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2016-06-03李崇东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9期
关键词:启示信息化

李崇东

【摘要】本文首先从纵向上论述了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沿革、现状和发展趋势,接着分析了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遵循的主要规律和外国加速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法,最后从准确把握军事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坚持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组织体系、把握关键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几个方面探讨了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给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外国军队;信息化;启示

0 引 言

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在信息化战争需求的牵引下,利用信息革命成果使军队具有实时获取、处理、传输、利用信息,准确攻击目标的能力,最终建成信息化军队的活动。如今,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在积极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其中有些国家用时较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其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对其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的目的是为加速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1 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历史及趋势

世界军事强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根植于国家的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基础,发端于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发展。以军事信息系统的发展演变为脉络,到目前为止,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沿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1 孕育萌动时期 (20世纪5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启动了军队信息化建设。这一时期,军队部分信息化领域建设已初露端倪,其主要表现是:一些军事理论家开始预测新军事革命的到来和军队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信息战理论创新积极开展,军事信息系统从无到有逐步发展,部分武器装备开始采用信息技术并影响到传统的作战方式。

1.2 深入探索时期 (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

这一时期,同样是美国率先加大了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初步建成了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提出了一些经实战检验证明确实有效的新作战概念、新军事观点和理念,数字化部队建设走在各国前列,军队体制编制改革初现成效。英、法、德、日、俄、印等世界军事大国也紧随美后。俄军建成了条块分割的指挥自动化系统,但因军费拮据而使系统融合的努力受挫;英、法、德等国军队先后启动数字化部队建设,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1.3 深入发展时期 (2001年至今)

以美军2001年规划“军事转型”为标志,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目标明确、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新时期。美军新时期信息化建设具有以下特点:突出需求引领、注重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运用系统集成理论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依托高技术企业促进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用实验论证建设成果。俄罗斯国防部于2001年制定了《2010年前军事建设构想》,建立武装力量“统一信息空间”被列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印度国防部提出了加速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构想,2002年出台综合C44ISR系统发展规划, 2004年仿效美军正式启动“网络中心战”计划。

2 对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状况的评价

外军信息化建设时间不长,从萌芽至今只有50年,从正式启动至今不到20年。尽管时间短暂,世界主要国家的军队信息化建设已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2.1 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很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军队形态的各项构成要素和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并非齐头并进,而是有快有慢。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可分为四大类型。“全面领先”型,只有美国一家;“跟进建设”型,主要有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自主发展”型,只有俄罗斯一国;“发展滞后”型,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军队应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利用信息技术的两用性、扩散性和渗透性,加速推进本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尽快消除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时代差”。

2.2 外军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教训

军队信息化建设是极具开创性的军事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难免遇挫折、走弯路,外军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教训表现在以下几点。

2.2.1 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尽一致

目前,美、俄等军事强国对如何建设有不同认识。这些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倡导者可分为四个学派,分别是“系统集成”派,“作战空间感知优势”派,“全球到达,全球力量”派和“脆弱性凸现”派。他们不仅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侧重点看法不同,而且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态度也很不一致,前三派比较乐观,最后一派比较悲观。另外,外国军事专家对军队信息化建设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也有不同看法,如信息的作用可否估计过高、信息化武器装备对军人作战产生负面影响的程度、军事信息网络系统的脆弱性是否可以克服。

2.2.2 对建设全军性综合信息系统的难度估计不足

目前,很多国家综合性军事信息系统建设缓慢,效率、效益不高。以美军为例,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觉察到发展军事信息系统不仅是技术和投入的问题,还涉及观念更新、作战理论创新、军事信息技术深度开发、武器装备采办管理体制改革、军事组织体制转型等新军事革命的所有领域,其复杂性和难度超乎想象,需要在作战概念、体制、制度、规划、标准、接口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横向协作,需要从技术决策提升到高层领导战略决策。美国国会于1996年7月通过了“科林格-科恩法”,美军根据该法在高层领率机关建立了各级首席信息官制度,才使其综合性军事信息系统建设走上了正轨。

2.2.3 军事信息系统建设各自为政

军事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开始阶段各自为政,由各军种、各部门、各部队分散进行,无全军性顶层设计或顶层设计滞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创新性作战理论指导系统发展不力,没有合理进行顶层设计,各军种、各部门自我封闭、各自为政。

