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绩效管理:高校教师档案管理的新常态

2016-05-31崔诣晨张美红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37

档案与建设 2016年4期
关键词:纸质高校教师绩效考核

崔诣晨 张美红(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37)



绩效管理:高校教师档案管理的新常态

崔诣晨张美红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模式已成为高校推行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新常态,高校教师绩效档案管理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绩效管理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决定了高校教师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高校教师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分析,及高校教师绩效档案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绩效档案管理方案,形成绩效管理与绩效档案管理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统筹发展方案。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档案管理人事档案[分类号]G271

1 高校教师绩效档案管理的理论缘起

1.1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内涵建设

作为国家规定实施绩效工资制的单位,大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师绩效考核系统,以定期考核教师的授课、教学、科研和个人素质等方面发展情况。高校绩效考核方案应该根据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来量身打造的原因如下:

首先,高校教师的工作具有创造性与灵活性。大学是培养人才,孕育知识的组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教学中往往需要对许多还没有定论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这个时候就要求大学的教师在拥有教师教学经验的同时还需要善于学术研究。大学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的工作,而是要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劳动。

其次,大学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大学教师的服务对象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拥有着独立的个性与人格的大学生,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成长经历等的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及知识水平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样就导致大学教师的工作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教师不仅仅是简单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还需要因人制宜,根据学生的自身的特点与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科研能力,同时还需要保障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同时,大学教师的劳动成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滞后性。大学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大学生,主要的劳动成果体现在人才的培养上面。而人才的培养需要很长时间的考核和检验,不是当时或者立即就能看出劳动成果的。而且老师的工作也是一种持续性的工作,很多教师在正常休息的时间也做着与工作的相关的事情,这部分事情无法通过简单的量化数字体现出来。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绩效管理的特殊性,教师的绩效管理不能简单地套用企业的绩效管理,需要根据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来制定相关的绩效管理方案,这样才能保证绩效管理有效地运用到时实践中去。而高校特殊性的绩效管理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绩效档案管理来保证其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与有效性。

1.2高校教师绩效档案管理的逻辑起点

由于高校教师的工作具有创造性与灵活性,要求绩效管理中组织目标需要与个人目标相协调、相统一。以制定的目标为核心,重视教育成果和教师的管理,注重教师的参与性,强调教师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

第一,绩效考核目标的制定。管理过程中需要以目标为导向,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办学资源的分布情况,将目标层层落实到二级单位和教师个人,实现学校对学院、学院对教师群体的目标管理体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考核目标的确定,为后期的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考核目标也是反馈的最终依据。所以,在总体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每个阶段的目标需要被真实、及时地记录下来,这样才能为后面的目标调控、绩效考核、激励措施等做好标的物,也才能够真实地反映绩效的实际成果,因此,需要对绩效档案进行严格管理。

第二,绩效考核的监控。绩效考核的监控包括目标、过程及结果全方面的监控。当目标实施过程中出现偏离目标的情况时,为了使其回到原来的轨迹,需要将考核目标与实施过程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在后面的过程中不断修正,或者及时调整不合理的目标。这时候就需要绩效档案不断发挥其参考作用,帮助教师或者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为保证绩效考核目标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及时完成,教师需要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对其时间和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这时以往的绩效管理档案就可以起一定的参考作用。在记录和考察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看出教师的工作效率、服务态度及敬业程度;另一方面,监控过程中获取的原始资料,对后面的分析、归因及反馈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目标实施过程不断纠正偏离目标轨迹的行为,是监控的重要职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和考察整个目标实施的过程,我们不断积累着绩效管理档案,这些档案形成了分析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在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偏离或者错误的路径,不断完善整个绩效管理的体系。同时在监管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这过程中发挥的主观作用,也可以规避教师在科研上面的投机取巧、学术腐败等与教师职业道德不符的风险。

第三,绩效考核的评价。考核需要对过程及结果做出综合的评价,综合考虑效率和效果两方面的因素。通过对同行评议、学术创新、成果转化、学生满意度、教师服务水平等的综合评价,得出比较公平、公正的考评结果。基于公平、公正的考核结果,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问题或不足之处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发现在考核过程中实际情况与考核制度之间的差异,可以不断地完善我们的考核制度,同时也有利于新目标的确定。通过考核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业绩突出的教师实施奖励,可以不断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评价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或提出的建议是检验接下来工作是否有改进或完善的重要客观依据。对高校教师水平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的教师,同时还要注意参考同行专家的意见,并积极主动地接受同行专家的建议。同行给予高校教师的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评价更加具有专业性。在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时候,应该把同行专家的意见也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片面性或者失真现象。

绩效管理是一个严肃且严格的管理过程。只有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有效地开展绩效管理工作。那么,如何保证绩效实施的公平与公正呢?对此,需要人事档案管理者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不断地记录和监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所记录的内容就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客观依据,可以有效地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公平与公正。而庞大的数据记录并非简单的数据收集,而是需要根据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所收集的系统数据来形成绩效档案。

2 高校教师绩效档案管理模式的构建

2.1考核模式:从纸质化过渡到信息化

绩效档案管理是绩效管理工作的凭证,也是绩效管理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是绩效管理过程中公平和公正的重要保障。随着绩效档案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绩效档案管理对绩效管理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纸质绩效档案是绩效档案的最初的形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保证了绩效过程的真实性。纸质档案主要是以纸和笔的形式,对教师在绩效过程中的形成的各种文字和图表真实地记录和保存下来,纸质档案依附性比较小,不易于篡改和修正,可以有效地保证所存档案的真实性。同时纸质档案充分体现了档案信息的原始凭证性。纸质档案的形成是由文件直接转化过来的,是对过去的历史情况客观地记录,其凭证功能令人信服。以纸质档案形式保存绩效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可以为最后的绩效考核提供真实的依据,同时也容易让教师直观的通过纸质档案,看到自己的之前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果,使得教师对考评的结果更加信服。

