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情境模拟训练与微课有机

2016-05-30杨光辉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3期
关键词:有机融合大学英语微课

杨光辉

摘 要:近年来,微课这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在高校教学中实现了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尤其在倡导技能训练和实践应用的高职院校中,更应该将微课教学融入到课堂之中,该文结合笔者教学一线的实际感受与反馈,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中的情境模拟训练与微课有机融合的思考与应用,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与总结性的反思。

关键词:大学英语 情境模拟训练 微课 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a)-0166-02

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因其强调实践应用的教学理念,在各地区各院校中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教学改革。而情境模拟训练作为一种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受于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经历所限,很多原本富有趣味的情境模拟训练却变成乏味空洞的想象式对话训练。而微课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课堂教学中受条件限制的缺陷,使这种训练能够充满活力和热情。当然,如何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是需要慎重仔细的关键所在。

1 大学英语课程中,情境模拟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般所说的情境模拟训练,是高校各类课程的一种实践教学创新方法。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互动与创新教学、全真模拟为特征。情境模拟训练实施过程分5个步骤:理论讲授、培训、活动准备、实施、总结评价。要使情境模拟训练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背景材料和情景必须具有实战性、趣味性和适当性,训练内容本身应更好地将理论实践化,同时,这种情境模拟训练本身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论掌握都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要想搞好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情境模拟训练,必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并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而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都比较薄弱,对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都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其次,情境模拟训练虽然相对于理论知识讲解更富有趣味,但多数高职院校并不具备情境模拟教室的条件,单纯通过教师启发进行此类训练,往往把“趣味”变成了“乏味”,把“生动”变成了“负担”。

最后,某些情境训练,在学生没有实际接触和体验的情况下,往往会让本该灵动的训练出现陌生感和生涩感。

2 微课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用上存在的误区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在笔者对微课的认识和学习过程中,注意到很多教学案例都过于强调“教师+讲解说明+理论知识+时间控制”的微课制作模式。当然这种模式在某些理工科技术类课程中确实不乏成功案例,但在语言类的课程中,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的语言类课程中,这种模式是不是依然有效而可靠呢?

笔者的尝试和学生对这种尝试的反馈,说明在运用微课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时,要针对院校特点、课程门类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这种方式,走出模式化和同一化的误区。特别是很多尝试应用微课的教学案例中,往往过于重视“课堂教学视频”——这的确会花费教师较多的精力和时间,而忽略了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学生反馈和教师点评等“小构件”,而实际教学中,恰恰是这些细节性的微课教学资源,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3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中的情境模拟训练与微课有机融合的探索与反思

3.1 教师角色在融合当中的有机处理

在实际的教学探索中,笔者尝试将“教师”这一元素从微课视频中排除出去或变成视频中的“画外音”。因为针对情境模拟训练,应着重给学生提供“情境”。所以微课视频里的开篇画面往往会首先出现容易激发學生共鸣感的场景或事物——咖啡厅、玫瑰花、电影院、图书馆、贵妇犬等。这种容易产生共鸣感的画面,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专注性特别有效,能够让他们对后续内容中的新词汇、新语法产生较强的心理预期。而教师的声音则在某些画面和内容的转接处适当做出画外音式的讲解与说明,则能够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他们需要注意的知识点上。

3.2 微课手段在训练中的激发作用和代入感引导

另外,在微课视频激发了学生的模仿欲和参与意识时,微课还可以成为提升训练强度的有效手段。譬如,在做影视剧台词的情景模拟训练时,可以先把多角色的对话放入到微课A中,再把某些适合学生模拟的角色静音成微课B,这样,学生和影视剧原音角色融入,增强了学生在模拟时的语音规范化竞争意识。而极强的代入感,也能够让学生淡化对生词的抵触心理,反而在语境中实现了对生词运用的表现欲。

3.3 在融合过程中的一些考量与反思

当然,要想实现大学英语课中的情境模拟训练与微课的有机融合,必须要做的一些事,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哪些情境模拟训练可以使用微课这一教学手段?所制作的微课视频是不是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画面与内容发生转换时,用哪些教学语言可以保障教学目的?微课视频中静态画面与动态视频如何和谐共处?一些关键性知识点的提示字幕和说明怎样不令人反感地植入到画面与视频中?

这些疑问是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情境模拟训练与微课融合中必须要注意和思考的,因为要想使情境模拟训练真正因为微课而焕发光彩与活力,就不能单纯以为把微课制作得精良、制作得漂亮则功成圆满了;也不能以为在情境模拟训练中出现了微课就是有机融合了。两者必须实现互动,必须沟通有无,必须让学生畅游其中。

4 上述有机融合的过程中一些有效技巧和方法的使用

前文对微课固有模式提出了一些根据实际有所变化和调整的意见,而在微课融入到训练的过程中,在这种变化和调整的前提下,还可以使用几种有效的技巧和方法——微课视频并不应只由教师来制作,学生完全可以使用微信小视频的方式录制他们在课余生活时的英语运用场景,比如逛街看到英文招牌时,比如看影视剧时对英文对白或字幕的讨论等;训练内容完全可以结合几段有所联系或是完全不同的微课视频组来进行系统性的加强与提高;词汇学习与语法掌握可以尽量放到训练中,通过微课以点带面地将理论知识实践化,甚至可以参考一些幼教的教学特色,以适龄、适宜、适度为前提,玩中有学、边学边玩。

当然,笔者在微课与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情境模拟训练融合的探究还属于初级阶段,微课所起的作用、微课本身的内容体系、情景模拟训练本身与微课融合互创的前景等,还需要认真学习前沿理论,并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和提升。但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上,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从教学改革、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习惯、当代社会信息教育大背景、互联网+对课堂的影响等多个角度,都应该提倡教学新理念的融会贯通,都应该尝试和探索教学新方法、新手段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方国爱.高职英语课堂活动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李玉香,曹怡鲁,陈夏南.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导引(第1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3]张连江.交际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4]向前进,曹佩升,刘文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郝建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教师发展研究与探索[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6]陈金平.基于学生视角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7]曾凡贵.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多元视角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有机融合大学英语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