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提高语文素养的困境及其出路

2016-05-30方寒林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困境对策

方寒林

摘 要:新课标中语文素养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人们对语文素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进行了深刻地探索。针对提高语文素养的现实困境,以分析提高语文素养的现实困境为基础,探索提高语文素养的出路。

关键词:语文素养;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92-01

语文素养出现在新课标中,引发了人们不小的讨论。在讨论声中不乏一些质疑和否定的声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教育标准,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此,研究语文素养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是提高语文教育有效性的当务之急。

一、提高语文素养面临的困境

语文素养的产生和发展为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素质教学奠定了基础,而语文教学又是落实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方式。因此,语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亦是提高语文素养所面临的困境。语文课堂的教学主体是语文教师学习主体是学生,他们在真实的语文课堂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问题,更是提高语文素养的症结所在。

(一)语文教师教学之困惑

1.教学重点难以把握。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教学目标是传授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给学生,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写能力,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中心。由过去的单一教学重点到现在的多样化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多样化,使得教学重点难以把握,教学主次难以分清。这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面临的实际教学难题。

2.教学行为难以确定。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地转变,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才能真正落实国家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那么教师如何由传统教学中的权威者向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角色的过渡,对教师行为转变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有效的教学时间难以控制。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为重心,通过有效的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并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际动手能力。然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的自主活动增加,教师的有效教学时间相应的减少,有效的教学时间缩短,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所以如何平衡既定的时间有效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也是今后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难题之一。

(二)学生学习之惑

1.语文思維方式难以养成。学生学习之困惑源于思维方式不清晰。旧的语文教学,几乎都是教师满堂灌,不用回答问题,更不用动脑思考。以至于,许多同学把语文课当成休息的时间。没有在语文教师的讲授中,生成性习得语文的思维方式。

2.学习能力难以提高。传统的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够重视。一味的专注于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在培养语文学习能力方面做的少之又少。造成许多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低下,不能适应语文新课改所要求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学习能力难以提高。

3.学习方式难以转变。冰冻三日尺,非一日之寒。语文思维方式欠缺,学习能力又不足,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加困难了。学生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下,养成了机械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没有被激起,学习方式的改变,便无从谈起。纵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普遍存在的拖延症依然是影响学生采取新的学习方式的最大的障碍之一。

二、提高语文素养的路径

提高语文素养的路径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针对其现实困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不能盲目地一刀切。在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不能脱离了语文素养本身的主要内容,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一)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探索语文教学新模式

践中不断地推陈出新,体现出教学“活”的特性。转变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师合理、准确定位自己在教学中承担的角色。教师不是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及组织者,建立平等和谐的师语文素养的提高首先应从语文老师转变教学理念,探索语文教学新模式开始。然而,现实教学中有一些语文教师墨守成规,不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教学对老师来讲应该是一件有趣的事,但是我们却时常会听到老师们说:“教师没意思,每天都是重复一样的事”这是何其的悲哀。因此,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听取他们的心声,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或行中,并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学生语文思维方式的培养,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多诵读经典,领略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语文的思维方式。文学是人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精品浩如烟海。诵读文学经典不仅仅是粗略地了解它写了什么内容,对作者创作经典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对文学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深入地体会,对它艺术成就的赏析,才能全面深刻地文学精品传达的精神品质。另外,在诵读经典的基础上还需积累文学素材,经常进行文学创作。以此发现生活的美,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又可以更好的指导创作形成良性循环。长此以往,语文思维的形成,学习能力的提高都不是什么难事。

(三)扎实语文基础知识,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音的训练、语汇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是扎实语文基础知识,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功。首先,要高度重视语音的训练以及普通话的教学,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随着社会的发展,打破地域的界限,人们的交往圈子扩大,本地方的语言已不能满足交往的需求。其次,要高度重视语汇的积累。词汇是构建语文写作的砖瓦,许多学生写作文困难,不是因为他们的形象思维差,而是词汇积累少,常常有词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出现。再次,要高度重视语感的培养。这里不说纯理论语法而说语感,要突出母语的实践性特征。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雷良启,李重.给“语文素养”一个界定[J].中学语文教学,2006(6).

[3]徐光华.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素养的策略[J].中国民族教育,2011(4).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困境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