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16-05-30刘静文

科技与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业意向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

刘静文

摘要:针对北京市5所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的345名学生的创业现状和意向调查数据,研究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探究这些因素与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最终为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接受过不同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之间创业意向有显著差异,个人性格特质、创业态度和学校教育与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个人背景因素、个人性格特质因素、创业态度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均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一定解释能力,但解释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意向;影响因素

创业活动是经济增长的强劲推动力。2015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富民之道、强国之举,有利于产业、企业、分配等多方面结构优化。面对目前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与此同时,教育部也下发了关于《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不难发现,大学生创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创业意向是预测创业行为的最好指标,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业进程,有必要深入探究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的345名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意向水平,考察了个人背景因素、个人性格特质因素、创业态度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1.文献综述

Bird将创业意向定义为“创业者的注意力、精力和行为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并且认为由灵感激发的创业的想法必须通过创业意向才能实现”。

国内外的创业意向研究主要以Shapreo提出的创业事件理论(Theory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vent,SEE)和Ai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为主要理论基础。在研究创业意向上,计划行为理论在细节和连贯性上更好,而创业事件理论则更具有针对性。

国外学者调查表明,未来选择创业的女性青少年不到做出相同选择的男性青少年的30%,并且作为创业意向的重要预测变量,创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显著低于男性。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男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要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女性比较关心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平衡,更倾向于选择轻松稳定的工作,而男性更乐意在事业上奋斗,获取更多的独立权和财富。也有学者研究表明“25岁以下”及“25到30岁”的创业意向显著高于“30岁以上”。

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前瞻性人格和创业意向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与没有创业的人相比,创业者常常表现例如成就动机强、控制能力强、能够容忍模糊性、持久、足智多谋等性格特质。

创业态度是指人们对创业的看法和喜好程度,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对参动机可能产生关键的影响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表明,通过接受学校教育,个体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为未来的创业进行准备,而且还会产生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渴望,从而产生自我雇佣的动力,进而产生相应的创业意向。创业教育将有助于提高创业意向并试图阐明其理论机制。学生可以从创业教育中获得三种好处:知识学习、灵感和孵化资源。一些国内学者提出创业培训和创业能力对提高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并且创业能力能够在创业培训中得到显著提升。

家庭商业背景对子女价值观、职业观、生活态度和行为等也有深远的影响。父母的创业经历和示范效应有助于个体产生创业意向,其次社会环境因素是一种调节变量,通过与个体的态度等因素相互作用也会对个体的创业意向产生影响。 2.研究设计 2.1研究样本的基本特征

研究选取北京市5所不同背景的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是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在学校图书馆的不同楼层采取随机发放的形式,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0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为95.83%。

性别分布上女生较多,占61.2%,学校分布上较均衡,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占17.4%,清华大学学生占19.1%,北京工商大学学生占18.6%,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占16.8%,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占28.1%。年级分布上主要以本科生为主(74.5%),研究生所占比例为21.4%,博士生所占比例为4.1%。

样本来自城镇的较多,占68.7%,但来自农村的样本数量也已经达到可以统计分析的水平,来自东部地区所占比例为50.4%,来自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为49.6%。样本在专业上分布并不均衡,大部分为理工类(37.4%)和经管类(45.2%)的学生,人文社科类、医学和其他类比例较少,但在后期处理数据时发现,略不均衡不会给数据处理和验证带来太大影响。 2.2研究工具

问卷基于个体展开,主要由个人背景指标体系、个人性格特质指标体系、创业态度指标体系、学校教育指标体系、社会环境影响指标体系、衡量创业意向指标体系六部分组成。

个人背景因素主要询问被试者的学校、年级、性别、专业、城乡、地域、实习经历和是否参加创业类社团,共8个问题。个人性格特质因素采用的人格特质测量工具,参考了阿泰德等学者的人格特质量表和国内学者自编问卷。量表分成创新导向、冒险导向和成就导向3个维度,共8个问题,各因素Cronbach a值分别为0.864、0.789、0.759,累计可解释大学生个人性格特质的72.308%。创业态度因素的测量在参考西方戴维森、立农等学者的基础上,采用集合式测量方式,由4个题项构成,累计可解释方差为64.004%,a值为0.759。学校教育因素方面,采用自编问卷,共4个题项,a值为0.723,被测者的创业教育、对学校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和提供校外实践的满意度累计解释方差为57.197%。环境影响因素分为家庭环境、创业支持政策和创业阻力3个维度,共有11个问题,累计解释方差为的68.651%,各因素a值分别为0.835、0.784、0.85。创业意向因素包括创业兴趣、创业期望、创业准备和受限制时的职业偏好四个方面,共五道题,累计解释方差为61.380%,a值为0.84。 3.回归分析

在对创业意向相关文献的回顾后,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如表1所示。

模型1分析了个人背景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2分析了个人性格特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3分析的是创业态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4分析的是学校教育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5分析了环境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模型6综合分析了个人背景因素、个人性格特质因素、创业态度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