但是,纸质档案在存在着无法弥补的缺陷。首先,纸质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工作繁杂,纸质材质的资料经过时间的消磨,上面的内容与信息也会渐渐的模糊,同时纸质档案也不利于存储,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管理。同时,纸质档案也不利于查阅。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在档案管理过程渐渐的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电子绩效档案在保证了绩效考核内容真实性的同时也丰富了绩效档案的内容。与纸质档案相比,电子档案拥有效率高、速度快、可资源共享等不可以取代的优势。电子档案可以将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素材、资料,有效全面地结合在一起,后期的绩效考核可以根据具体的教案、作品等进行结果评估;同时在评估的过程,教师可以在相互评估的过程中看到同事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势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给自己的改进或者完善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同时也会激发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促进教师工作绩效的提高。

随着绩效管理不断深化,对其中考核档案内容的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之前的纸质档案和简单电子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绩效管理工作的需求。这就要求这我们建立一个与高校绩效管理工作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方案。

2.2考核内容: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

目标管理是以学校目标为导向,以教师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学校与教师都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过程管理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的过程控制管理,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单一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多样的校园管理工作需求。以目标管理为指导,过程管理为保障,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合二为一,才能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新的绩效管理方式的建立对绩效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绩效档案与绩效管理同步发展。

根据高校的一些具体情况,可设计如下的绩效档案管理系统,同时也是绩效管理系统,将绩效管理过程和绩效档案合二为一。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绩效跟踪部分(见表1);第二部分绩效评价系统(见表2)。

表1 绩效跟踪表(参考)

表2 绩效评价系统(参考)

表1中的任务内容是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目标是自上而下的,目标是这个跟踪表的整体导向,任务内容需要具体而明确,教师可以根据任务的内容,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保证工作的完成,这部分所产生的数据将形成绩效档案中的目标档案管理内容。

表1中进展说明、工时、进度则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来填写的,并在附件中上传在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电子信息或者图片信息,然后再进行提交。每次更新的内容都会及时地在系统中保存,并且可以实时查阅每次更新或者已完成的历史信息。当工作进度达到100%,此任务自动结束,并保存提交。跟踪信息将自动保存到各个教师的已完成绩效档案中,确保绩效指标的实时性与有效性。在这过程中,将产生绩效档案管理的过程监控数据。

表2的得分和排名是根据表1的结果不断变化的,教师和带头人都可以随时关注到绩效评价系统的变化。表2中前三部分的内容是根据教师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实践所产生的,而满意度测评则是一定数量有效的个人评价后的加权所产生的。这四部分都是绩效评级的重要内容。其中表2的比重在追求工作量考核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注意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完善、科研成果的取得、个人的发展等。同时也需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调整各个考核项目在整体绩效中的比重。这个过程将形成大量数据,这些所形成的数据,形成了整个绩效档案管理的评价档案的内容。

3 研究展望

高校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需要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共同作用。高校绩效档案管理有利于完善高校绩效管理;有利于保证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公平性、真实性;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和深化高校老师绩效考核制度。只有将档案管理和绩效管理合二为一,通过高校绩效档案管理的不断完善,不断优化高校绩效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高效绩效管理的优化,来不断补充高校教师档案管理内涵,才能建立起统筹发展的高校教师绩效档案管理体系。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编号:15GLB003)、“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立项课题(课题编号:15SYC-13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环境科学与工程”(11SJB05)、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胜任能力的实证研究”(2014B3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莎依达·伊力亚斯.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

[2]葛李保.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

[3]刘宁.数字时代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创新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5(12):28-30.

[4]刘姗,胡仁东.对我国高校绩效管理的反思[J].教育探索,2015(10).

[5]谢斯宇.高校师资队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3.

[6]廖咏滔.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管理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5(12):61-63.

[7]范灵.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15 (02):57-59.

[8]王本锋,刘新民,唐玉琴.高校管理绩效增进综合模型构建——基于管理过程理论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11):36-39.

[9]陈达云.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高校绩效管理[J].教育与经济,2006(2):25-28.

[10]葛晓琴.论加强高校绩效管理的逻辑与思路[J].河北学刊,2010,30 (06):232-235.

[11]陈惟.绩效管理:在高校档案工作中的运用——兼论上海交大档案信息服务与管理系统的实施[J].兰台世界,2006(06S):25-27.

[12]叶楠.绩效管理理论在高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应用[J].山西档案,2014(03):80-82.

[13]张晓娴.试论绩效考核体系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J].山西档案,2014(05):94-96.

[14]王灿荣,王协舟.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策略[J].档案学研究,2015(02).

崔诣晨,女,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格与心理健康教育。

张美红,女,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The New Normal of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Archives Management

Cui Yichen,Zhang Meihong
(Research Center for Jiangsu Enviv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 NFU,Nanjing,Jiangsu,210037)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mode has become the new norm in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n the university teacher performance file management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Meanwhile,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cycle and continuity of decisions the complexity of the file management of college teachers and systematic. Effective file management of college teachers,is conducive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performance managemen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cheme is put forward,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Keywords:College;Teacher;Performance Management;Archives Managment;Personnel Archives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纸质高校教师绩效考核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绩效考核“指挥”医院未来发展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