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发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研究

2016-05-30黄中伟孟秀兰张胜男

科技与管理 2016年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黄中伟 孟秀兰 张胜男

摘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生存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企业的创新绩效与企业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有着直接关系。浙江省是民营企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而其中大部分是后发企业,因此本文从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劣势出发,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和问卷调查选取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因素指标,结合TOPSIS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模型,为后发企业实现赶超发展提供有效的评价模型和衡量标准,有利于其做出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实证研究表明,目前的后发企业大多数以合作创新或模仿创新为主,以自主创新为主的企业占少数,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后发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因素:选择模型

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这就迫切要求进一步发挥创新战略的支撑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技术创新。只有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才能确保我国经济转型成功。从经济行为的主体来看,实质上开展创新战略的并不是国家,而是企业。一国经济发展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该国企业创新是否有效。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角,技术创新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浙江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技术创新型企业集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然而,浙江大部分企业都是后发的中小企业,新经济形势下面临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人才不足的发展困境,技术创新模式缺乏系统规划已成无可争论的事实。同时,创造性的破坏导致先发企业逐渐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因此技术创新必将最终引发新旧企业之间的替代,这恰好为后发企业创造了重要的赶超机会。后发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已成为目前企业界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浙江省后发中小企业为例,探讨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实现后发企业的赶超发展。研究发现,后发企业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创新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能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创新模式,关乎其技术创新的成败及长远发展。

1.理论背景

1.1后发企业的概念

所谓后发企业是指不需要完整地复制先发企业的技术轨迹,通过有效利用先进技术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秩序和能力,超越既有领导企业的组织惰性,努力加速自身学习,以此进入全球主流市场的企业。相比先发企业来说,后发企业应对市场反应较快,可以随时调整企业的技术创新策略,满足市场需求。大多数后发企业倾向于模仿引进创新或联合开发创新,大大减少交易成本,降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缩短创新产品的研发周期。

1.2技术创新模式的相关理论

(1)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技术创新模式是企业进行长期技术创新活动所总结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概括性,能够指导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率先提出创新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企业将生产要素及生产条件重新组合,并引入新的生产系统来获取经济利润。Dosi认为,技术范式是指通过一组已经设定的技术性问题,按所需选择相应的自然科学原理以及特定的原材料技术,得出相对稳定的解决该技术性问题的模型或方式。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进行创新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或类型,涉及到技术创造、技术选择、技术应用及技术扩散等要素,将这些要素进行不同配置,形成结构差异。因此,本文从企业的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入手,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对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创建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模型。

(2)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型。学者们对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不断研究,研究领域也逐渐拓宽。根据要素的不同组合和资源的不同配置,划分标准也存在差异性。Freeman等将技术变革分为根本性、渐进性、技术系统性、技术经济范式等4类变革。Malerba按照概念的联系,将技术创新划分为渐进式创新、模块化创新、结构性创新以及根本性创新四大类。Arundel对近五千家创新型企业进行调查发现研发创新的比例与企业规模呈正相关,总结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即技术导入式创新、反求模仿创新、集成创新、现有产品及工艺渐进性创新还有用户创新。

本文研究主要探讨当前研究相对普遍的3种基本模式,即按技术来源将技术创新划分为自主研发创新模式、引进模仿创新模式、合作技术创新模式。本文按最普遍的分类方式,以这3种模式作为后发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方案,建立相应模型,指导后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决策。3种技术创新模式的特点,如表1所示。

研究发现,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要与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匹配。随着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不断变化,其技术创新模式也随之演变,一般是按照从引进模仿创新到合作技术创新再到自主研发创新的轨迹演进嘲,如图1所示。后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因素及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从而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后发企业要及时根据内外部变化,根据自己的创新能力水平来调整相应的技术创新战略。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