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79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员HIV、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2016-06-02程险峰徐建荣项可霞蒋跃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梅毒艾滋病

程险峰,徐建荣,项可霞,蒋跃根

(1.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 210000;2.马鞍山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



·临床研究·

879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员HIV、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

程险峰1,徐建荣2,项可霞2,蒋跃根1

(1.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 210000;2.马鞍山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东部地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HIV、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接受过VCT专职培训的医生为性病门诊VCT人员提供自愿咨询,并对相关人员进行HIV以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对879例VCT人员进行咨询和检测,发现梅毒血清双阳28例(3.19%),HIV感染者18例(2.05%),年检测人数变化不大,梅毒和HIV年感染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VCT人群检测数量和质量,从而有效地降低艾滋病性病高危行为和梅毒的发病率。

关键词:梅毒;艾滋病;咨询检测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指求询者通过咨询,在充分知情和保密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是否接受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改变危险行为及获得相关服务的过程[1]。VCT能够早期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国家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性病门诊是性活跃人群及其他各类高危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在性病门诊开展VCT工作较其他公共场所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马鞍山疾控中心性病门诊设立艾滋病咨询室,对自愿咨询人员进行HIV及梅毒检测,每年承担本地区近三分之一的检测任务。为了分析该地区性病门诊VCT人群特点,研究者对2012~2014年VCT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及HIV、梅毒的感染情况﹑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2014年在马鞍山疾控中心性病门诊/VCT门诊的接待的求询者共879名,就诊主要原因包括有高危性接触史、皮肤病和性病症状以及性伴通知;咨询场所为性病门诊设置的艾滋病咨询室。

1.2方法

1.2.1咨询方法按照自愿知情保密免费的原则,对VCT对象进行一对一的咨询,并按照《检测咨询个案登记表》进行个案登记。收集一般人口学和高危行为信息资料,评估感染的危险性,对其检测前后的心里进行疏导并帮助实施预防措施,经求询者知情同意后免费提供HIV抗体及梅毒抗体检测。咨询工作由性病门诊医师经培训后承担。

1.2.2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采集VCT人员静脉血5 mL,置无菌试管中,离心分离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HIV抗体进行初筛检查,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复检阳性血清经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梅毒的抗体检测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1.3统计学处理用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并检错,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资料用频数与百分比进行描述,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和连续性校正,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人口学资料2012~2014年马鞍山疾控中心性病科/VCT门诊共接待879例求询者。全部为汉族;男748例(85.10%),女131例(14.90%);平均年龄(31.54±10.58)岁,小于20岁的37例(4.21%),20~<30岁的435例(49.49%),30~<40岁的220例(25.03%),40~<50岁的136例(15.47%),50岁及以上的51例(5.80%);已婚455例(51.76%),未婚391例(44.48%),离异33例(3.7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632例(72.3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47例(28.10%)。

表1 马鞍山疾控中心性病门诊2012~2014年VCT人群

表2 马鞍山疾控中心性病门诊2012~2014年VCT人群

2.2一般行为特征高危性行为共632例,有商业异性性行为史542例(61.67%),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83例(9.44%),配偶/固定性伴阳性4例(0.46%),男男性行为史3例(0.34%)。其他共247例,无高危性行为史151例(17.18%),献血/输血史39例(4.44%),手术史29例(3.30%),职业暴露史8例(0.91%),注射毒品史2例(0.23%),其他18例(2.05%)。

2.3检测结果HIV阳性18例(2.04%)。TRUST、TP-ELISA均阳性28例(3.19%);仅TP-ELISA阳性32例(3.64%)。HIV和梅毒感染率均有上升趋势。见表1。VCT人员HIV、梅毒感染与高危性行为明显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梅毒是主要的性传播性疾病,近年来艾滋病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比率也逐年上升[2-3],因此高危性行为者是梅毒﹑HIV的极高危人群。本调查研究中的相关因素分析也显示,高危性行为是HIV、梅毒发病的主要因素。马鞍山疾控中心VCT门诊依托性病门诊开展工作,2011~2013年检测879人中有632人曾有高危性行为,占检测总人数的71.19%,在此类人群中HIV、梅毒的感染率有上升趋势,符合全国流行情况。安全套推广是阻断高危人群性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4-5],HIV、梅毒的感染率上升,也可以说明安全套推广工作可能有待加强,甚至出现了松懈。在VCT门诊中尽早地发现患者固然重要,但是,加强宣传干预,阻断性传播意义更为重大。因此作为性病门诊的医生,面对前来就诊的患者,不仅应当及时发现﹑医治他们可能感染的性传播性疾病,而且应该利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使用安全套的重要性,这样对降低HIV、梅毒的发病非常重要。

2011~2013年马鞍山疾控中心性病门诊VCT人群中检测出梅毒血清抗体双阳病例28例,HIV感染者18例,有效地发现了潜在的感染者。但是笔者发现连续3年VCT人数没有太多增长,今后应当加大宣传,加强性病门诊就诊者的检测,提高检测人数,更有效地发现感染者;检测人群中的女性﹑吸毒者﹑男男同性恋等人群的比例不高,因此性病门诊VCT中发现的感染者并不是所有高危人群中的感染者。特别近年来男男同性恋人群中HIV、梅毒发病率高[6-7],应该引起重视,可以通过性病转介和讲座等形式将性病门诊VCT和男男同性恋组织﹑吸毒人群﹑妇科门诊有效结合,发挥性病门诊VCT的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伟,周芸,周美容,等.桂林市2011~2012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4,30(2):151-153.

[2]廖晓伟.503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调查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4):83-84.

[3]林竹良,陈莲芬,陈云钰,等.三亚市2009~2011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97-99.

[4]朱军红,钟宝亮,刘艳,等.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100%安全套使用项目(CUP)干预预防性传播疾病效果[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2):130-132.

[5]李辉,王茜茜,李秀芳,等.2 250例男男性接触者安全套使用与性传播疾病的关系[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45(5):312-314.

[6]刘江,周燕春,周欢.1999~2010年四川省江油市艾滋病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6):479-481.

[7]闫世春,王开利,李一,等.黑龙江省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1):64-66.

(收稿日期:2016-01-10)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09.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9-1268-02

猜你喜欢

梅毒艾滋病
隐性梅毒更危险
世界艾滋病日
《 世界艾滋病日》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输血感染艾滋病 医院该担责吗?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