2.2.4 军事组织体制变革严重滞后

一般情况下,军事组织体制转型要落后于其他军事要素的变革,军队信息化变革也是如此。军队组织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会产生两种不良后果:一是阻碍军队信息化其他构成要素的发展,二是军队平时编制与战时编制差距会越拉越大。军队组织体制转型发展严重滞后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客观原因,另一类是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首先,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组织体制改革最具彻底性、开创性;其次,从根本上改变机械化军队的组织结构难度大、耗时长;最后,变革军事组织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牵扯问题多,各种矛盾集中,受到人为干扰因素多、阻力大。主观原因主要是一些国家军事领导人看不到大胆实施军事组织体制改革对整个新军事革命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开拓创新精神差、魄力小,求稳怕乱。

2.2.5 一些国家军费投入不足

推行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是需要耗费巨资的大工程,没有资金不行,资金少了也不行。但是,在冷战结束后的近十年间,由于各军事强国的军费连年下降,其军队信息化建设进展相当缓慢。进入21世纪后,大多数军事强国都大幅度增加国防预算加速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

3 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军事强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来看,到2050年,其军事形态将完成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过渡。现在,这些国家的军队信息化建设已开始进入由发展初期到中期的转折阶段,其发展趋势如下。

3.1 军事理论创新将取得全面突破

新军事革命的主旨是建设信息化军队,信息化军队的构成要素除了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和全新的体制编制这三个“硬件”外,还包括创新性军事理论这一“软件”。当前,美、英、俄等军事强国都在积极探索新战争概念,提出了“非接触战争”“非线性战争”“基于效果的战争”“海空一体战”等新的战争理论。

3.2 军事组织体制转型将取得重大进展

在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化建设中,军事形态的各构成要素都在快速向信息化方向转型。这预示着军队体制编制的改革不久就可能出现突破性进展:陆、海、空三军结构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各军种之间界限将趋于模糊,新的军兵种部队将陆续出现,军队编制层次将大大减少,具备很强的机动性、灵活性的小型部队将成为未来部队编制发展的趋势,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和作战效能将进一步提升,军事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程度将快速提升,军事信息系统与精确火力打击系统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将不断优化。

4 外军信息化建设给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4.1 准确把握军事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正确认识与准确把握军事信息化发展规律,对更好更快地实施我军信息化建设很有益处。一是要明确目的,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军队的信息力和结构力,这就要求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都要围绕提高军队信息力和结构力这一根本目的进行。二是要清楚内涵,要认真分析与研究高技术局部战争,创新军事理论,深入研究与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军信息化转型的经验教训,坚持信息主导、系统集成、虚拟实践、民技军用,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要把握进程,要从纵向上认清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运动过程和各个发展阶段,使军队信息化建设顺畅、有序、健康地进行。

4.2 坚持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

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思想上,外军通常采用“构想式”的“滚动发展”理念。这种理念主要通过国家或国防部颁发有关军队或武装力量长远建设规划的指导性文件体现出来。在军队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所包含的内容上,各国不尽相同。美军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内容涉及面广,主要包括环境预测、任务能力、创新理论、转型垂心和转型方法五个方面,具有探索性、开创性、多元性、滚动性特点。我军中长期军队信息化建设规划应注重以构想的方式从宏观角度描绘军队信息化发展远景,提出较为宏观的发展方向、目标、模式和框架,近期计划应注重从微观阐明近期所要达成的目的和效果,注重阶段性和可操作性,以实现对总体规划的某方面内容的补充、细化和支持。

4.3 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组织体系

要以常设机构为主,临时机构为辅,注重横向协调与整合。一是要根据信息化建设需求整合、拓展信息化领导与管理机构功能;二是要组建跨部门协调机构,可借鉴美军做法实施首席信息官制度,以有效破解硬件、软件和数据建设相互割裂的弊端;三是要建立权威性的一体化整合指导机构,理顺各机构关系,构建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军队主管部门通过合同整合国家的科研和生产资源,服务军队信息化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向荣.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青年与社会,2014(19):301.

[2]史宗鹏,孙铁成,王占永.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战斗力的特点与生成机制研究[J],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9(1):12-15.

[3]赵长明. 基于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的警察院校教育管理改革[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14(23):97-98.

猜你喜欢

启示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