膀,她脸上的表情不是幸福而是如有所思。一个心中本应幻想着各种浪漫爱情,头脑中憧憬着各种幸福的情景的花样年华,却过早的选择抛开女孩的这一切,选择老成是对的么?极力撇清于家中的关系,却不能摆脱血脉相连,自认不是这个家中的一份子,在餐桌上:“小菲,你看我和我两个弟弟像么?我们根本不像,我与这家人……”她看不起家人的世俗,但身上不自觉的带着这个家庭的特点。直到多年后,与母亲和解,她当年的选择是对的么?

人生的赌场上,每一步的下注都是一辈子。小伍也爱了,只是不彻底;她是真心去革命,只是独善其身。选择世故老成,那么就失去少女童趣的心,要么荣誉在身,要么一败涂地。这样的女人不同于田苏菲,她虽然做了很多选择,但每一次的选择都是真心的,为自己走了很长的路,但每一步路都是真实的。

无以回报的爱

电视剧看到田妈妈出场时,我就想起了我的母亲,像田妈妈一样早早的起来为我准备好早餐,嘱咐“路上小心”之类的话,目送我上学去。在这个世上,她是最了解我的人,常常能够猜到我的下一步要去做什么。

田妈妈是一个很要强,很要面子的女人。即便“一斤豆芽都要吃上三顿”,但在人前也将自己打扮体面。将一小块皮子拼成一件皮衣,给女儿重织毛衣,即便是小城首富的伍老板家女儿也只有三件毛衣,而田苏菲就有五件,并且每一件款式都很新颖。虽然是一位寡妇,但在人前和女儿面前从来没有表现出一丝哀痛与楚楚可怜。残破的家打点的永远是那么光鲜亮丽。

书中的田妈妈不是那种老式家庭妇女,她善于思考和琢磨,对时局、对政治、对身边发生的人情世故,都有自己独到的一套见解和判断,她就像一面镜子,时刻反射着田苏菲种种行为。说小菲“人搀着不走,鬼扶着打转”;“为了自己的男人连命都不要了,一脑子浆糊,总是调不匀,要么太稠,要么太稀。”“眼里只有自己的男人,从不把女儿放在心上,根本不像个当妈的。”“遇事就知道鬼哭狼嚎,还不如外孙女懂事。”“在舞台上挺胸撅腚像耍猴。人还没出场,胸脯子先出来了。”严歌苓写的每一句话都很淳朴,但每一句话都很犀利。这些言语通过演员的表演更加让人影响深刻。

因为经历过,所以懂得。她知道都汉将是陪伴女儿一生最合适的人选,但也深知女儿的脾气秉性。她不满意竹竿女婿欧阳萸,却又在几十年的岁月里,为他们的生活奔波。一个从不示弱的女人最终倒厨房,“老太太已经走了,和她在世一样,她去的爽气利索。一生不愿闲着的女人,死也死在忙碌当中。”为了女婿的工作,她连家里最后一点装饰门面的家具都出让了。

书里只有一页半讲述田妈妈是怎样去借这五百九十元,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息。“老太太明白另一个老太太”一个是外表要强从不低头的老太太,一个是成天哭穷的老太太,同样是在藏污纳垢的小城中度过半辈子的女人,一个宁死也不低头的女人为了女儿和女儿的一家,七十岁的时候时候学会了低头。

田妈妈的一生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女人一旦成为母亲,那么她世界的重心将会有所转移。这个世上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这样的爱是我们无法回报的。

这是一个从1947年内战,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反右、大跃进、文革到改革开放30多年的岁月,田苏菲从16岁大约到46岁期间的“故事”。但作者笔下出现的每一个女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相较于电视剧,书本更能读出作者想表达的人物内心。

严歌苓说:“女人不在乎历史,只在乎心里的情感世界。女人的情感史就是她的史诗,国家的命运很多时候反而是在陪衬她的史诗。” 正因这风起云涌动荡变化的岁月因素,真实的见证了人性的善与恶,更衬托出这些女人在不平凡的岁月里经历各自的漫漫人生路。

有人说,田苏菲爱的太痴爱的太傻;伍善珍太过精明,太爱自己;田妈妈太过凄惨,一生操劳而死。而我想说,一百种女人有一百种活法,或是田苏菲痴情单恋一生追求一人;或是伍善珍不敢全爱,留一点给自己;或是田妈妈高傲的身姿下有一颗护子的心。不同的女人都在用自己的一生谱写着属于自己或华丽,或朴实的诗,这首诗将永远被铭记。

猜你喜欢

小伍小菲苏菲
开悟
开悟
特殊村民
妈妈的秘密
一颗门牙的故事
感谢老公的情人
感谢老公的情人
感谢老公的情人
成为自己的“睡眠治疗师”
论《苏菲的选择》中极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影响——以女主人公苏菲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