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洱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九联检临床应用分析

2016-06-02张晓阳高向阳周春红文元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儿童

罗 丹,张晓阳,高向阳,周春红,文元帮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普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普洱 665000)



·论著·

普洱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九联检临床应用分析

罗丹,张晓阳,高向阳△,周春红,文元帮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普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普洱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九联检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采集普洱市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儿科门诊及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 327例血液样本,采用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1 32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IgM抗体阳性446例,总阳性率为33.6%。其中肺炎支原体(MP)阳性率最高(23.6%),其次乙型流感病毒(INFB)为 18.5%,嗜肺军团菌1型(L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和副流感病毒(HPIVs)的阳性率都比较低,依次为0.4%、1.1%、1.0%、1.1%、1.0%,Q热立克次体(CB)和肺炎衣原体(CP)未检出阳性。9种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主要病原体的月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患儿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洱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MP和INFB,病原体的流行病学分布与年龄和季节有关,临床医生应根据检测结果对患儿进行合理诊疗。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九联检;间接免疫荧光法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致病原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多种非典型致病原,临床症状多相似,构成情况比较复杂,病原谱和感染率常因地区、人群、季节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临床往往难以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因此,病原体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而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快速检测,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呼吸道感染,对临床的快速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九联检(简称呼吸道九联检)与微生物培养相比较,具有检测周期短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检测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IgM抗体。本研究就1 327例门诊及住院患儿呼吸道九联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普洱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年1~12月普洱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1 327例,其中男性752例,女性575例,年龄0~14岁,按年龄分为0~<1岁569例,1~<3岁329例,3~<6岁270例,6~≤14岁159例,均存在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

1.2方法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2~3 mL,3 5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提取血清标本。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购自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嗜肺军团菌1型(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B)、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和副流感病毒(HPIVs)123型病原体的IgM抗体。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本实验所用试剂及质控品均为原厂配套产品,所有试剂及质控品均在使用有效期内,所有检验项目室内质控在实验期间均显示实验结果有效。

1.3结果判断阳性结果:可以观察到ADV、流感病毒、RSV或HPIVs的整个包被孔中有1%~15%细胞的细胞核、胞浆或包膜出现苹果绿色荧光(在HPIVs和RSV中能同时观察到着色的合胞);军团菌、衣原体或立克次体中所有的菌体呈现出苹果绿色荧光;支原体出现细胞外围苹果绿色荧光。阴性结果:可观察到军团菌、CP和立克次体无荧光,支原体、ADV、INFA和INFB、RSV和HPIVs细胞呈现红色。

1.4统计学处理根据观察到的结果,统计9种病原体IgM抗体的检测阳性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9种病原体检测阳性率在1 32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446例IgM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33.6%。其中MP阳性率最高(23.6%),其次为INFB(18.5%),LP、ADV、RSV、INFA和 HPIVs阳性率都比较低,依次为0.4%、1.1%、1.0%、1.1%、1.0%,CB和CP未检出阳性。9种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6种主要病原体的月检测阳性率剔除未检出阳性的两种病原体CB和CP及检出率较低的LP,其余6种主要病原体的月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种主要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的月检测阳性率[n(%)]

2.3不同年龄段患儿主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各年龄段患儿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总阳性率依次为16.3%、45.0%、48.1%、47.1%。各年龄段患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均以MP阳性率最高,其次为INFB。0~<1岁患儿MP和INFB的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3个年龄段患儿。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患儿主要呼吸道病原体IgM

3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儿童呼吸系统及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机体抵抗力差,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然而,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较为复杂,且临床表现多相似,很容易被误诊和忽视,导致抗菌药物滥用,延误病情。因此,对儿童呼吸道病原体的正确诊断是预防和控制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关键所在。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包括病原体分离培养及组织细胞培养法、血清学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法、免疫学法等。病原体分离培养及组织细胞培养法是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但检测周期长、技术要求高,而分子生物学法灵敏度高,但多种病原体同时检测成本过高,对实验室的条件要求也非常严格,两者都不适合作为临床常规项目开展[1]。呼吸道九联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一块载玻片可同时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此方法特异度和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快速,所需标本量少,便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筛查。

