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制造业应用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

2016-05-31李广平吕旭峰

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工艺制造业人才

郭 伟 李广平 吕旭峰

一、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的国际国内背景

《世界教育信息》:2015年5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请您谈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国际和国内背景。

邹晓东:作为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政府立足于国际国内产业变革的大形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

从国际背景来看,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德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成为受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德国的“工业4.0”被誉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制造业回流”;英国提出了“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日本提出了“产业复兴计划”;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战略”,等等。这些举措旨在重塑具有未来持续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体系,藉此增强综合国力,争夺未来世界主导权。因此,制造业的竞争将成为未来大国竞争的关键。

全球产业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重构,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与发展中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同时发生,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一方面,高端制造领域出现向发达国家“逆转移”的态势。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各国纷纷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另一方面,越南、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国家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以更低的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侵蚀中国成本优势。一些跨国资本直接到新兴国家投资设厂,有的甚至考虑将中国工厂迁至其他新兴国家。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亟待以大国战略思维和战略布局,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依靠成本优势得以迅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成为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国,产值占全世界的20%,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210多种。

然而,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还存在差距,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一方面,中国社会“刘易斯拐点”逐步显现,“人口红利”不可逆转地消失;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致力于振兴本国实体经济,使得原本在华生产的一部分高端制造业回流至发达国家。以资源驱动和成本优势为核心特征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着老牌劲旅和后起之秀的双重夹击,传统的发展模式陷入僵局,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具体来讲,一是“大而不强”,这一直是困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二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紧迫要求;三是国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为制造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四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已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校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的任务

《世界教育信息》:攻克核心技术关,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高校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要充分发挥基础作用。请您谈谈高校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承担的任务。

邹晓东:众所周知,中国制造在量上已经是全球第一,但主要工业品的核心技术和产业竞争力羸弱。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发挥高等院校的基础作用。

首先,高校要成为重大核心共性技术研发中的自主创新主导者。高校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刻理解《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强国目标。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科特色及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成果特点和转化优势;找准在国家战略中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切入点与落脚点,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勇敢担当。行业的重大发展依赖重大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不断突破,高校应该汇聚最顶级的研究队伍,创造最先进的研发条件,承担一批影响行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任务、产出一批行业重大创新成果,并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智库作用。

其次,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高校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与优质企业合作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继续抓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申请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成果转化。浙江大学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为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发展新形势,建设浙江大学紫金众创小镇,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统筹协调师生创新创业实践,构建完善学校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成立浙江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委员会,整合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成果转化机构,成立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再如,依托义乌创业育成中心、浙江大学科技创业实验园等创业基地,形成创意、研发、投产的高新科技核心技术成果转化链。

三、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中的

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和人才培育模式

《世界教育信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力量,请您谈谈如何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中的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和人才培育模式。

邹晓东:首先,创新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其次,构建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是当前迫切需要。我国当前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国际市场动荡对我国的影响逐渐加深。为了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必须加快追赶发达国家制造业创新的脚步。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单靠企业自身的能力难以满足内在的发展需求,抵抗外部的压力。因此,在政府的牵引指导下,建立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的战略联盟,解决发展中面临的技术难题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而高校在选择研究方向和课题时,将科研与产业需求密切结合,更有利于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成果,培养出更适应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再次,基于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挥高校在建设科研基地和人才摇篮中的作用。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有人力、智力优势,以企业和院校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战略联盟,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高校创新要素集聚的资源优势。第一,稳步推进政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高校要选择若干重点领域,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国家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与优质企业、大企业联合,建立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开展关键共性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不断完善和发展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同时,积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开展构建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标准、规划产业驱动的发展路线图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为技术创新联盟发展打好基础。第二,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校企协同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以技术、人才为纽带与企业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实体,探索研发机构实体化新途径,注重发挥高校在技术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激发带动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联盟技术成果获得实际应用。第三,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院校与企业共同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系,创立高校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工程实践基地,创建富有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项目育人”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遵循协同育人的理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适应“互联网+制造业”对人才的新需求,并帮助企业培育高端管理人才和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再陪训。

最后,打造多主体参与的创新教育生态系统。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传统产业形态、生产方式以及商业模式均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势必对教育改革带来多方面的挑战。仅仅依靠高校及其工科教师来完成对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系统性培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打造多主体参与的创新教育生态系统,明确“政产学研用”各方主体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职责,整合所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优势资源,联合构建将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的“学习共同体模式”。

四、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

大力培养工艺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将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统称为“四基”。在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和工艺人才培养方面,您有什么看法?

