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汤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6-03瞿晓东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

瞿晓东

(罗田县万密斋医院 中医内科 湖北 黄冈 438600)



益肾汤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瞿晓东

(罗田县万密斋医院 中医内科湖北 黄冈438600)

【摘要】目的观察益肾汤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于罗田县万密斋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益肾汤口服,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BUN、Ccr、Scr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肾汤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益肾汤;疗效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多由不同肾脏疾病发展而来,常见的原发病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肌酐等机体代谢物质无法从肾脏排出,在体内蓄积,引起代谢紊乱、酸碱失衡、水钠潴留,出现心血管、消化、呼吸等系统并发症。针对CRF的治疗,多数学者认为应当从延缓病情进展、保护残留肾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机体代谢紊乱状态等方面着手,近年来许多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CRF有较好的疗效[1]。笔者于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对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益肾汤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于罗田县万密斋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符合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2],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及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31~78岁,平均(53.5±5.8)岁,病程0.6~5 a,平均(3.5±1.3)a;原发病类型:3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8例多囊肾。研究组中男44例,女31例,年龄32~76岁,平均(52.7±5.1)岁,病程0.6~6 a,平均(3.8±1.5)a;原发病类型:3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16例高血压肾病,7例多囊肾。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CRF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控制血压、补充蛋白质等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益肾汤口服,包括茯苓、黄芪各30 g,丹参、熟地黄、党参、山药、山萸肉、菟丝子、何首乌、半枝莲、女贞子、枸杞子、杜仲各15 g,蛇舌草12 g,泽泻、白术10 g,大黄6 g、灸甘草5 g,加水煎服,2次/d。

1.3观察指标治疗3个月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4疗效判断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Ccr升高3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略缓解,Ccr升高20%以上;无效:无改善甚至恶化[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结果

2.1临床有效率研究组显效23例,有效3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2.6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8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为57.33%。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验室检测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BUN、Ccr、Scr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s)

3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肾衰属于“虚劳”、“癃闭”、“水肿”的范畴,并认为该病早期的发病病机为邪实留滞、脾亏肾虚。肾乃先天之本,主水、主藏精,起到水液代谢调节的作用,降浊升清,主三焦之水道,司膀胱开阖[3]。肾虚则升清降浊不利、开阖无功,引起水液代谢紊乱,因而患者有夜尿频多、四肢水肿的表现;脾乃后天之本,调节水谷精微的吸收、运化,并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津液排泄、布输异常,升清降浊乏力,内聚水湿,加上运化水谷精微能力的下降,患者多有食欲不振、倦怠、水肿的表现;肾与脾相互促进、相互滋生,肾亏使脾运化失常,而脾虚则水湿内聚,加重体内湿浊,而湿浊亦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因此,中医主要采用益肾健脾、泄浊化湿方案治疗[4]。

益肾汤中白术、黄芪、党参具有益气健脾之效,山药、山茱萸、熟地黄具有益精气、补肾脾之效,丹参、大黄具有活血之功,蛇舌草起到泄浊清利之效,甘草可对众药调和。据李清初等[5]报道,多种慢性肾病的重要机制是肾脏纤维化,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向尿毒症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是肾纤维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因子。实验研究表明,黄芪、大黄通过下调TgF-β的表达来抑制肾纤维化的进展;而茯苓可利尿,同时能够起到保护残存肾单位的作用;杜仲能促进尿素氮的排泄,改善蛋白尿,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6]。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BUN、Ccr、Scr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体现了益肾汤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应用益肾汤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姜蔓萍.滋阴益肾汤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2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0):118-119.

[2]朱永明.加味丹参白茅根大黄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10(2):32.

[3]何永强.温肾化痰方治疗高血压肾病所致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478.

[4]李建华,李燕红,李淑英,等.结肠透析机治疗不同程度慢性肾功能衰竭94例疗效观察[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31(3):8-10.

[5]李清初,冯飞玲,吴秋慧,等.健脾益肾汤与活血汤对肾硬化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2,33(21):3222-3224.

[6]叶承良,何爱娣,黄莉吉,等.活血益肾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10(3):125-126,129.

(收稿日期:2015-08-14)

【中图分类号】R 692.5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070

猜你喜欢

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择时艾灸联合保肾汤应用于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高位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临床观察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研究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自动腹膜透析技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中的实践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