在本研究中,132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阳性例数为446例,总阳性率为33.6%,与国内部分省份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2-4]。本研究中,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只检测出了MP等7种病原体的IgM抗体,CB、CP没有

检出,这与国内其他省份的报道存在不同[1,5-6],表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可能存在地区差异。在检出的病原体中,以MP阳性率最高(23.6%),其次为INFB(18.5%),LP、ADV、RSV、INFA和HPIVs阳性率都较低,与文献[7]报道结果相符。

本研究显示,不同月份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阳性率有所不同,说明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MP和INFB全年均有检出,在9、10月两者阳性率均为最高,ADV、INFA、HPIVs和RSV全年阳性率都较低,但8~12月份阳性率相对其他月份较高;MP、INFB、ADV、INFA、HPIVs和RSV 这6种主要病原体秋冬两季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夏两季,而以秋季的阳性率为最高。由此可见,引起普洱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存在季节流行的趋势,以MP和INFB最为明显,并且秋季存在爆发流行的趋势。

不同年龄段患儿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阳性率也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显示,各年龄段患儿的病原谱不完全一致,但各组中MP感染率均最高,INFB感染率居第2位。1~<3岁、3~<6岁和6~≤14岁这3个年龄段均是MP和INFB高峰发病年龄。而MP阳性率在0~14岁的患儿中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原因可能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户外活动增加,大多集中在人群密集的学校,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概率。0~<1岁年龄段中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3个年龄段,该年龄段为婴儿期,可能与婴儿从母体中获取了相当数量的免疫球蛋白,以保护其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有一定关系,但也有可能婴儿免疫功能低下,体内有感染但抗体滴度较低,导致检测结果呈假阴性[6]。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普洱市儿童呼吸道九联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了解到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不同病原体的检出率、构成等相关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的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临床医生应参考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因滥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耐药。

参考文献

[1]李长振,饶菁菁,黄永国,等.武汉地区12 12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非细菌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8):749-752.

[2]黄育敏,涂志华,王洁,等.海口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典型性病原体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4):425-428.

[3]秦茵茵,吴国锋,秦笙.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对多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18(2):124-127.

[4]董敏,张晓军,周厚清.非典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5):15-16.

[5]谢红梅,胡必杰,马艳,等.1 647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696-2698.

[6]王群,欧维琳,宋晓丹,等.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九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3):46-48.

[7]董玉琳.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31(33):170-172.

The analysi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n children′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thogens IgM antibody nine-combined detection in Pu′er

LuoDan,ZhangXiaoyang,GaoXiangyang△,ZhouChunhong,WenYuanbang

(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Pu′erPeople′sHospitalAffiliatedto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Pu′er,Yunnan66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children′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thogens IgM antibody nine-combined detection in Pu′er and grasp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of local children for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1 327 cases of children′s blood sample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randomly sampled from in Pu′er People′s Hospital in 2014.All the samples were tested with nin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thogens IgM antibody detection reagent kit(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and the test results were adopt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There were 446 cases positive for IgM antibody in 1 327 case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hildren,the total positive rate was 33.6%.The Positive rat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MP) was the highest,for 23.6%.The second was influenza B virus(INFB),for 18.5%.The eosinophilic lung legionella type 1(LP),adenovirus(AD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influenza A(INFA) and parainfluenza virus(HPIVs) were all much lower:respectively for 0.4%,1.1%,1.0%,1.1% and 1.0%.It was showed that no positive results were found in Q fever rickettsia(CB) and chlamydia pneumonia(C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positive rate among 9 kinds of pathogens(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monthly positive rate among the main six pathogens(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positive rate in the different age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thogens of children in Pu′er are mainly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influenza B virus.The epidemi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pathogens is related to the age and season,the clinician should reasonably diagnose and treat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for children.

Key words:children;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nine-combined detection;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收稿日期:2015-12-22)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09.0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9-1205-03

作者简介:罗丹,女,检验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工作研究。△通讯作者,E-mail:gxxyy68@163.com。

猜你喜欢

呼吸道感染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洛阳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及分析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留守儿童
早期预防干预对早产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六一儿童
莫西沙星与依替米星治疗32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