模型1仅考虑个人背景因素,男生创业意向显著高于女生,理工科类大学生创业意向显著高于经管类,以往研究认为经管类的学生创业意向要高于理工科。经常参加创业类社团的同学创业意向显著高于未参加创业社团的同学。其他差异虽不显著,但从回归系数可以看出,较之来自城镇的同学,农村的同学创业意向较低。东部地区的同学创业意向高于中西部地区。较之于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工商大学的同学创业意向更强,而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同学创业意向相对较低。较之于本科生,研究生的创业意向更强,博士的创业意向低于本科。

模型2仅考虑个人性格特质因素,创新导向、成就导向和冒险导向与大学生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3、0.43、0.438。研究表明,被测大学生中喜欢富有新意的课程,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的同学的创业意向较强,喜欢承担创造性任务、对自己人生成就具有较高期许和追求独立人格的同学创业意向较强,喜欢承担不确定产出、有一定风险和困难的任务的同学创业意向较强。

模型3仅考虑创业态度因素,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对其创业意向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31,显著性概率P值小于0.05,个体所具备的创业态度越强烈,其创业意向越强,越可能选择自主创业。

模型4仅考虑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其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73,显著性概率P值小于0.05。学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和提供课外实习实践的满意度越高,其创业意向越强烈。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等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业意向,还能促使其理性思考和规划创业时机。

模型5仅考虑环境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和创业支持政策与大学生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创业阻力与大学生创业意向负相关但不显著,其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96、0.313和-0.03,其中家庭环境因素和创业支持政策的显著性概率P值小于0.05。社会网络(家庭、亲戚和朋友)对大学生的资金支持、建议支持和社会关系支持都有助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形成。创业阻力与大学生创业意向成负相关关系,但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可能的解释是北京地区的创业阻力相对于其他地区较小,创业项目数量和风险投资金额远超国内大部分城市。

模型6综合分析个人背景因素、个人性格特质因素、创业态度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影响时,个人性格特质因素、创业态度因素较为稳定,其他几大因素在影响的具体因素和程度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原来显著的变量变的不再显著,例如是否参加创新类社团活动、创业支持政策等因素变得不再显著。根据回归方程的R2可知,各大因素在解释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依次是个人性格特质因素、创业态度因素、环境影响因素、个人背景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其中个人性格特质因素可解释大学生“创业意向”方差的57.8%,而学校教育因素仅可解释“创业意向”方差的7.2%。 4.结论与讨论 4.1研究结论

(1)男生创业意向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创业的女性转换不同社会角色的能力对于其今后是否会维持创业具有影响,因此就女大学生自身而言,应协调好日后家庭和事业。就高校而言,应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活动,引导其树立创业意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政府应建立与健全支持女大学生创业的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女大学生的家人和朋友应及时转变观念,为女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专业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不同的专业背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所不同,本文研究表明理工科同学的创业意向显著高于经管类和人文类,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精细化的分类培养,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创业教育。

(2)创新导向、成就导向和冒险导向均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创业需要接触新信息并且善于发现新的商机,需要制定更高的人生成就目标,需要拥有较高风险承担能力。创业态度、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个体的具备的创业态度越强烈,其创业意向越强,越可能选择自主创业。学校的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等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业意向,还能促使其理性思考和规划创业时机。家庭环境影响、创业支持政策与大学生创业意向显著正相关,社会网络(家庭、亲戚和朋友)对大学生的资金支持和社会关系支持都有助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形成,并且良好的大学创业氛围、完善的政府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大学有支持创业的政策都有助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形成。创业阻力与大学生创业意向成负相关关系,但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可能的解释是北京地区的创业阻力相对于其他地区较小,创业项目数量和风险投资金额远超国内大部分城市。

(3)个人背景因素、个人性格特质因素、创业态度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环境影响因素均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一定影响,但是各因素之间的解释能力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个人性格特质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创业态度,第三是社会环境因素、第四是个人背景因素,而学校教育影响程度则最小。并且个人性格特质因素和创业态度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解释能力较为稳定。 4.2提升大学生整体创业意向的政策建议

(1)树立大学生创业意识。大学生应积极融入社会,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淬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毅力,提升发现创业机会、配置创业所需要的资源和建立创业所需人际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新精神、成就精神和冒险精神,追求实现自我价值。

(2)强化学校教育。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因素与其他四大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上存在较大差距。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学校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上的作用未能充分挖掘。首先,必须实现创业教育制度化,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其次,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校外实践活动,建立创业交流的公众平台,弥补学生经验短板,提高其创业意向和创业成功率。

(3)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克服创业阻力。本研究将环境影响因素分为了家庭环境影响、创业支持政策、创业阻力3个维度。首先,家庭环境影响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外在评价感知能力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影响。父母、亲戚、朋友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初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员应转变思想观念,在创业初期给予大学生支持和鼓励,创业遇到挫折时给予宽容。其次,创业支持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颁布与实施了诸多鼓励和支持创业活动的政策,例如创业种子基金、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小额贷款、创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建立项目孵化基地等。政府和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加深大学生对创业政策的理解。完善创业政策体系,细化创业服务的内容。再次,克服创业阻力因素。大学生缺乏获得商业技能的渠道、缺乏创业资金、缺乏创业时间以及创业教育不足都阻碍了其创业意向的形成。缺乏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十分棘手的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功能,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降低创业融资风险,大学生可采取自筹、创业租赁和小额创业贷款3个渠道进行资金筹集。

猜你喜欢

创业意向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
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政策导向与创业意向研究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