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具专业“双师型专家教师”的培养途径

2016-05-30杜君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3期
关键词:引领构建技术

杜君

摘 要:根据模具行业学会成立的遵旨,要以模具行业发展的现代技术为引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构建模具“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培养符合新定义标准的模具“双师型”教师,建立模具专业人才和企业模具人才评价标准,指导和配合职业院校、企业为社会培养符合现代化发展、企业能力要求的现代模具人才培养基地就是模具行业学会。

关键词:技术 引领 构建 基地 学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a)-0163-02

1 模具专业“双师型专家教师”的培养需求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模具行业正逐渐被以技术为依托、以设计为中心的集约型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所替代,高速加工、并行工程、逆向工程、虚拟制造、无图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已在模具企业中实施。

目前我国模具行业紧缺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模具企业管理人员和中高层技术人员及高级技术工人。如何为行业,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模具人才,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经过前期组织多方调研,我国模具人才培养的现状如以下几点。

1.1 当前我国的模具人才培养主要模式

(1)我国模具一线人才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大学、职业院校的模具和数控专业的正规学历培养,主要培养的人才涉及知识面大,但方向性不是很明确,且培养周期较长,实际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进入企业后还需要很长时间的二次培养。

(2)学校或者社会上的短期岗位培训,主要是培养适应当前岗位模具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系统性不强,技能不通用。

(3)模具人才的流通和企业自主培训,在此过程中,这类的模具人才可能经过了多个企业,多个层次的培养,掌握的技术面相对较宽,而且较深入,职业修养也相对较高,属于可持续发展型的人才,但是这类人才总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1.2 我国职业院校模具人才培养的问题

我国职业院校模具人才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

①对模具技术整个系统认识不完整,教师技能水平有限,大部分所开设的模具技术专业几乎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培训合一,只重点强调了模具加工制造(以数控加工培训为主),而针对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模具材料分析、模流分析、模具结构及拆装、模具产品检测、模具成型等模具制造流程环节没有很好建设,整体专业建设缺乏系统性、完善性、合理性,没能充分体现模具专业的特色,造成学生知识面窄。

②与模具制造企业所需的岗位技能要求、生产流程工艺没有深入的对接,即使是作为重点培训的数控加工技能由于缺乏对模具加工工艺的熟悉,造成学生技能不精,直接导致了学生就业时无法与企业需求实现零对接,还需要企业再对学生进行较长周期的培养,没有达到毕业即就业的能力。

③模具专业培训要求采用技术先进的装备,因为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充分的操作经验,掌握的能力十分有限,且设备精密度高、价值高、数量少,无法承担普及培训,开机量小,使得模具教学、培训环节与模具的技术进步脱节,所培养的学生技能与现代技术有较大差距。

④模具专业培养技能单一,且不深入,不能很好适应地区模具产业的差异性;学校的模具专业建设没有与企业形成互动与合作对接,并且模具制造企业对学校的模具专业建设参与积极性不高。

(2)模具的模具“双师型”师资的缺乏,是直接阻碍模具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建立熟悉模具生产工艺流程、熟练掌握模具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师资队伍。

②模具“双师型”标准没有建立,评价体系不完善,造成水平差异大。

③师资培训主要停留在从“学校”到“学校”,理论教学为主,实操有限,更缺乏与企业生产实际流程与工艺的对接,直接导致教师培训效果不好。

④新技术、新工艺信息来源少,实践机会少,师资见识面窄,技能水平很难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升。

2 模具专业“双师型专家教师”的培养途径是加入模具行业学会

2.1 关于模具行業学会

根据模具行业学会成立的遵旨,要以模具行业发展的现代技术为引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构建模具“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培养符合新定义标准的模具“双师型”教师,建立模具专业人才和企业模具人才评价标准,指导和配合职业院校、企业为社会培养符合现代化发展、企业能力要求的现代模具人才培养基地就是模具行业学会。

2.2 模具行业学会成立的意义及目的

通过建立由模具生产企业、装备制造企业、行业/协会指导部门、院校四位一体的模具行业学会,整合各方资源,按照“联合协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旨在根据模具生产工艺流程,重新调整、构建、指导职业院校现代模具专业建设整体方案,发挥模具生产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积极配合职业院校、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培养出知识面宽、技能精及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现代模具人才,推动中国模具专业建设,培养适应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模具人才。

3 模具行业学会的构成

模具行业学会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人才培训部,通过选择符合联盟标准的模具生产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院校一起加盟,构成学会的主体。

联盟主体及工作职责:四位一体。

(1)主管部门、行业及协会:能为专业建设、模具竞赛、模具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建设起指导及支持作用的中、高职院及高校、科研院所、行业指导部门等。

承担的责任:

①组建学会,为学会整体运营起主导作用。

②为联系各项工作开展起积极的推动、宣传作用,并对学会所做的专业建设规划、运行进行指导。

③对模具人才评价标准及评价认证体系进行指导、审核、申报。

④为新工种成功申报起积极推动作用。

⑤向主管部门推荐,获取官方权威认可,并争取培训资格认证、经费支持等。

(2)院校:高校、职业院校。

承担的责任:

①为中、高职院校及高校提供新技术、新工艺等技术交流活动并指导专业建设。

②为中、高职高校提供师资培训中的便利条件。

③为中、高职院校及高校意愿按专业建设新规划,组织模具专业建设,并保障实训环境建设的条件。

④为中、高职院校及高校发展模具专业提供师资储备、选送师资培训。

⑤为中、高职院校及高校接受新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模具人才培养。

(3)模具生产企业:按模具方向,选择以全国知名模具生产企业为主,同时选择与合作院校所结合的当地具有引领作用或紧密合作的模具生产企业。

承担的责任:

①能够根据生产流程及工艺提出岗位技能具体需求,并为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指导。

②能够提供生产现场观摩学习。

③能够提供师资企业实践。

④愿意接受经考核通过的学生实习或就业。

⑤参与行业和学校模具人才培养。

(4)装备制造企业:根据完整的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按每个所需技能选择相对应的装备制造企业。所选择的企业及所生产的装备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获行业和院校认可,或所提供的技术具备引领性、前瞻性的企业;同时企业必须具备对技能深度培训的能力及条件。

承担的责任:

①参与模具专業创新课程体系的编撰(包括实训室建设,设备选型推荐、培训教程等)。

②承担相关技能的师资培训、学生强化训练、企业人才培训等工作。

③积极配合承办模具相关技能大赛。

参考文献

[1]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5号)[Z].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8号)[Z].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08[Z].

猜你喜欢

引领构建技术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