邹晓东:首先,强基工程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四基”能力薄弱,一直是引进国外先进产品国产化的拦路虎,当前又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因此,行动纲领将强化基础作为重要任务,将强基工程列为五项重点工程之一,提出坚持问题导向、产需结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破解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其次,缺乏工艺专业人才是造成我国“四基”落后的重要原因。造成我国“四基”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很多,工艺专业人才的紧缺及培养不力,直接导致了我国基础工艺的落后和“四基”创新能力的不足。从传统工艺到现代科技,我国的工艺专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衡。缺乏优秀的工艺专业人才,即使有再好的理论体系支撑也难以将设计想法转化为现实。因此,我国工艺专业人才技能水平不够和人员不足,既是当前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实反映,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再次,工艺专业人才培养不到位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基础工业的发展被边缘化。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全社会的目光都集中在贸易、金融等流通领域,而逐渐忽视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二,社会对工艺技术人才的认可度不高。随着传统制造业领域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转型,一批工艺技术人才 “下岗流失”,导致工艺专业人才传承的断层,以及社会对工艺技术人才的忽视或歧视。第三,企业对工艺技术人才的培养不到位。许多企业一边抱怨技工难找,一边却不愿下工夫培养技能人才。企业缺少培训,工艺技术人才的职业认同度不高,工艺技术人群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第四,高校的培养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工艺技术人员培养的主力为专业技工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广大高校对工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并存在缺少实践、课程普遍滞后于工艺发展、培育时效性不强等问题。

最后,高校必须要将培养优秀工艺专业人才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指出:建立基础工艺创新体系,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关键共性的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展工艺创新,培养工艺专业人才。我认为,针对当前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瞄准培养发展方向。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培养工艺人才要注重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工艺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打造“互联网+工艺”发展模式。通过互联网制造业的融合,引领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物联网+工业”“云计算+工业”“移动互联网+工业”“网络众包+工业”等模式,通过互联网与工业的聚合裂变,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迈进。第二,加强企业与高校对工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引导部分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重点科研项目等,在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加大培训、奖励、扶持力度,构建 “四基”企业与高校工艺专业的人才联合培养体系。以市场为主导,鼓励工艺创新,开展工艺强基示范宣传,普及工艺标准化,支持先进基础工艺推广应用。第三,培养大国工匠精神。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一方面,高校要在师生心中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以及“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的价值理念。增强师生投身于工艺专业研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要引导和教育师生克服浮躁心理,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依靠传承和钻研,凭借专注和坚守实现工艺技能传承和提升。

五、建立健全多层级人才培养体系

《世界教育信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的关键是人才。那么,如何建立健全多层级人才培养体系?

邹晓东:《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强调,要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在三支核心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健全和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人才保障。

第一,提升高校专业建设水平。加强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支持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骨干专业建设。面向国家重点发展产业,提高专业的技术协同创新能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

第二,突出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人才。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高校建设一批工程创新训练中心,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围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 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五项重点工程,重点培养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十大领域人才。

第三,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高校主动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深度合作,分类建设制造业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打造开放式教育平台。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鼓励企业深度参与高校课程体系重构。面向企业的创新需求,依托重点专业(群),校企共建研发机构。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深化相关领域工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

第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健全高校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引进制造业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推进高水平大学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推行高校工程师实践型师资计划,增强工科教师现场工程经验,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

第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要加强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支持高校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选拔各类优秀人才,重点是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外学习培训,探索建立国际培训基地。

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制造人才的培养。为服务国家和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浙江大学正在筹建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浙江工程师学院),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实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实现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宏图。

编辑 许方舟 校对 朱婷婷

猜你喜欢

工艺制造业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毛遂自荐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